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渐进抗阻运动训练在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渐进抗阻运动训练在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2

2025-09-20 16:13:5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渐进抗阻运动训练能够帮助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后患者提高骨代谢指标,改善患者股骨活动度。

  摘要:目的分析渐进抗阻运动训练在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观察组进行渐进抗阻运动训练,对比两组的骨代谢指标、股骨活动度。结果观察组骨代谢指标、股骨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抗阻运动训练能够帮助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后患者提高骨代谢指标,改善患者股骨活动度。


  关键词:渐进抗阻运动训练;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应用价值


  0引言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是指使用PFNA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式,一般用于老年人跌倒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1]。具体为将一根预弯的、带有螺旋刀片的髓内钉插入股骨髓腔,并通过螺旋刀片固定股骨头颈部与股骨干,以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的设计允许其在股骨近端提供坚强的抗旋转和抗切除稳定性,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的患者[2]。临床在进行手术后,还应该对患者进行优质的康复训练。渐进抗阻运动训练是系统的运动训练方法,通过在运动过程中逐步增加外部阻力,使肌肉在每次训练时都能承受略高于前一次训练的负荷,旨在刺激肌肉纤维,特别是快速收缩纤维,以促进肌肉力量的增长和肌肉形态的改变[3-4]。训练方法的核心在于,随着运动员或患者的适应和力量的增加,逐步提升所施加的阻力,从而不断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体积和运动表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8,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9,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1)术后第1d:床上被动运动。包括髋、膝关节的屈伸运动,足底拉伸,胫肌伸展等。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减少术后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2)术后第3~5d:站立运动。双手抓住手杖或护栏,站立5~10min,2~3次/d。站立有利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减少术后肢体肿胀。(3)术后第7~10d:两点杖平地行走,行走距离和时间逐渐增加到30~40min,2~3次/d。两点杖行走有利于减轻术肢负重,促进骨折段早期固定和愈合。(4)术后2~4周:无杖助行或单杖行走,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适当增加行走负重和距离。术后4周时,患肢应能承受部分体重,无须手杖行走。(5)术后4~6周:进行上下楼梯训练,适当增加疾步或慢跑负重。根据患者情况,术后4~6周时可以进行部分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训练。(6)术后8周:根据X线复查PFNA内固定情况,可以进行较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如跳跃、单腿站立等。强化术后肌力和平衡能力。(7)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根据PFNA内固定情况,可以进行高负荷的运动如越野跑步、篮球、足球等。强化疲劳骨折处的稳定性,预防延迟性骨折不治。(8)术后6~12个月:继续运动锻炼,巩固手术效果。定期复查监测PFNA内固定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形。


  1.2.2观察组


  观察组联合渐进抗阻运动训练:(1)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第1~3d开始进行等速等量肌张力肌群放松训练,早期功能锻炼主要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辅助运动和主动运动。(2)早期负重运动:术后第3~4周开始进行部分负重站立、步行等,负重量开始从无负重到手摇架或腋杆辅助行走。在PFNA内固定的保护下进行部分负重运动,有利于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和预防延迟性骨折不治。(3)中期负重运动:术后第4~8周进行无支架下的部分负重行走训练,包括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及PFNA移除时间进行适当调整。(4)后期功能锻炼:PFNA移除后,进行较高强度的负重行走、跑步、运动,并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5)维持锻炼:出院后继续进行运行性锻炼,以巩固术后功能恢复情况,预防延迟性骨折不治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骨代谢指标、股骨活动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骨代谢指标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骨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股骨活动度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股骨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中的常规锻炼,是指在患者接受PFNA固定手术治疗后,为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康复训练。这些锻炼通常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肉力量训练、平衡与协调性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刺激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骨痂形成,从而促进骨折愈合。常规锻炼有助于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减少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风险。锻炼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早期、适量的锻炼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使患者能够更早地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恢复或接近恢复骨折前的肢体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果锻炼方法不当或强度过大,可能会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损伤,影响骨折愈合和康复效果。不同患者的依从性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因疼痛、恐惧或其他原因而拒绝或不能坚持锻炼,从而影响康复效果。康复效果不仅取决于锻炼本身,还受到患者年龄、体质、骨折类型、手术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中的常规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施锻炼时需要注意方法得当、强度适中,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康复进展,以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和监督,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渐进抗阻运动训练是一种系统的训练程序,通过在运动过程中逐步增加外部阻力来提高肌肉的工作负荷。训练的初始阶段,个体会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一定次数和组数的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肌肉力量的增强,运动负荷会逐渐增加,通常通过增加重量、增加运动次数或减少休息时间等方式。观察组骨代谢指标、股骨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渐进抗阻运动训练通过逐渐增加肌肉所承受的阻力,刺激肌肉纤维的微小撕裂和损伤。在修复和恢复过程中,身体会逐渐增加肌肉纤维的数量和密度,从而增强肌肉质量。肌肉组织在休息状态下也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其生存和功能,且其代谢率高于脂肪组织。因此,增加肌肉质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骨骼的整体代谢活动。抗阻运动训练有助于调节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的平衡,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增加骨密度和骨强度。这对于骨折部位的愈合和整体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为骨折部位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有助于加速骨折愈合过程,并促进骨组织的代谢活动。骨骼肌不仅是运动器官,还具有内分泌功能。运动时,骨骼肌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对骨代谢具有调节作用。渐进抗阻运动训练能够增强骨骼对外部应力的适应性,促进骨骼微结构的优化和重塑,从而提高骨骼的强度和韧性。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渐进抗阻运动训练可以有效预防这一现象,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通过提高骨代谢指标和促进骨折愈合,渐进抗阻运动训练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5-6]。运动疗法,特别是适当的康复运动,可以促进股骨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为骨折部位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加速骨折愈合过程。通过运动,特别是渐进抗阻运动训练,可以刺激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平衡,有利于骨折部位的修复和骨密度的增加。关节活动度是患者远期生活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可以防止关节僵硬,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运动疗法,特别是肌肉力量训练,可以有效预防这一现象,保持或增强肌肉力量。肌肉收缩所产生的生物电有助于钙离子沉积于骨骼,促进骨愈合,防止骨脱钙。同时,肌力增强可以提高股骨的稳定性,减少因肌力不足而导致的骨折风险。平衡与协调性训练也是运动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因跌倒而导致的股骨损伤风险。


  综上所述,渐进抗阻运动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能够帮助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后患者提高骨代谢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股骨活动度。

 参考文献


  [1]耿登峰,张正强,王素霞.渐进抗阻运动训练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7):102-105.


  [2]王永群,郑庆熙.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2):284-286.


  [3]刘秀英,赵亚丽,耿荣仙,等.经络穴位按摩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3,42(1):118-120.


  [4]聂立华.无牵引架侧卧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23,42(2):50-53.


  [5]邱丽伟,许冬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1):63-65.


  [6]李俊,郭庆,张星.分析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J].智慧健康,2021,7(18):79-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