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钻孔引流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论文

钻孔引流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论文

2

2025-07-25 17:53:3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BHID可以减轻HIH患者的创伤,加快患者的康复,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缺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控制炎症反应。

  [摘要]目的探究微创钻孔引流术(burr-hole irrigation anddrainage,BHID)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非随机选取梁山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HI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n=42)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BHID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预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28.57%(1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9,P<0.05)。结论BHID可以减轻HIH患者的创伤,加快患者的康复,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缺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控制炎症反应。


  [关键词]微创钻孔引流术;开窗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安全性


  目前,脑出血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阐述,脑出血引起的高血压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以及药物治疗,其中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是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burr-hole irrigation anddrainage,BHID)[1]。与传统的保守疗法相比,外科手术虽然可有效降低压力,减少二次伤害,但也会对神经造成伤害。如何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手术对神经的损害,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目前,脑出血引起的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通过手术切除血肿,但易影响血液流动,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2]。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BHID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H)中的应用得到了应用。本研究对比分析了BHID与开窗血肿清除术在治疗HIH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梁山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HI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n=42,开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n=40,BHID治疗)。对照组年龄40~75岁,血肿量34~80 mL,高血压病程3~13年。观察组年龄41~73岁,血肿量34~85 mL,高血压病程3~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梁山县人民医院伦理审查会审查(20210719)。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运动、能量障碍及意识障碍;出血量>30 mL;既往史有高血压史;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存在问题者;脑部其他肿瘤者;血管存在异常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患者入手术室后取仰卧位,进行气管插管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手术时选择头部额颞部切口,分离骨瓣后悬吊,并切开硬脑膜,避开血管和活跃区域。在显微镜下,通过侧缝进入血肿区域,利用吸引器将血肿抽出,以避免牵拉和损伤正常脑组织。


  观察组采用BHID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头部偏向健侧。通过CT扫描确定血肿的位置,并以血肿中心为圆心,按照立体定向原则选择穿刺点。在选择穿刺点时,避开大血管和重要功能区,尽量选取距离皮肤较近的部位。穿刺后采用注射器置入引流管,及时进行头颅CT检查,确认引流管的位置,无继发出血后将引流管固定,注入30 000 U尿激酶,注意控制引流时间(一般≤5 d)。


  1.4观察指标


  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神经功能:评估时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估,量表分值范围为0~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越差[3]。


  生活能力: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好[4]。


  预后情况:良好:术后患者感觉良好,生活可自行管理,无神经系统损伤;中度伤残:术后基本能照顾自己,但有轻微的神经系统损害;重度伤残:术后患者无法自理,需要他人协助,且存在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植物存活:患者术后失去所有功能,四肢呈放射状反应,最终导致死亡[5]。总有效率=良好率+中度残疾率。


  炎症因子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再出血、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脑梗死。


  1.5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等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AD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CRP、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2.4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在预后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再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讨论


  HI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以基底节区为好发部位,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尽早清除血肿、减少继发出血的发生是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6]。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患者全身麻醉的情况下,用CT扫描确定穿刺点,然后用穿刺针将液体血肿排出,消除占位效应且不会加重患者的脑组织水肿[7]。BHID是一种简便、易操作的术式,在血肿中央置入引流管,使液化血肿自然排出,注射器无阻力抽吸,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周边脑组织的损害,术后辅以尿激酶注入,长期引流,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BHID对大脑皮质的损害更少,患者在术后出现惊厥的概率较低,康复速度较快。


  本研究显示,与传统手术比较,BHID能有效缩短患者整体手术以及住院的时间,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和NIHSS评分,增加日常生活能力,患者预后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李元贵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见,微创钻孔引流治疗脑出血引起的高血压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进而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TNF-α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机体受到感染、损伤,或炎症刺激时,免疫细胞会释放TNF-α,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维持,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病理变化[9]。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的开窗式血肿抽吸术比较,经BHID治疗者的TNF-α水平更低(P<0.05)。研究表明,TNF-α可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进而导致血管性水肿。BHID治疗采用血肿内置管引流技术,通过置入引流管,实现了血肿内血液、炎症因子的引流。TNF-α含量的降低,意味着炎症反应程度较低,从而起到保护中枢的作用[10]。CRP是一种因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组织损伤而产生的急性期蛋白,其与C-多糖结合后,可与细胞膜上的胆酸结合,活化补体经典通路,增强其吞噬功能,在组织损伤后6 h即可显著上升,48 h达峰值,是损伤以及炎症反应发生的主要标志物[11]。本研究中,观察组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在应用BHID治疗低血压脑出血引起的高血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根据CT检查确定血肿的部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应用立体定向法;注射器抽取血肿量不能超过39%[12]。


  综上所述,BHID可以减轻HIH患者的创伤,加快患者的康复,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缺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控制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1]王斌,荣阳,荣根满.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原因分析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27.


  [2]王贝,谭波,张钺,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23,18(5):564-571.


  [3]魏航宇,蔡强,李知阳,等.改良微创手术入路与钻孔引流手术治疗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临床外科杂志,2023,31(3):228-232.


  [4]陈婷,许承琼,何绍玲.依诺肝素治疗HIH并肺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4,16(5):679-681.


  [5]贾健,黄乙洋,尚宣汝,等.软性神经内镜下导水管支架联合长程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感染性孤立性第四脑室的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3,39(11):1121-1126.


  [6]魏航宇,蔡强,李知阳,等.联合手术入路在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23,30(3):283-288.


  [7]谭平.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6):1-3.


  [8]李元贵,杨燕文,王晓麒,等.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与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IH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23,39(7):833-837.


  [9]蒙进军,王瑞.不同手术方式治疗HIH的疗效比较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23,47(9):1418-1419.


  [10]孙拯,吴文,刘彦廷,等.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3,28(7):440-443.


  [11]王虎成,张荣军,张宏兵,等.颅骨锥孔穿刺引流术与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HIH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51(2):201-204.


  [12]孙顺进,黄臣.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及对血清BDNF,TNF-α和MMP-9水平的影响[J].浙江医学,2023,45(2):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