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影响论文

2025-09-23 17:02:2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表现出积极影响,可减轻心肌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和改善心功能,有望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新的治疗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谨慎权衡其不良反应,制订个体化使用剂量和方法,以进一步优化其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接受冠脉介入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结果实验组的CK水平、CK-MB水平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CRP水平、白细胞计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心脏射血分数(EF)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表现出积极影响,可减轻心肌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和改善心功能,有望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新的治疗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谨慎权衡其不良反应,制订个体化使用剂量和方法,以进一步优化其应用。
关键词:替格瑞洛;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0引言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全球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些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1]。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的阻塞导致心肌血供中断,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和坏死。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和手段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冠脉介入治疗作为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在患者冠状动脉中植入支架,冠脉介入治疗能够快速恢复血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领域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近年来,替格瑞洛作为一种药物治疗方式备受关注。替格瑞洛是一种血小板凝聚抑制剂,通过干预血小板功能,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在心血管内科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和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本文重点关注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详细分析其在改善预后、减轻心肌损伤等方面的潜在效果,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0~70岁,平均(51.74±5.27)。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0岁,平均(51.80±5.0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和生物标志物的升高。②年龄在40~70岁。③无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疾病史。④对替格瑞洛或冠脉介入治疗无过敏史。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出血倾向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②有活动性出血性疾病或血液病。③有严重的器质性脑疾病或中风病史。④曾经对替格瑞洛或其他治疗药物有严重过敏反应。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⑥有严重肝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⑦有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的严重慢性疾病。
1.2方法
1.2.1实验组
实验组接受冠脉介入联合替格瑞洛治疗。(1)局部麻醉和导管插入:在手术室内,使用局部麻醉技术麻醉患者的手臂或腿部;随后,通过穿刺皮肤,将导管插入患者的冠状动脉。(2)导管引导和造影:导管被引导至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部位;注入造影剂,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冠状动脉的状况,确定病变位置和严重程度。(3)放置支架:确定病变位置后,将金属支架插入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支架会被扩张,将血管壁撑开,恢复正常血流通畅。(4)替格瑞洛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完成后,患者口服替格瑞洛。治疗方案:初始剂量为300mg,旨在快速达到药物的稳态水平;维持剂量为75mg/次、每日1次,以持续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风险。(5)随访与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功能、药物耐受性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
1.2.2对照组
对照组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1)局部麻醉和导管插入:与实验组类似,对照组患者接受局部麻醉,然后通过穿刺皮肤将导管插入冠状动脉。(2)导管引导和造影:导管被引导至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然后注入造影剂以评估病变情况。(3)放置支架:若发现狭窄或阻塞部位,医生会插入金属支架以扩张血管,恢复正常血流。(4)随访与监测:同实验组。
1.3观察指标
(1)心肌损伤程度:通过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评估。
(2)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
(3)心功能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来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连续变量使用均值和标准差来描述,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类变量用频数和百分比来描述,并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将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
2结果
2.1两组心肌损伤程度评估对比
实验组的CK水平、CK-MB水平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炎症指标分析对比
实验组的CRP水平、白细胞计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心功能评价对比
实验组的心脏射血分数(EF)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探究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从研究结果来看,替格瑞洛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但也需要谨慎权衡其风险与效益[3]。
替格瑞洛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到治疗作用[4]。在冠脉介入治疗的基础上,替格瑞洛的应用有助于维持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血栓形成,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和坏死的程度。这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可望在改善预后方面发挥关键作用[5]。但是替格瑞洛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特别是出血等问题。在应用替格瑞洛时,医师需要谨慎权衡其利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决策。此外,替格瑞洛的剂量和使用时机也要因人而异,以充分发挥其治疗效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替格瑞洛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医师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以及进一步研究替格瑞洛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效果。而长期的随访和更大样本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验证替格瑞洛的疗效和安全性[6]。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作为一种药物治疗方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积极影响。然而,对替格瑞洛的使用应持谨慎态度,个体化地调整剂量并监测患者反应。
参考文献
[1]王永宇.替格瑞洛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22,31(S2):80-82.
[2]陈香.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聚集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3):2055-2056.
[3]帕力旦·肉孜,谢纪青.替格瑞洛辅助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16):45-47.
[4]陈黄君,薛晓波.替格瑞洛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2,22(1):81-82,86.
[5]胡伟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J].保健文汇,2021,22(2):171-172.
[6]徐露明,曹蓓.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4):129-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