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膝关节骨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

膝关节骨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

1

2025-09-23 17:43:4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对于OA患者而言,采用TKA治疗效果确切,既能够舒缓疼痛感,还可以促进关节健康,适合临床普及。

  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OA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组给予TKA术。术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关节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治疗组膝骨性关节炎功能指数(Lequesne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OA患者而言,采用TKA治疗效果确切,既能够舒缓疼痛感,还可以促进关节健康,适合临床普及。


  关键词:关节功能;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0引言


  膝关节骨关节炎(OA)为慢性关节疾病之一,可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以及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他们造成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中OA的患病率为9.56%,其中60岁以上者高达78.5%[1]。现阶段,手术仍是针对OA治疗的理想选择。关节镜手术可以观察关节内部情况,并进行一些微创的修复和清理操作,但对病情严重患者的疗效往往有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可通过植入人工关节,替代原有受损的关节,以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使患者重新获得日常活动能力[2]。为进一步优化OA的治疗方案,本文现将TKA用于OA患者的治疗中,旨在探讨其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O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区组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56~80岁,平均年龄为(71.52±5.50)岁;病程为2~11年,平均病程为(6.89±1.85)年。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为(71.63±5.47)岁;病程为3~10年,平均病程为(6.82±1.90)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X线检查确诊为OA者,诊断依据为《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3];②病历资料真实、齐全者;③已于知情同意书上署名者;④研究和《赫尔辛基宣言》的准则相符。排除标准:①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②伴有其他膝关节疾病者;③存在手术禁忌证者;④踝骨关节功能异常者。


  本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手术:麻醉方式选择腰硬联合全麻;让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将止血带扎到股骨近端位置,对患侧前内外侧进行精准定位,并将其视为切口点;通过关节镜细致检查髌上囊和股骨内外踝室,包括踝间室等重点部位,按照掌握的病情信息及镜下观察到的病变情况,明确接下来的操作内容,如软骨平整、半月板修整等;手术期间,关节腔可选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确保无残留物;术毕,精细缝合切口,并作好包扎处理。


  1.2.2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TKA术: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同对照组;于患者大腿上部稳妥地扎上止血带,扎好后确定手术切口,一般选择膝前正中部位,并从髌骨内侧进入关节腔;手术操作期间,除了对关节腔外侧脂肪垫进行清除,还应及时处理半月板及腔内滑膜,使手术区域清洁;随后借助髓内定位系统,精准切除股骨远端关节面,完成后实施外翻操作,尽量保持在7°内,并附加3°的外旋;在截骨环节参考胫骨定位法进行股骨截骨,在处理胫骨截骨时参照髓外定位法,以充分保障内外翻的稳定性、屈伸功能正常以及软组织平衡;手术主要步骤完成后,先放置负压引流管,再逐层精细缝合;术后24~48h,可将引流管安全拔除,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1~2d。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有效率[4]。显效:术后患者步行无异常,关节周围无肿痛,可正常下蹲,活动度超过130°,且静息或运动时未感受到疼痛;好转:步行正常,关节压迫时存在轻度疼痛感,活动度超过100°,静息时无不适,但运动时稍痛;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2)对比两组关节疼痛程度: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将Lequesne指数[5]作为依据展开评估,内容包括疼痛或不适5项(0~8分)、日常生活功能障碍4项(0~8分)和最长步行距离2项(1~8分),总分1~24分,得分和疼痛程度为正相关。


  (3)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采用HSS评分表[6]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涉及6个方面,即疼痛、功能、稳定性、肌力、活动度和屈膝畸形。分值为1~100分,分值愈高,关节功能恢复愈理想。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关节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治疗组Lequesne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


  术后3个月,两组HSS得分均比术前高,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fbea6fe14fc72bc56e7a5898796f37b3.png

  3讨论


  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其病因涉及多方面。(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会逐渐退化与磨损,从而增加发生骨关节炎的风险;(2)遗传因素:遗传背景在OA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若家族成员患有该病,个体患病风险将会增加;(3)膝关节受伤:膝关节曾遭受严重损伤,如骨折、半月板撕裂或韧带损伤,都可能提高发生OA的风险;(4)过度使用或重复性应力:长期重复地对膝关节施加过大的压力,如搬运重物、频繁跳跃、长时间站立等,都会损伤膝关节软骨,引发骨关节炎;(5)其他因素:某些代谢性疾病、内分泌失调、关节炎相关的疾病、骨质疏松等也可能与OA的发生有关。OA常伴随关节疼痛与不适感,还会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使得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运动和活动,这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与体能水平,还有可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进一步加重危害。既往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OA,虽然对发病早期的患者具有疏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等效果,但随着病情持续进展,患者膝关节功能也将受到影响,从而损害周围肌肉与神经组织,导致损伤膝关节韧带。由此可见,保守治疗的作用有限,需寻求一种更为高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关节镜手术治疗OA时,能有效清除关节内炎性介质,同时清理坏死组织,使炎症的发展得到及时控制,进而维护关节结构的稳定性,并促进关节平衡恢复,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关节功能尽可能恢复到理想状态。有学者研究指出,关节镜手术不适用于晚期病变,受关节损伤状况、下肢力线、术后康复等因素的影响,手术清除效果有限[7]。膝关节TKA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可靠术式之一,不仅能消除晚期膝关节疼痛,在提升关节整体功能、优化生活质量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且术后不同阶段疼痛感更轻,并且膝关节功能提高更明显(P<0.05),与孔庆国[8]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TKA治疗OA效果更确切。原因分析:TKA治疗效果突出,膝关节外翻引发的疼痛,可以通过该术式得到缓解;同时,植入假体后,不仅能矫正膝关节的不良状态,如内外翻等,还有助于提高关节活动功能并使之恢复至正常水平。另外,通过精准的手术操作,可以确保人工假体和受损的关节面紧密融合,从而稳定关节,遏制病情进展,让患者的膝关节最大限度恢复至正常状态。对OA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TKA术能通过清除关节腔内的脂肪垫、滑膜等病变组织,减少关节摩擦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术中切除受损骨组织并使用人工关节予以替代,可以恢复关节的正常形态与功能。同时,术中利用定位系统来调整骨骼的方式,可使人工关节处于适当的位置及角度,能确保关节的稳定性并维持正常屈伸的运动范围;调整髌骨轨迹及确保内外翻稳定,有助于改善关节的稳定性与功能;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能减少术后血肿和感染的发生,并缩短康复时间。


  综合上文得出,OA患者应用TKA治疗对改善关节功能有积极影响,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侯光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129-130.


  [2]芦浩,王鹏,王智勇,等.单髁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围术期指标和膝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3,29(2):317-322.


  [3]樊子娟,王桂杉,李川,等.《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 0 21年版)》解读和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2,22(6):621-627.


  [4]荣根祥,张金陵,张弘景,等.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22,28(11):976-981.


  [5]戴少川.防风膝痹汤联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33):99-102.


  [6]蒋旭普.改良股肌下入路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中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9):3550-3552.


  [7]毕岩,贺国,范小铁,等.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8):4-7.


  [8]孔庆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20,39(1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