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的影响论文

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的影响论文

1

2025-09-05 15:53:1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可以减轻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的生理应激,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理应激,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的血压和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2 h及24 h的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可以减轻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的生理应激,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思维导图,无缝隙护理,胆总管结石,ERCP,并发症


  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性膜胆管造影术(ERCP)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常用介入性治疗方法,其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并发症[1]。这导致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对手术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应激,不仅影响手术安全性,还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2]。有研究显示,围手术期给予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提升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3]。因此,寻求一种更加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护理模式对于提高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术后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思维工具,在临床护理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呈现信息,帮助护理团队将复杂的护理流程和关键环节清晰地展示出来,有助于护理团队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效率[4]。有研究显示,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能够优化手术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5]。因此,本研究将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应用于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旨在探究该模式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应激反应等方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干预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7.72±5.0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1.69±0.28)年。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0~57岁,平均年龄(47.29±5.16)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1.63±0.3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过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且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行手术治疗且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年龄>60岁,合并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合并精神疾病。本研究经麻城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常规心理疏导,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按照手术流程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术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干预组给予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如下:(1)制定思维导图。以胆总管结石ERCP手术为中心,确定术前、术中、术后,3个部分,并明确每个部分的护理要点,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干预措施。(2)具体实施。①术前护理,细化的身体准备。协助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进行胆管超声、MRCP或CT扫描以评估胆管结石的位置和大小,通过健康知识手册或视频资料,详细描述ERCP过程,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知了解;为患者分享手术成功案例,以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告知患者具体手术时间,指导患者术前12h禁食、8h禁饮,协助患者做好手术准备;指导患者开展术前放松训练,让患者掌握腹式呼吸,正念冥想,肌肉放松训练等技巧,进一步缓解患者术前紧张心理。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内镜室后,护理人员进一步给予患者安抚和鼓励,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并制定紧急预案,准备面对可能的并发症,如穿孔或出血的应急设备和药物;术中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③术后护理。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关注引流管的引流量,颜色等,保证管路顺畅。在手术后的24 h内,密切监测患者的腹痛和腹部体征以及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处理,并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镇痛,可以为患者播放音乐,与患者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告知患者尽早下床对术后恢复的积极作用,提供低脂轻食饮食建议,从流食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3)质量控制。手术结束后,及时总结思维导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予以修改,调整或完善。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生理应激:记录两组入院时及麻醉前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2)术后康复指标:记录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3)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12 h,24 h的疼痛程度,满分10分,评分和患者的疼痛程度正相关[6]。(4)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腔感染、出血、胆管炎、穿孔等。(5)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该问卷满分100分,根据患者的评分将满意度划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比较满意:70~89分,一般:60~69分,<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理应激比较


  入院时,两组生理应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干预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及疼痛情况比较


  干预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2 h及24 h的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干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7644de64890b9dde6e33f26be399e72d.png

  2.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总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ERCP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手术。通过内镜进入胃和十二指肠,到达胆总管入口处,进行胆管和胰管的诊断和治疗,但是手术具有侵入性,且术中及术后均有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这导致患者对手术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从而出现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影响手术安全性及患者术后恢复[7-8],因此,需要给予ERCP术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9]显示,科学全面的护理对于保障ERCP手术的安全性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教育可以减少患者焦虑,确保他们对手术过程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减少术中的意外和提高患者合作度。术中密切监控和技术支持能够即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避免严重并发症。术后的细致观察和管理则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的关键,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手术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手术本身的侵入性、患者的心理状态、手术过程中的疼痛以及对手术结果的担忧等。而ERCP术的相关操作都可能引起组织的刺激和疼痛,从而诱发应激反应。加上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对并发症的担忧,或是对手术结果的不确定性,都可以引起焦虑和心理压力,进而引发生理上的应激反应,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强烈的应激反应可以通过激活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释放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影响身体的代谢状态,可能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影响术后早期的活动能力和整体恢复。应激反应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的暂时下降,使得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麻醉前的血压和心率水平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康复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可以减轻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的生理应激,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分析原因在于,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将ERCP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明确为3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使患者整个围手术期均能得到全面科学的护理。如术前给予患者手术知识宣教,指导患者掌握情绪调节的方式和技巧,明确患者的禁饮禁食时间,协助患者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从而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这对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进一步的安抚鼓励,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采取预备措施,也极大的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疼痛管理、引流管护理、饮食管理等措施,鼓励患者尽早下床,对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及时总结思维导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的完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可以减轻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冯其柱,陈先志,孙杰,等.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23,39(15):1945-1949.


  [2]姚晨,徐丽萍,许岩,等.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29):34-37.


  [3]刘素萍,刘相洁,江洁,等.集束化管理对胆石症患者ERCP术前转运中焦虑心理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14):110-113.


  [4]文健秋,王梦娟,张晓丽,等.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5):171-175.


  [5]马艳,高爱华,季嘉韵.基于思维导图无缝隙干预模式在泌尿外科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3):2301-2302,2288.


  [6]王建新,范严君,杜冰.循证护理对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患者舒适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3):48-50.


  [7]吴薇薇,李爱美,庹青华.前瞻性预判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87-89.


  [8]王明皓,周政池,王臻.综合放松训练联合信息支持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5):178-181.


  [9]赵睿婷,闫翔,庞勇.多学科协作模式在高龄胆总管结石ERCP围手术期全程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2023,36(6):58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