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小切口切开复位与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效果对比论文

小切口切开复位与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效果对比论文

2

2025-09-11 15:29:1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与传统的小切口切开复位法比较,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切开复位与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内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切开组和闭合组,每组各42例。切开组行内踝小切口切开复位术,闭合组行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肿痛消失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闭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痂形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肿痛消失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小切口切开复位法比较,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内踝骨折


  踝关节是人体最主要的承重和易发生骨折的关节之一,在所有类型的骨折中踝关节骨折占比为3.92%[1]。而踝关节骨折中又以内踝骨折最为常见,且该病的发病群体多为青壮年,发病原因多由直接或间接的外力冲击或扭转引起[2]。对于内踝骨折临床上首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两者均能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传统的切开复位术虽然临床运用广泛久远,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存在切口过大,皮肤坏死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缓慢等不足[3];而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具有软组织干扰小、骨折端血运破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应用[4]。因此,为了让内踝骨折患者获益最大,本研究对南通市通州人民医院近年来内踝骨折患者采取了小切口切开复位与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效果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内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切开组和闭合组,每组各42例。其中切开组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36.39±9.27)岁;平均受伤时间(6.46±2.18)h;依据Weber-AO标准,其A型8例、B型20例、C型14例。内固定组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龄(36.33±9.16)岁;平均受伤时间(6.18±2.42)h。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纳入标准:确诊为单纯内踝骨折,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内踝碎为3块或3块以上者或垂直压缩型骨折无法内骨折或切开复位治疗,内踝病理性骨折,合并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病历资料不齐全者或术后失访。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切开组行内踝小切口切开复位术。患者采用全麻,常规使用止血带,取仰卧位,并保持患者患肢屈髋及外旋屈膝状。选择内踝侧位置作一小切口,将骨折处相关组织剥离后暴露骨折位置,将骨折处彻底清理后复位,较小的骨折块用克氏针固定,较大的骨折块用螺钉固定。C臂机透视后确认骨折复位较好,生理盐水冲洗,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


  闭合组行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病人仰卧位后采取全身麻醉,在患侧髋部放置垫枕,使患者屈膝同时用垫子抬高下肢和踝部;C型臂X线透视下,布巾钳闭合复位内踝骨块,透视后见骨块复位良好,后打入空心螺钉导针,测量后,选用合适长度的空心螺钉打入,再次透视后,确认复位满意,测量后,打入适当长度的空心螺钉,重新进行C臂机检查后,确保复位良好,无菌敷料包扎。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肿痛消失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皮肤坏死、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以及切口感染。对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进行Kofoed评分比较,Kofoed评分标准[5]:85~100分为优,75~85分良,70~74分为中,<70分为差。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中情况比较


  闭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的骨痂形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肿痛消失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闭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术后3个月关节评分比较


  闭合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踝关节由胫骨远端和距骨组成,发生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其主要原因有直接的暴力因素、间接的暴力因素、病理因素以及累积性劳损等因素造成[6]。踝关节骨折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其断裂端解剖对齐持续到骨折彻底愈合,使其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恢复,因此手术治疗是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内踝关节骨折的首选,也是目前临床应用率最高的术式,它能在直视下进行复位和固定,能减少因复位不佳而引起的早期创伤性关节炎的产生,并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7]。但是,切开复位对患者的创伤大、美观度低,而且有一定的感染率,易破坏骨膜血运和软组织血运,因此术后愈合相对较慢[8];同时因为切开复位牵引较大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9]。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推广,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能够避免因切开复位而引起的局部软组织损害,同时也可减轻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流循环干扰,真正地做到了微创,促进了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10];此外,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由于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11]。为了深入比较上述两种术式在治疗内踝骨折上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中对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均采取了闭合复位来减少损伤。与传统切口的切开复位术比较,小切口可以避免过度韧带切口和损伤软组织,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微创的目的,并且有益于功能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切开组,这体现了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相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的微创优势,这一结论与众多学者的报道[12-13]一致。本结果还显示:闭合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肿痛消失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切开组;同时术后3个月关节评分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与小切口复位术相比,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近期临床疗效更加优异,对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效果更加明显。分析原因与内固定术的微创优势高度相关,即便是小切口切开复位,其也不能完全避免对关节组织的牵拉损伤,而经皮微创的内固定术其操作损伤更小的同时关节力学结构也更加稳固,所以患者的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14]。本研究还比较了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内固定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体现了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的优势,分析原因主要还是与手术的原理相关,该手术的优势在于无需切开骨折区,且骨折复位后无须广泛剥离骨膜[15],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也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率,从而降低了总体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小切口切开复位法比较,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卢耀开.踝关节骨折治疗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0):1466-1468.


  [2]范世昌,丰哲.踝关节骨折中西医治疗的研究与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11):184-185.


  [3]庞俏强,黄升宝.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10):160-163.


  [4]罗富春,陆昭桂,黄绍雄,等.小切口切开复位与经皮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单纯内踝骨折的疗效探讨[J].医药前沿,2020,10(13):114-115.


  [5]RUBIN G,ORBACH H,RINOTT M,et al.Complex dorsal metacarpophalangeal dislocation:long-term follow-up[J].J Hand SurgAm,2016,41(8):e229-e233.


  [6]储霞,苗芙,谢海娟.我国踝关节损伤康复的研究进展[J].循证护理,2022,8(6):767-769.


  [7]刘金宝,常秀荣,宋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31):74-78.

       [8]李俊,王金伟,卓俊国.探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3,7(24):97-100.


  [9]黄英,罗栋新,刘承俊,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3):89-91.


  [10]岳春彦.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价值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3):162-164.


  [11]季国玉.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1):52-54.


  [12]于海强,刘苑昉,刘宏开,等.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J].足踝外科电子杂志,2022,9(2):48-51.


  [13]王猛.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7):52-54.


  [14]贾戊,孙鹏军,刘磊.经皮微创复位联合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22,46(9):1411-1413.


  [15]田月玲.踝关节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国实用医刊,2023,50(3):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