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影响论文

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影响论文

4

2025-07-25 17:41:0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助于患者快速出院,改善脊柱功能障碍,缓解疼痛,同时能改善患者影像学指标,具有一定安全性。

  【摘要】目的:分析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1例。单一组给予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组给予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影像学结果,并发症。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一组,住院天数短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联合组ODI评分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升高,Cobb's角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Cobb's角矫正丢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助于患者快速出院,改善脊柱功能障碍,缓解疼痛,同时能改善患者影像学指标,具有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成形术,椎弓根内固定术,疼痛,并发症


  据数据显示,我国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发生率约占所有脊柱骨折的50%,多由外力损伤所致,可造成患者脊髓损伤、脊柱不稳、腰背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1]。传统手术方法为椎弓根内固定术,但弓根螺钉易松动断裂,内固定失败率高,治疗效果不甚理想[2]。而椎弓根内固定术基础上联合椎体成形术作为传统术式的进步和创新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其中椎体成形术能进一步强化骨折固定效果,缓解肢体疼痛,对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对北京丰台医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椎弓根内固定术和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纳入标准:(1)CT表明有超过3块椎体骨折块和超过2柱骨折;(2)无手术禁忌证;(3)无椎间盘损伤和明显的神经压迫。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缺失;(2)疾病导致的骨折;(3)合并心肝肾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4)多节段爆裂性骨折。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1例。单一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7.69±8.42)岁;致病原因:高坠15例,交通事故17例,重物砸伤9例;损伤节段:L1 10例,L2 11例,L3 6例,T12 14例。联合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68.73±8.06)岁;致病原因:高坠16例,交通事故15例,重物砸伤10例;损伤节段:L1 11例,L2 12例,L3 5例,T12 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通过本研究,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


  1.2方法


  1.2.1单一组给予椎弓根内固定术。全麻,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C型臂X线机定位受伤脊椎后,在受伤脊椎后正中位置做纵切口,约10 cm,充分暴露受伤脊椎及周围棘突、上下椎板、关节突等。明确椎弓根位置,C臂机下在上下椎体的椎弓根处拧入4枚椎根螺钉,固定及复位骨折部位,并依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然后在C型臂X线机中观察固定效果,连接椎根螺钉和连接棒,纵向撑开,将患者受伤脊椎复位至正常椎体高度的95%以上,随后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2.2联合组给予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椎弓根内固定术同单一组操作一致,完成椎弓根内固定术后,在已定位的受伤脊椎椎弓根边缘钻孔,撬拔下陷终板复位。骨水泥拉丝后,借助C臂机,采用骨水泥推注器将骨水泥推注到患者椎体中,骨水泥用量依据推注阻力和椎体内充盈情况而定,并观察实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完成后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两组术后均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第2周拆线,绝对卧床1周,1周后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开始活动锻炼。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围手术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


  1.3.2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0~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3]。


  1.3.3功能障碍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估腰背功能,总分为0~50分,评分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轻[4]。


  1.3.4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6个月内切口感染、固定松动、固定断裂、腰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一组,住院天数短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


  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同时间点功能障碍比较


  术前,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联合组ODI评分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逐渐加快,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对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手术治疗可较好地重建脊柱生理序列,促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5]。但传统手术效果一般,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治疗方案备受争议,因而探讨最佳手术方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既往临床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常用术式,但随临床实践增多,该术式的缺点逐渐得以暴露,如术后内固定易松动断裂,椎体高度矫正度继发丢失等[6-8]。有国外研究指出,约55%的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在恢复期内发生超过10。的矢状面塌陷[9]。而有学者发现,椎体成形术通过在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强化椎体,能进一步稳固椎体,增加椎体稳定性及强度,可弥补经椎弓根内固定术的不足[10]。因此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在临床得以发展,目前成为研究热点。


  同时,本研究结果还得出,术后1周,1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单一组;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联合组ODI评分低于单一组,说明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效果优于单一实施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机制如下:(1)椎体成形术中注入的骨水泥凝固后能重建伤椎,可恢复伤椎的椎骨结构完整性,能改善脊柱功能[11]。(2)骨水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物质,聚合后产生的高热能损害椎体内感染神经末梢,且填塞压迫作用使轴向应力由骨水泥承担,从而减轻对椎体神经的刺激,减轻疼痛[12-13]。(3)术中术者还视情况对患者进行椎管减压,也能降低疼痛感。此外,术后6个月内,联合组患者的固定松动、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单一组,但整体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进一步证实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能一定程度弥补椎弓根内固定术的不足,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与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安全有效,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脊柱功能,强化其椎体力学强度,并且还能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康复。

参考文献


  [1]梁慕华,蒋劲松,袁富锋,等.经皮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J].广西医学,2022,44(9):926-929.


  [2]JANSSEN I K,JORGER A K,BARZ M,et al.Minimally invasive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versus open instrum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spondylodiscitis[J].Acta Neurochir(Wien),2021,163(6):1553-1560.


  [3]张弘来,陈宵雷,高飞.微创经皮椎弓根钉联合同切口通道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5):91-96.


  [4]彭宏.胸腰椎爆裂骨折经后路植骨融合取出内固定物对手术疗效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21,42(1):94-96.


  [5]周茂生,丁国正,胡旭峰,等.后路经椎弓根椎体部分切除减压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1,40(1):22-25.


  [6]梁慕华,蒋劲松,袁富锋,等.经皮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J].广西医学,2022,44(9):926-929.


  [7]李停,徐红辉,宋建东,等.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评估[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1,29(7):47-50.


  [8]赵星毅,王黎明,沙卫平,等.不同手术方式对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疗效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0(2):225-228.


  [9]SAFAEE M M,SHAH V,TENORIO A,et al.Minimally invasive pedicle screw fixation with indirect decompression by ligamentotaxis in pathological fractures[J].Oper Neurosurg(Hagerstown),2020,19(2):210-217.


  [10]穆佐洲,邵海龙.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4):541-542.


  [11]李会东,冯树霞,韩俊成,等.微创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7):824-826.


  [12]吴迪,陈峰.骨水泥强化联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11):89-92.


  [13]林鸿亮,陈善堂,张育专,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