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低流量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论文

低流量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论文

1

2025-10-25 11:36:1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低流量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术后恢复快,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少。

  [摘要]目的分析低流量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使用低流量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气腹10 min时和完成手术时,观察组心率和中心静脉压比对照组更平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4.16±1.17)min、定向力恢复时间(7.42±1.07)min、睁眼时间(6.11±1.09)min、意识清醒时间(9.59±1.41)min、拔管时间(5.73±1.56)min,均短于对照组的(5.46±1.26)min、(9.47±1.81)min、(8.55±1.29)min、(12.58±1.48)min、(9.82±1.8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72,6.540,9.692,9.812,11.374;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流量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术后恢复快,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少。


  [关键词]低流量七氟醚;瑞芬太尼;妇科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安全性


  腹腔镜手术是妇科疾病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如子宫肌瘤手术、子宫全切术等。该术式创伤较小,术野清晰,操作精细[1]。但同时对麻醉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手术会加重患者应激反应,并使血流动力学系统发生异常[2]。故术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丙泊酚+瑞芬太尼是比较常用的麻醉方案,麻醉效果符合要求,但术后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及痉挛等不良反应,甚至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3]。七氟醚属于吸入性麻醉药,其物理性质较好,诱导速度快,苏醒时间短,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且循环系统影响小,不仅麻醉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4]。本研究旨在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低流量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临沂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4-06-20)。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患者年龄≥18岁,依从性良好;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腹腔镜手术史者;凝血障碍者;中转开腹手术者;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者;药物过敏者。


  1.3麻醉方法


  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入室后建立体征监护,开放静脉通道,麻醉前15 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2 mL∶10 mg),剂量0.04 mg/kg。3 min面罩吸氧,流量2 L/min。麻醉诱导: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30115;规格:20 mL∶0.2 g)静脉输注,用量2 mg/kg;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1 mg)静脉输注,剂量3μg/kg。患者意识消失后,输注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19991172;规格:4 mg),剂量0.1 mg/kg。3 min后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麻醉维持:靶控输注3 ng/mL丙泊酚+2~4μg/mL瑞芬太尼。


  观察组使用低流量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使用吸入用七氟烷(国药准字H20080681;规格:100 mL),氧流量4 L/min,吸入浓度0.5%,指导患者深吸气,每2~3次提升0.5%的浓度,直至4.0%。瑞芬太尼靶控输注3 ng/mL,意识消失后予以维库溴铵,用量和对照组相同。予以机械通气,术中吸入1%~2%七氟醚,持续使用瑞芬太尼,靶浓度同上。人工气腹解除后停止麻醉给药。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麻醉前、气腹10 min时及完成手术时的心率和中心静脉压,分析波动情况,波动值越小血流动力学越稳定。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喉痉挛、寒战、恶心呕吐、低血压等。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恢复指标)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气腹10 min时和完成手术时,观察组心率和中心静脉压比对照组更平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近几年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案,具有切口小、可恢复美观、手术损伤小以及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势[5]。虽然此类手术为微创手术,但仍对人体存在损伤,将导致应激反应[6]。尤其是人工气腹的建立会影响通气功能及心血管系统,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并引起术后疼痛。而以上问题均可通过有效的麻醉方式缓解,甚至消除。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物,虽然麻醉效果可靠,但是在麻醉诱导中可导致外周血管收缩,甚至存在诱发心动过缓的可能性,还可能抑制呼吸中枢[7]。七氟醚则属于卤素类吸入麻醉药,气味芬芳,对气管产生的刺激作用小,诱导迅速,觉醒平稳,且速度较快,术中易于调节麻醉深度,肌松效果理想[8]。临床研究指出低流量七氟醚对心肌血流等血流动力学系统的影响作用较小,同时可以减少氧自由基形成,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9]。本研究中,观察组心率和中心静脉压比对照组更平稳(P均<0.05),证实了低流量七氟醚+瑞芬太尼方案下患者血流动力学系统更加稳定。


  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观察组的17.78%(P<0.05)。七氟醚吸入30 s后可发挥显著镇痛效果,对机体循环系统不存在较大影响,可迅速对中枢神经发挥作用,术中可灵活调节吸入浓度,控制麻醉深度,在产生理想麻醉效果的同时,不引起过多不良反应[10]。与麻醉深度可控性强的瑞芬太尼联合使用可迅速调节血浆浓度,达到麻醉效果的同时对心肌影响作用更小。并且,术后患者更快恢复可以减轻麻醉对人体心脑系统的影响,避免引起认知功能损害,减少不良反应也能够提升术后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痛苦。低流量七氟醚+瑞芬太尼可以改变组织灌注及氧供,弱化气腹带来的不良影响。其中瑞芬太尼进入机体可迅速达到血脑平衡,七氟醚则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持续性靶控输注下可以减轻术中应激反应,从而减少不良反应。七氟醚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大约在5-7 min之间,经肝脏代谢,肺泡排出,因诱导后氟离子浓度低于麻醉前水平,因而患者苏醒更快。李春光[11]的研究中也指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41.30%)(P<0.05),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本研究中仍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如未对入选患者的体质量及基础性疾病进行差异分析,这些因素会造成麻醉剂量差异,并影响麻醉效果评定[12]。此外,本研究未探究患者在应激反应方面的差异,应激反应指标也是临床用于评估麻醉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受客观因素限制,并未罗列直接性的应激反应指标进行比较,但通过其他相关指标分析两组应激反应差异。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样本量的选入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低流量七氟醚+瑞芬太尼麻醉方案可帮助维持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加快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王振美.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预后[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2):216-217.


  [2]何琳.观察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8):101-102.


  [3]朱正宁,钱晶.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子宫肌瘤切除术麻醉效果[J].浙江创伤外科,2022,24(3):553-554.


  [4]张秋芳.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子宫肌瘤切除术麻醉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17):31-33.


  [5]金成浩,阴阅,刘强,等.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8):1463-1467.


  [6]王亚兰,肖继来.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3,21(20):67-70.


  [7]刘翠翠.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24):93-94,138.


  [8]邱静静.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诱导与维持麻醉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22,57(6):607-608,611.


  [9]周建玲,邹润林,卢燕.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对骨科手术患儿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哈尔滨医药,2023,43(6):86-88.


  [10]刘金帅.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医学,2022,42(9):50-52.


  [11]李春光.低流量七氟醚结合瑞芬太尼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4(3):114-116.


  [12]翟点顶,马丹玲,杨振宇.子宫肌瘤切除患者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认知功能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5):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