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论文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论文

1

2025-07-25 14:57:3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肩关节镜手术中,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效果佳,可更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目的选取2023年1—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择期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麻醉方式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麻醉方式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效果、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10 min、切皮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有效镇痛时间较对照组长,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12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4/41),高于对照组的4.88%(2/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05)。结论在肩关节镜手术中,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效果佳,可更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关键词]肩关节镜手术;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麻醉;效果

  肩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肩关节处的小切口将关节镜伸入关节内,探测所得图像经放大处理后,展示于显示屏上,以便医生能更清晰地观察关节内部的病变状况,并借助配套的手术器械进行治疗[1]。作为新型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具有镇痛与麻醉的双重作用,肩关节镜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长效镇痛、低毒性、可控性好以及改善预后等优点,但也存在起效较慢、药物过量风险以及个体差异等缺点[2]。研究表明,在罗哌卡因中加入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使神经阻滞的镇痛持续时间延长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3]。本研究旨在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的选取2023年1—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择期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麻醉方式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麻醉方式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年龄24~57岁,平均(48.34±5.16)岁;男21例,女20例;病因:肩袖损伤15例,撞击综合征11例,肩关节骨关节炎9例,关节盂骨折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23例、Ⅱ级18例。观察组年龄25~59岁,平均(47.89±5.24)岁;男22例,女19例;病因:肩袖损伤16例,撞击综合征10例,肩关节骨关节炎8例,关节盂骨折7例;ASA分级:Ⅰ级22例、Ⅱ级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KHLL2021-KY015)。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研究。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肩关节镜手术指征;ASA分级为Ⅰ~Ⅱ级[4];病例资料完整;年龄>18岁。


  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者;长期使用镇静类药物者;对右美托咪定或罗哌卡因过敏者;高血压患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者。


  1.3方法


  对照组麻醉方式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规进行心电监护,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并利用超声波技术对肌间沟臂丛神经进行探查,以便准确定位。定位完成后,使用穿刺针到达目标神经位置,确认回抽无血后,将100 mg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20310,规格:10 mL∶100 mg)与20 mL生理盐水混合稀释后注入,持续给药,直至手术结束前的10 min。


  观察组麻醉方式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罗哌卡因用药同对照组一致。采用微量泵以0.6μg/(kg·h)的速率持续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213921;规格:50 mL盐酸右美托咪定0.2 mg与氯化钠0.45 g),持续给药,直至手术结束前的10 min。


  1.4观察指标


  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间点(给药前、给药后10 min、切皮时、术毕时)心率、平均动脉压。


  麻醉效果。统计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有效镇痛时间。


  疼痛评分。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2、6、12、24 h),凭借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评价疼痛程度,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恶心呕吐、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效果、疼痛评分为计量资料,且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


  两组给药前、术毕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给药后10 min、切皮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镇痛时间较对照组长,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


  术后2、24 h,两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12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可阻断伤害性刺激向中枢的传导,在中枢及外周的敏化过程中发挥有效预防或抑制作用,从而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这对于肩关节镜手术尤为重要[6-8]。在肩关节镜手术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如罗哌卡因等[9]。作为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作用时间长,约3~4 h,但起效相对较慢,临床上常结合其他麻醉药物,以加快起效时间,同时延长麻醉作用时间[10-11]。


  许贵娇[12]研究报道,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择期肩关节镜手术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起效快、麻醉及镇痛时间长,且安全性良好,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与对照组的2.8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于对照组,麻醉效果较对照组优(P均<0.05)。观察组术后6、12 h疼痛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与对照组(4.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理想。作为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激动蓝斑区域的α2受体来实现镇静效果,并可能通过中枢和外周途径产生镇痛效果[13]。罗哌卡因通过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来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从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14]。肩关节镜手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能够综合发挥两者的优势,产生协同作用:右美托咪定通过延缓罗哌卡因的吸收和阻断敏感性电压门控钠通道,对罗哌卡因的麻醉作用时间进行延长,同时右美托咪定的镇痛作用可以增强罗哌卡因的局部麻醉效果,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低[15]。因此,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合使用,通过不同的镇痛机制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增强整体的镇痛效果。


  综上所述,在肩关节镜手术中,采取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联合麻醉效果佳,可更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术后疼痛,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施熊熊,陈勇杰.肩关节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24,29(6):1195-1197.


  [2]缪娟娟,张常伟,范建波,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20,24(7):1415-1419.


  [3]张蕾.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肩关节镜手术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D].汕头:汕头大学,2021.


  [4]Pedrosa E,Silva M,Lobo A,et al.Is the ASA classifica⁃tion universal?[J].Turk J Anaesthesiol Reanim,2021,49(4):298-303.


  [5]严广斌.视觉模拟评分法[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2):273.


  [6]李丽娜,唐营,潘淑源.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应激反应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3,8(24):38-40,48.


  [7]詹敬萍,袁锦强,吕真洁.60例肩关节镜手术麻醉方法的临床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1,15(6):441-444.


  [8]罗成,王东梅,王启明.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6):89-91.


  [9]申志刚,董亚男.臂丛0.25%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喉罩全麻在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J].医药论坛杂志,2021,42(20):140-142.


  [10]黄伟毅.肩关节镜手术中应用0.35%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20,32(12):212-214.


  [11]鲍丽娜,吴振宇,杨晓春,等.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肩关节镜手术中臂丛神经联合肩胛上神经阻滞的影响[J].广东医学,2020,41(20):2102-2105.


  [12]许贵娇.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福建医药杂志,2024,46(2):83-86.


  [13]张树峰,张许梅,袁莉,等.右美托咪定镇静联合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J].武警医学,2023,34(11):935-938,944.


  [14]张瑞圃.肩关节镜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臂丛上干及颈浅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1,29(3):68-71.


  [15]杜小丽,胡旭东,杨淑旋,等.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现代医院,2022,22(7):114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