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个体化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评价论文

个体化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评价论文

1

2025-07-31 16:27:1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实施个体化肺康复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个体化肺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于2022年7月—2023年5月收治的8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基础组利用常规治疗,探讨组实施常规治疗结合个体化肺康复,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结果探讨组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讨组的血酸碱度为7.42±0.3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3.26±1.32)mmHg,动脉氧分压为(90.34±1.39)mmHg,均优于基础组的7.03±0.31、(49.04±1.21)mmHg、(85.06±1.2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3、20.918、18.239,P均<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实施个体化肺康复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个体化肺康复;急性加重期;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是COPD发展的重要阶段,常伴有多种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1-2]。针对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特点,在其病情稳定后采用综合评估方法结合运动训练、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方法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情况,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治疗[3-4]。当前,以个体化肺康复为主要干预方法,可将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作为核心。研究表明,通过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个体化肺康复训练,可以加速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个体化肺康复分析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于2022年7月—2023年5月收治的8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探讨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55~75岁,平均(62.32±1.37)岁。基础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54~76岁,平均(62.42±1.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QDJZZXYY-2024-3-010)。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COPD[5],处于急性加重期且病情趋于稳定;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认知及语言功能障碍者。


  1.3方法


  基础组实施常规治疗:首先,对患者的急性发作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若为细菌、病毒感染,则给予抗感染治疗;结合支气管扩张剂喷雾治疗、28%~30%的低流氧气疗法;对于产生粘稠的痰液者,使用化痰药等药物进行治疗,共治疗14 d。同时,根据痰液的敏感性测试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防治心衰及电解质紊乱及并发症发生。


  探讨组在常规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采取个体化肺康复治疗:指导患者开展卧床康复操,强度每天递增,如果康复情况良好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训练,比如腹部抗阻训练、床边蹲姿训练、上下肢训练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作业活动,如吹口琴、吹口哨,或是采用直径和长度均不同的吸管,插入到深度不同的水杯中,用力吹泡泡,以此实现肺康复治疗。另外开展换气练习,对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训练,2次/d,上述内容康复培训2个月。


  1.4观察指标


  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


  血气指标:包括酸碱度(pondus hydrogenii,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2)、动脉氧分压(pulmonary arterial oxygen tension,PaO2)。


  1.5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探讨组患者肺功能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血气指标对比基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探讨组血气指标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讨论


  COPD是以肺部通气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性疾病,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6-8]。《COPD全球行动指南》明确提出COPD是一种可防治的慢性疾病,应在高危人群中进行主动防治,提高患者生活品质,减轻患者的家庭及社会负担。肺部功能在恢复当中最常用的一种运动方法就是加强呼吸肌肉的协调性、提高胸部的活动度、纠正不正常的呼吸模式,预防气管内陷过早,使其中的肺部气流流通,降低COPD的累积,不断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COPD的复发[9-10]。个体化肺康复为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质特点,在患者病情有所稳定后,采用个体化的方法对患者的腹部肌肉、膈肌及胸锁乳头肌肉进行改善,增强肺泡通气功能,改善呼吸功能,逐步提升患者的肺活量。个体化肺康复为综合康复手段,通过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为患者实施个体化的诊疗计划制定,有利于积极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11-12]。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呼吸康复训练可以降低患者的再住院几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个性化肺部康复训练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通过运动训练提高患者的呼吸肌的工作能力,提升吸入氧气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前期研究发现,我国的老年患者,尤其在60岁以后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患病率表现为上升趋势。COPD是可以预防和延缓的,特别是对高危或急性发作的患者主动进行肺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为减轻社会健康问题的一种重要措施[13-15]。肺康复属于近几年被提出的全面的护理介入计划,通过评价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订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其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引导和协助下进行,有利于全面提高患者的身体状况。在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药物治疗期间及早进行呼吸康复治疗与护理,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此研究中,个体化肺康复应从健康教育、运动训练、呼吸训练、痰液清除等方面实施,患者的运动训练应该从患者的耐受度起始,从小的强度开始训练,待患者的症状及有关参数发生一定好转以后再逐渐增加。在肺功能恢复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每8周为一次循环。


  本研究发现,探讨组FEV1(82.27±6.34)L、PEF(74.26±1.32)mL/s、FEV1/FVC(78.34±2.39)%、FVC(3.42±0.43)L均优于基础组(P均<0.05),与刘晓峰[16]的研究结果相似,即探讨组FEV1(82.27±6.35)L、PEF(74.28±1.34)mL/s、FEV1/FVC(78.35±2.31)%、FVC(3.45±0.46)L优于基础组(P均<0.05)。治疗后,探讨组血气指标优于基础组(P均<0.05)。


  综上所述,个体化的肺康复训练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稳定后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血气指标。

 [参考文献]


  [1]唐菀悦,叶贤伟.CT和MRI评估COPD早期病变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22,51(6):9-12,16.


  [2]卞湖静,翟海燕.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3,47(10):1647-1648.


  [3]董敏,王兰娣,李兴芳.益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概况[J].西部中医药,2023,36(10):154-157.


  [4]邹宝明,柴文戍.锦州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43(3):96-100.


  [5]黄蓓,夏晓辉.超声监测膈肌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情判定的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31(6):1147-1150.


  [6]高俊杰,杨芳杰,王飞,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2,25(3):275-279.


  [7]王聪,张冠男,贾玉珍,等.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9):3270-3273.


  [8]仇洁,林征.负荷呼吸训练联合高纯度负氧离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31):185-188.


  [9]张海涛,李冠霞,高俊杰,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的效果[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3,26(5):541-544.


  [10]李洁,洪超煜,刘奇.小陷胸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22,33(14):1809-1812.


  [11]胡晶.从三焦气化失司论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病机[J].国医论坛,2022,37(4):19-20.


  [12]钟林岐.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22,19(7):53-55.


  [13]王珍,孔辉,张慧娟,等.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表皮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皮肤科学通报,2023,40(5):579-582.


  [14]汪利华,何玉萍,简巨英.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2):68-71.


  [15]尚丹鹤,乔凯.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4(3):278-281.


  [16]刘晓峰,高伟,胡敏.个体化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2,50(6):649-65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