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

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

1

2025-09-23 17:13:0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临床应用无管化经皮肾镜对复杂肾结石患者展开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n=60例,放置肾造瘘管)和观察组(n=60例,无须放置肾造瘘管),记录对比组间手术指标(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术后1d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尿外渗、感染),同时检测血红蛋白指标,并比较组间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其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及止痛药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结石清除率对比无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观察组尿外渗、出血、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无管化经皮肾镜对复杂肾结石患者展开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管化经皮肾镜;复杂肾结石;疗效;安全性


  0引言


  复杂肾结石是指肾脏内形成的结石,具有复杂性和难治性的特点。它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由于结石在肾脏内形成和增长,导致肾结石的尺寸较大、结构复杂、数量多或位置特殊,因而难以通过传统的非侵入性方法或微创手术进行有效治疗[1]。复杂肾结石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和不适,还容易引起尿路梗阻、肾功能损害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威胁。传统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方法主要包括开放手术和腔镜手术,但这些治疗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开放手术虽然能够完全清除结石,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缓慢,患者常需长时间住院,而腔镜手术虽然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但对于较大和复杂的结石,其疗效和安全性也不尽如人意[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手术技术,逐渐成为复杂肾结石治疗的热点。该技术通过经皮穿刺将微型内窥镜和碎石仪器引入肾脏,直接对结石进行碎石和清除,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同时能够针对复杂的结石情况进行精准治疗[3]。然而,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尽管在复杂肾结石的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和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将2021年8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术式方案取得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旨在探讨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应用在复杂肾结石患者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内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43~75岁,平均年龄为(59.95±8.28)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8±0.62)年;结石直径为2.5~4.0cm,平均直径为(2.67±0.42)cm;结石位置:左侧32例,右侧28例;结石类型:肾盂结石32例、不完全性铸型20例、完全性铸型8例。观察组内男37例,女23例;年龄为43~74岁,平均年龄为(59.45±8.32)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02±0.42)年;结石直径为2.4~4.0cm,平均直径为(2.62±0.40)cm;结石位置:左侧31例,右侧29例;结石类型:肾盂结石28例、不完全性铸型21例、完全性铸型11例。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入选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即数据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上;②入选者均符合复杂肾结石诊断标准;③患者意识清醒;④符合采取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的标准;⑤患者或其家属能够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孕妇或哺乳期女性;②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③合并凝血功能异常;④合并泌尿系统或全身性感染;⑤合并语言功能障碍;⑥中途退出研究或死亡者。


  1.2方法


  入选者均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1)在膀胱镜患侧插入输尿管导管。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膀胱镜向患侧输尿管插入约25cm的F5输尿管导管,留置双腔气囊尿管。(2)建立经皮肾造瘘通道。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彩超监视下,穿刺目标肾盏,见尿液滴出后引入超滑导丝,切开皮肤约0.7cm长,沿超滑导丝用筋膜扩张器顺序扩张,由F8、F10、F12、F14、F16扩至F18并置入工作鞘。(3)实施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将F8/9.8输尿管镜沿外鞘进入肾集合系统,发现结石后在直视下用钬激光将结石击碎(将设置能量为2.0J,频率设置为30Hz,利用液压泵产生的压力冲出碎石),在碎石程序完成后,术中利用超声确认结石残留量。(4)实施经皮肾镜内支架置入术。输尿管镜经肾盂出口进入上段输尿管,拔除术前插入的输尿管导管,向膀胱方向插入超滑导丝,沿导丝直视下置入F6输尿管支架管1条。退镜时观察肾造瘘通道出血情况,发现动脉性出血时使用ND.YAG激光进行止血治疗,未见明显出血后,退出工作鞘。


  对照组术后放置F18肾造瘘管并用纱块覆盖。


  观察组无须放置肾造瘘管,肾造瘘口用纱块覆盖。术后均对入选者进行为期4周的随访。


  1.3评价标准


  (1)对比组间手术指标: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程度。


  疼痛程度(术后1d疼痛评分):应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无痛为0分,最剧烈疼痛为10分。


  (2)对比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外渗、出血、发热。


  (3)检测血红蛋白指标,并比较组间结石清除率、止痛药使用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其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组间疼痛程度、结石清除率及止痛药使用率对比


  观察组疼痛程度及止痛药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结石清除率对比无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详见表2。

  2.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尿外渗、出血、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复杂肾结石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泌尿系统疾病。结石的形成与尿液中溶质浓度增高、尿液pH值改变和尿路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溶质浓度升高使结石成分在尿液中过饱和,易于形成结晶核心。尿液pH值的改变也可促进结石的形成[4]。尿路感染可导致尿液中细菌和有机物质的沉积,成为结石形成的基础。此外,结石的长期滞留在肾盂和肾盏等部位也是复杂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且复杂肾结石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首先,结石在尿路内滞留和增大导致尿路梗阻,引起急性肾盂肾炎、肾积水等严重并发症;其次,长期的结石滞留和梗阻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5]。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其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论与沈敏强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放置肾造瘘管是一项额外的步骤,需要额外的时间和技术。此外,肾造瘘管的放置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导致更多的术后并发症,延长了住院时间,而无须放置肾造瘘管相对简便性,因此患者能更快地康复、更早地下床活动,减少了住院时间,这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有益的。同时,较短的住院时间也减少了住院期间的医疗和护理成本。此外,放置肾造瘘管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来管理的并发症,从而增加了医疗费用。观察组由于没有肾造瘘管而避免了与该步骤相关的潜在风险,这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7]。


  观察组疼痛程度及止痛药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结石清除率对比无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这与王涛等[8]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首先,观察组的手术过程更为简单,因为无须放置肾造瘘管,减少了组织创伤和操作时间。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需要接受额外的步骤,这会导致更多的术后疼痛和不适。其次,观察组患者术后能更早地恢复正常的生活活动,因为他们无须应对肾造瘘管的管理和维护。这可以减轻患者的不便程度,并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此外,观察组的患者需要较少的止痛药物,这有助于降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风险[9]。


  观察组尿外渗、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蒋建武等[10]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首先,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避免了肾造瘘管的放置,有助于减少尿外渗的风险;肾造瘘管的放置会导致尿液渗漏到周围组织,增加感染的风险。其次,术后感染的风险降低,因为观察组的手术过程相对较简单,减少了创伤和操作时间,对照组的患者需要接受额外的步骤,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无管化经皮肾镜对复杂肾结石患者展开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咏政.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3,36(4):114-117.


  [2]曾晓鹏,范立新,李成松,等.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直径2cm及以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名医,2021(9):37-38.


  [3]陈林泽,何灼彬,王卫峰.3D打印建模辅助下斜仰截石位超细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及术后无管化的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3):429-431.


  [4]刘恩伟,黄金星,李金秀.完全无管化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小儿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0,41(8):1953-1954.


  [5]徐磊,陈弋生,陶凌松,等.单通道半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高CT值顽固性肾结石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20(8):708-712.


  [6]沈敏强,廖解志,杨荣华.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20,60(20):58-60.


  [7]黄泽宝,李晓铭,刘耿锋.侧卧斜仰截石位标准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0):55-57.


  [8]王涛,王宏茂,李夕林,等.输尿管软镜碎石与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对≤2.0cm肾结石近远期疗效对比[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20,9(2):86-91.


  [9]黄文琳,滕若冰.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2017,30(05):162-166.


  [10]蒋建武,李联辉,戴凌云.侧卧斜仰截石位大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