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论文

2025-09-05 16:44:4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血糖变异性,加快血糖达标,安全性高。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1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常规皮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血糖变异性、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白蛋白百分比(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血糖、最大血糖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糖变异系数、空腹血糖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达标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血糖变异性,加快血糖达标,安全性高。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效,安全性
2型糖尿病是内分泌科临床中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加,对患者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该疾病主要发生机制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以改善胰岛β细胞的生理功能为主,同时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使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2-3]。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主要以胰岛素联合药物为主,强化胰岛素皮下注射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以及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种方式,而胰岛素泵作为当前强化治疗的新型治疗手段,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给药特点具有灵活性,对调节患者血糖水平有重要作用[4]。基于此,本研究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胰岛素泵临床使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1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70例。将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72.16±1.33)岁;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4.65±1.28)年。观察组男35例,女35例;年龄66~79岁,平均年龄(72.18±2.35)岁;病程4~22年,平均病程(14.68±1.3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空腹血糖(FPG)均>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BG)均>11.1 mmol/L;(2)年龄60~79岁;(3)入院前未使用胰岛素。排除标准:(1)伴有恶性肿瘤、免疫缺陷及严重感染,(2)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病变,(3)合并胰岛素泵使用禁忌症及酮症酸中毒。本研究经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治疗。患者使用常规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由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S20210042,规格:3 mL∶300单位),用法用量:皮下注射,0.2~0.3 U/(kg·d)。门冬胰岛素由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S20133006,规格:100单位/mL),用法用量:皮下注射,0.5 U/(kg·d),1~2次/d。结合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调整注射剂量,统一采用医院血糖仪进行3餐前后及睡前血糖监测,对患者进行连续治疗,观察患者睡前及空腹血糖5~7 mmol/L、2 hPBG<10 mmol/L所需天数,治疗10 d后复查糖化白蛋白(HbA1c)及其他相应指标。
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置泵前准备: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胰岛素泵使用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开始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提前使患者停止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根据患者三餐前及2 hPBG,初步设定胰岛素泵剂量参数。(3)药液准备:取出门冬胰岛素,抽取后放于泵注射器中,将输注导管连接,并将气泡排出。(4)选择注射部位:选择便于穿刺及便于固定的位置,于脐周2~3 cm之外的两侧腹部进行注射,需要注意避开脂肪堆积以及有疤痕的位置,避免胰岛素吸收受阻。(5)安装胰岛素注射泵:将储药器上的胶圈去除,并将螺栓、储药器以及导管连接,按照医嘱设定基础量,在检查后,需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皮下注射后用防水胶布固定。(6)胰岛素剂量调整:按照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情况决定全日用量,以全日量的50%作为基础量,在24 h使用时进行6段法分配,并在早、中、晚餐前按照餐前胰岛素总量的1/3、1/3、1/3进行输注,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并结合患者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患者连续治疗10 d后复查HbA1c及其他相应指标。
1.3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并比较两组FPG、2 hPBG、糖化白蛋白百分比(GA%)水平。
(2)血糖变异性:包括治疗后平均血糖、最大血糖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糖变异系数、空腹血糖变异系数。
(3)血糖达标天数:统计两组血糖达标的天数。标准为空腹血糖5~7 mmol/L,2 hPBG<10 mmol/L。
(4)低血糖发生率:统计两组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血糖变异性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血糖、最大血糖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糖变异系数、空腹血糖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血糖达标天数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达标天数为(4.58±1.35)d,短于对照组的(5.37±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2型糖尿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老年患者血糖异常增高且其机体各功能减退,会导致身体处于异常的氧化应激状态中,使皮肤防御能力及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患者会存在较高的慢性甚至急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5]。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主要选择胰岛素进行补充治疗,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延缓疾病及其并发症进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短期内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有利于增加其外周葡萄糖利用率,并减少肝糖的输出,使患者血糖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6]。通常情况下,患者会使用传统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治疗,但是需要患者进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可能使患者血糖波动较大,不能起到有效稳定血糖的作用,且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多次皮下注射不便操作,导致治疗依从性不高。胰岛素泵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可向患者提供稳定且持续的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纠正内分泌紊乱情况,进而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7]。
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FPG、2hPBG、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平均血糖、最大血糖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糖变异系数、空腹血糖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天数短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有利于患者降低血糖水平,控制血糖变异性,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了低血糖发生风险。在相关研究[8]中显示,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糖异常波动有较大关联,当血糖波动较大时,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其中包括增强胰岛素抵抗路径促进慢性炎症反应,或通过钙调节通道的激活,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通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大大改善这一情况,胰岛素泵作为一种“人工胰”,能模仿机体胰岛素分泌的原理,从两方面进行血糖控制,一方面能进行基础分泌,另一方面可在餐后注射大剂量胰岛素,这样能迅速纠正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并解除高血糖毒性,使患者机体内分泌平衡,抑制疾病进展[9]。有关研究[10]还证实,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出现,减轻糖尿病心肾疾病风险。胰岛素泵可对基础胰岛素量以及餐时最佳量进行计算,并为患者持续补充基础胰岛素,而适时适量地补充餐时胰岛素能使患者血糖水平保持稳定,避免了多次皮下注射带来的低血糖反应,满足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要求[11-13]。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糖及糖化白蛋白水平,降低血糖变异性,缩短患者血糖达标天数,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胡玥,张月宝,苏雪清,等.个体化营养配餐方案结合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6):39-42.
[2]许志伟,孙亚杰.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抗氧化能力及胰岛素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3):425-428.
[3]于春梅.观察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6):153-155.
[4]王君娅,王秉新.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辅助胰岛素泵在社区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23):4321-4324.
[5]黄哲,王嘉欣,管海飞,等.桑枝总生物碱联合胰岛素泵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5):1050-1054.
[6]仝俊瑶,倪银星.司美格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23):3370-3374.
[7]张志军,田建卿.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在老年人短期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3):94-97,101.
[8]肖毅,肖萌萌,宋栋.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抗氧化能力及胰岛素用量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4):105-107,115.
[9]杨巧玲,贺浅语,程丽.居家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老年病人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23,21(4):549-553.
[10]杨蓓,韩琳,王茵,等.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的Meta分析与试验序贯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5):1892-1901.
[11]马利双,赵晓彤,许慕蓉,等.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与基础餐时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3,31(4):279-283.
[12]王君珑,李兴帼.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治疗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1):52-55.
[13]曹丽英.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9):88-9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