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三酚与罂粟碱治疗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的效果比较论文
2025-10-14 17:40:2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间苯三酚治疗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可降低疼痛程度评分、血清学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罂粟碱治疗。
【摘要】目的:比较间苯三酚与罂粟碱治疗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罂粟碱治疗,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学指标[5-羟色胺(5-HT)、P物质]水平、尿流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1 d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P物质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ma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RU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2/55),低于对照组的14.55%(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治疗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可降低疼痛程度评分、血清学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罂粟碱治疗。
【关键词】间苯三酚;罂粟碱;泌尿系统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疼痛;血清学;不良反应
泌尿系统结石主要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1-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直径<2 cm的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较好[3]。罂粟碱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疼痛并促进结石排出,但不良反应较多[4]。间苯三酚具有亲肌性、非阿托品特性,可选择性松弛平滑肌,从而缓解输尿管痉挛,减轻患者疼痛[5]。本文比较间苯三酚与罂粟碱治疗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泌尿系结石的相关诊断标准[6];经泌尿系超声、腹部X线检查确诊;符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指征;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无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尿路畸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凝血功能异常;伴有慢性感染;恶性肿瘤;伴有精神疾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35~76岁,平均(55.25±6.17)岁;病程8个月至7年,平均(4.62±0.59)年;结石直径1.1~4.6 cm,平均(2.63±0.25)cm;疾病类型:肾结石25例,输尿管结石30例。观察组男37例,女18例;年龄37~75岁,平均(55.38±5.61)岁;病程10个月至8年,平均(4.81±0.62)年;结石直径1.2~4.4 cm,平均(2.57±0.28)cm;疾病类型:肾结石27例,输尿管结石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罂粟碱治疗。取注射用盐酸罂粟碱(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246,30 mg)30 mg,将其溶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3次/d,两次治疗间隔3~6h。
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治疗。取注射用间苯三酚(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385,40 mg)200 mg,将其溶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
两组均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前和治疗1、3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7],总分0~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治疗前、治疗1周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离心速度3500 r/min,离心半径10 cm,时间10min进行离心,取上层清液并保存至-80℃环境中,采用高态液相色谱法检测5-羟色胺(5-HT)、P物质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治疗前、治疗1周后,采用腹部超声检测残余尿量(RUV)水平;采用尿动力学分析仪检测最大尿流率(Qmax)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1 d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5-HT、P物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P物质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Qmax、RUV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ma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RU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2/55),低于对照组的14.55%(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可引发剧烈的疼痛,影响患者生命质量[8]。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一种非侵入性方法,通过冲击波的能量,将结石击碎成小块,并通过尿液自然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9]。罂粟碱可抑制环核酸磷酸二酯酶,非特异性松弛平滑肌,减轻尿道痉挛,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间苯三酚可通过舒张输尿管平滑肌,减轻痉挛,从而减小结石排出的阻力,有效缓解疼痛[10-11]。
5-羟色胺与P物质可加剧平滑肌痉挛与痛觉敏化[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和5-HT、P物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间苯三酚作为亲肌性非阿托品类解痉药,通过选择性抑制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减少Ca2+内流,同时抑制磷酸二酯酶以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直接作用于泌尿生殖道平滑肌,减轻痉挛;且间苯三酚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可充分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14]。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Qmax水平高于对照组,RUV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间苯三酚通过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可解除肌肉紧张状态,减小因结石刺激引发的排尿阻力,显著扩张输尿管管径,减小管腔内压力,促进结石顺利通过狭窄段,改善Qmax并降低RUV水平[15]。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间苯三酚仅对发生痉挛的平滑肌起作用,对正常平滑肌影响较轻,其非阿托品特性可避免干扰自主神经功能,在解除痉挛的同时不会产生一系列抗胆碱样不良反应,从而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性[16]。而罂粟碱作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胃肠道平滑肌,引起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反应,同时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17]。
综上所述,间苯三酚治疗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可降低疼痛程度评分、血清学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罂粟碱治疗。
参考文献
[1]潘世杰,龚永明,赵俊峰,等.泌尿系统结石并发尿路感染病原学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17):2661-2664.
[2]崔海军,杨超,刘健.泌尿系统结石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14):83-88.
[3]李泉锦.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药研究,2023,2(30):69-71.
[4]刘禅杰.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罂粟碱治疗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11):101-103.
[5]李彬,麻慧玺,安福聚.排石汤联合间苯三酚在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肾功能指标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4,37(4):90-95.
[6]那彦群,叶章群,孙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05-208.
[7]Sung YT,Wu JS.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for Rating,Ranking and Paired-Comparison(VAS-RRP):A new technique for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J].Behav Res Methods,2018,50(4):1694-1715.
[8]程帆.泌尿系结石实验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3,40(6):1013-1016.
[9]陈谊秋,侯小丽,孙静,等.化瘀排石汤对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疗效及血清相关激素、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3):76-79.
[10]李*贵.间苯三酚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排石效果及镇痛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2,35(24):129-131.
[11]龙大治,傅恩君,彭雪薇,等.间苯三酚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结石排出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0):34-37.
[12]金晓蝉,田岳凤,翟春涛.P物质与疼痛性疾病机制研究的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8):1170-1172.
[13]杨娜娜,王熠钊,周宁.5-HT2A和5-HT2C受体与脊髓运动功能以及疼痛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9):740-743.
[14]洪昭展,岑海风,司徒春梅.间苯三酚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4):146-148.
[15]杨伟.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患者应用间苯三酚治疗的临床效果[J].系统医学,2024,9(23):139-142.
[16]李健和,易利丹,彭六保,等.间苯三酚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7):494-499.
[17]刘绪文,孙云廷.罂粟碱的临床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9):697-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