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与阿片类药物在胸腔镜手术后患者中重度疼痛中的有效性论文

2025-07-31 14:36:1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相较于阿片类药物镇痛,前者治疗VATS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效果更佳,不仅不良反应少,还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确保了体征的稳定。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对比阿片类药物在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VATS)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收治的80例VAT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将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和阿片类药物镇痛用于两组患者,分析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 h时心率、中心静脉压在两组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相较于阿片类药物镇痛,前者治疗VATS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效果更佳,不仅不良反应少,还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确保了体征的稳定。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阿片类药物;麻醉苏醒室;胸腔镜手术;中重度疼痛;不良反应;应激反应
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VATS)是外科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可用于治疗各类胸腔疾病,该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创伤更小,痛苦程度更轻,加快了患者术后康复,符合现代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1]。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手术技术,其对患者身体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创伤[2]。麻醉苏醒室中患者中重度疼痛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疼痛作为一种不良的身体感受,对机体有较多的不良影响,例如加重躯体应激反应、负性情绪等,并可能最终导致多种并发症,延迟患者康复[3]。在VATS后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至关重要,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让患者可以尽快进入康复阶段[4]。本研究旨在对比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与阿片类药物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收治的80例VAT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肺癌患者16例,胸腔积液患者9例,肺组织挫伤10例,其它手术患者5例;年龄32~72岁,平均(52.13±2.48)岁;体重指数19~27 kg/m²,平均(23.12±0.38)kg/m²。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肺癌患者14例,胸腔积液患者9例,肺组织挫伤11例,其它手术患者6例;年龄30-75岁,平均(52.23±2.66)岁;体重指数18~27 kg/m²,平均(23.11±0.42)kg/m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NO.2024-010)。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自愿参与研究;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5]评分≥4分;符合相关用药适应证。
排除标准:中途因故退出者;意识不清者;对麻醉药物过敏者。
1.3方法
两组均予以全麻方案,在手术结束前0.5 h予以100 mg曲马多(国药准字H10910037;规格:2 mL∶50 mg),静脉给药,并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泵入2.5 g/L曲马多+1.25 mg/L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μg)。背景剂量:2 mL/h,追加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手术结束患者进入麻醉苏醒室观察。对照组用舒芬太尼止痛,剂量:0.1μg/kg,给药方式:静脉推注。观察组用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技术:行健侧卧位,超声仪引导定位,探头沿横轴置于术侧T6椎旁间隙,神经阻滞针平面进针直达椎旁间隙,注入1 mL生理盐水,观察胸膜前移条件,而后予以25 mL浓度为0.75%盐酸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113381;规格:10 mL∶75 mg)和5 mg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44021869;规格:1 mL∶5 mg)。
1.4观察指标
在术后1、2、6、8 h评估VAS评分,总分10分,分数高疼痛重。
应激反应:以手术入室前为参考,即术前,将其与术后1、2 h时的心率、中心静脉压数值进行对比。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VAS评分、心率水平、中心静脉压水平为计量资料,且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应激指标比较
术后1、2 h时心率、中心静脉压在两组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会进入麻醉苏醒室观察,麻醉消失后常会导致疼痛症状,这给患者带来了痛苦[6]。尤其是中重度疼痛,这种情况往往持续时间较长,无法自行缓解,将影响患者体征,甚至引起术后并发症[7]。因此,在VATS后,需要加强术后疼痛控制,对中重度疼痛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加快其康复[8]。
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比较确切,过去在VATS等手术后镇痛治疗中使用比较广泛,但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瘙痒,甚至是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9]。近几年随着临床研究的加深,有学者指出神经阻滞技术在术后镇痛中具有良好的效果[10]。相较于阿片类药物治疗,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各监测时间点,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P均<0.05)。可见,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技术的镇痛效果较好,可帮助患者减轻疼痛。胸椎旁阻滞可选择目标阶段单侧脊神经阻滞,并且在超声引导下可实现精准穿刺,并观察药物的弥散情况,更有利于阻滞范围的把控,减轻了对周围阻滞的损伤,故达到的镇痛效果也更加显著[11]。
研究还指出:术后1、2 h时心率、中心静脉压在两组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中重度疼痛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体征波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因此在术后观察其体征,分析应激反应情况也可以帮助了解术后镇痛效果[12]。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下患者术后体征波动减少,其应激反应轻,镇痛效果更好。
从安全性方面来看:不良反应在观察组为2.50%,在对照组是20.00%,前者低于后者(P<0.05)。可见观察组所行的镇痛方式安全性更高。燕建新等[13]研究也指出: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7.1%,与对照组患者的1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认为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仅在数据有一定差异,可能是受病例数差异等因素导致。
当然,本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未对药物用量进行观察,临床认为减少镇痛药物用量是确保用药安全性的关键点之一,但本研究中受客观因素限制未统计该指标,这可能会对分析组间不良反应差异的原因产生局限性。其次,未对术后恢复指标进行观察,不利于对术后镇痛的优势进行全面性分析。
综上所述,与阿片类药物治疗相比,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治疗VATS后中重度疼痛的疗效更加确切,并且操作安全,还可缓解机体应激反应,对患者术后康复大有裨益,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贺歆涵.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纵隔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0):24-28.
[2]邓超文,王婵,陈梦,等.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3):101-104.
[3]刘祥,严金燕,孙亚玲,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8):41-44.
[4]林宗耀,阮奶铃.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对比[J].临床医学,2022,42(12):45-47.
[5]黄译平,黄科昌.中国临床科研工作者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应用的文献分析[J].中华麻醉学杂志,2024,44(8):985-990.
[6]胡阳,张丽丽,张野.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镇痛效果的比较[J].天津医药,2023,51(10):1126-1130.
[7]王俊博,张娇娇,薛志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3,30(7):31-35.
[8]曾恒,王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联合胸腔镜对老年患者肺手术快速康复的疗效观察[J].健康女性,2023(15):129-130.
[9]杨陈诚,周虹,张德文.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4,34(1):125-127,131.
[10]陈玮,方懿,李贵,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结核性脓胸患者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22,44(1):19-22.
[11]郭延洪,阿良德,李孔兵,等.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与多次注射胸椎旁阻滞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2):5498-5501.
[12]朱联周,阿尔达克·夏买提,佘志佳.超声引导下肋间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后急性疼痛及麻醉药用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3,27(7):784-789.
[13]燕建新,赵爽,于晶.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与阿片类药物治疗麻醉苏醒室胸腔镜手术后患者中重度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4):156-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