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论文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论文

2

2025-07-17 17:25:1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可以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局部红肿及皮下硬结发生率,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胰岛素注射部位随机,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不良反应、依从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早、中、晚餐前30 min、餐后1 h及睡前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可以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局部红肿及皮下硬结发生率,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妊娠合并糖尿病,血糖指标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于妊娠期间常见的并发疾病,对孕妇、胎儿健康都带来潜在的危害[1]。现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对于该疾病,胰岛素注射则为主要治疗的手段,有助于维持孕妇正常的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而在临床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2]。有研究学者提出,不同的注射部位可能对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血糖水平的控制。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关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潜在影响[3]。基于此,本文为探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是否能够显著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特选择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及以上;在妊娠期进行糖尿病筛查,并被确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无其他明显并发症。排除标准:精神障碍,不可自主沟通;存在其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妊娠期其他并发症。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7~42岁,平均年龄(35.07±4.74)岁;孕周24~28周,平均孕周(26.76±0.18)周;孕次1~5次,平均孕次(2.43±0.23)次;初产妇17例,经产妇13例。对照组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3.24±4.95)岁;孕周25~28周,平均孕周(26.84±0.17)周;孕次1~5次,平均孕次(2.24±0.29)次;初产妇15例,经产妇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治疗,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剂量进行注射,直至分娩。


  对照组胰岛素注射部位为上臂和大腿。即早餐前胰岛素注射在右侧上臂,中餐前胰岛素注射在左侧上臂,晚餐前胰岛素注射在右侧上臂。睡前(22:00)胰岛素注射为大腿。每次胰岛素注射选择避开前次注射部位进行注射,均采用诺和笔6 mm针头。在医嘱下进行治疗,在注射后需停留10 s,确保药量可充分进入皮下。


  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在常规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根据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及胰岛素起效时间的差异,设定注射部位定位卡,对短效胰岛素选择腹部及上臂,因腹部吸收太快,又是孕妇,故不予选择腹部。中效胰岛素选择大腿及臀部注射,因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臀部可用于注射其他药物,故暂不选在此注射。运用两部位(上臂和大腿)将上臂分为3个区域:前侧、外侧和后侧。大腿分为内侧和外侧。定时轮换注射部位及注射点位,采用大轮转和小轮转的方法使用胰岛素定位卡选择注射点。在腹部、上臂、大腿和臀部4个区域之间轮流注射,称为大轮转,在同一部位内小范围轮转又称小轮转。根据一日三餐安排,明确注射时间,按照正确注射方法进行注射。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注意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提供心理安抚和健康指导,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血糖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所有患者接受大轮廓血糖监测,包括早、中、晚餐餐前30 min,餐后1 h,睡前血糖水平。(2)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皮下硬结。(3)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scale-BREF,WHOQOL-BREF),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维度。各个维度转换为百分制,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4]。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早、中、晚餐前30 min、餐后1 h及睡前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原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基础上合并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会出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该病发生在妊娠期,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随着生活方式变化,其高龄孕妇的增多,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健康都带来一系列潜在危害[5]。对孕妇而言,妊娠合并糖尿病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剖宫产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妊娠结束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对胎儿而言,该疾病还会导致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甚至增加婴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等先天缺陷的发生率[6]。


  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管理中,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其中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6]。但是对于部分患者,特别是在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理想血糖控制的情况下,胰岛素治疗可能是必要的,能有效控制血糖[7]。胰岛素属于多功能蛋白质激素,也是体内唯一降糖激素,由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自身缺乏胰岛素,必须通过补充的方式进行血糖控制,因此胰岛素需要长期治疗,并且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为大分子蛋白,因此不通过胎盘,使用时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故而安全性较高[8]。有研究学者提出,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胰岛素注射通过模拟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帮助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等[9-10]。为了确保胰岛素的有效吸收和利用,皮下注射为胰岛素的主要给药途径,通常选择在体表脂肪组织较多的区域注射胰岛素。常见的胰岛素注射部位为腹部、臀部、大腿、上臂等[11]。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进行胰岛素注射,而长期同一部位注射可能导致局部脂肪堆积,影响胰岛素吸收,所以采用不同部位进行注射,利用轮换注射的方式,有助于提高胰岛素吸收的均匀性,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有学者认为血糖波动及糖尿病恶化与其注射部位有一定关联[12]。不同注射部位的脂肪组织吸收胰岛素的速度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腹部、臀部、大腿等部位的皮下脂肪厚度和血流情况不同,可能导致胰岛素吸收速度的差异[13]。通过轮换注射部位,可以避免在同一区域累积大量的胰岛素,减少对该区域脂肪组织的反复刺激,有助于保持吸收的一致性[14]。另外,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有一定的可变性,同一部位的吸收可能因个体差异、注射技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而通过轮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和注射技术带来的影响,提高胰岛素吸收的可预测性[15]。上述提到,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可能导致局部脂肪组织的增加,形成“脂肪堆积”现象,而脂肪堆积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和效率,甚至增加注射的疼痛感受,通过轮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脂肪堆积的风险,维持注射部位的健康状态[16]。与此同时,注射部位轮换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吸收均匀性,从而更为稳定地控制血糖,血糖水平的稳定性对于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状态的发生都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最后,注射部位轮换可以降低某一注射部位的疼痛感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其对治疗的依从性[17]。


  学者赵辉[18]观察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在居家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回顾性分析方式,选择26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定位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五指定位法进行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观察组采用轮换定位卡进行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其结果为,观察组胰岛素注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得出结论为,轮换定位卡进行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效果较为理想,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治疗后,观察组早、中、晚餐前30 min、餐后1 h及睡前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可减少不良反应。通过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较高,其分值高于对照组,证实实施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首先研究时间较短,患者例数较少,尚缺乏多元化数据组成及产后数据,以评估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对患者妊娠和产后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长期影响,故而还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可以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局部红肿及皮下硬结发生率,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勤,贾平,王丽,等.胰岛素注射致皮下脂肪增生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23,9(24):4402-4408.


  [2]凡姗,张欣,步红兵,等.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3,21(26):3698-3702.


  [3]许海群,邹翼霜,章美琪,等.自制医用腹部注射投影电筒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22,29(13):55-57.


  [4]谢秀梅,林雪梅,姚碧琦,等.持续质量改进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及正确率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1,34(4):964-966.


  [5]李君,韩柳,王红岩,等.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及轮换循证实践方案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8):1125-1130.


  [6]PAN Y,WANG Q,ZHAO F,et al.Effect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nsulin analogu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ketoacidosis[J].Journal of Healthcare Engineering,2021,21(15):70-74.


  [7]戴莉敏,周胜蓝,陈昕晟.不同胰岛素注射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8):721-724.


  [8]桂红民,彭雪花,孙文平,等.五指定位法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2):1103-1105.


  [9]CHO Y M,DEEROCHANAWONG C,SEEKAEW S,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gemigliptin as add-on therapy to insulin,with or without metformin,in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ZEUSⅡstudy)[J].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2019,22(1):123-127.


  [10]陈莉明,肖文萍,袁华春,等.Z型注射法在皮下注射胰岛素孕妇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5):117-119.


  [11]魏萍.轮换注射位置对妊娠糖尿病妇女胰岛素强化疗法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0,41(2):470-471.


  [12]韦肖荣,莫轶,曾伟.胰岛素自我注射者皮下脂肪增生现状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3):44-46.


  [13]陈雪群,谢建群,朱平梅.改良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图的设计与应用[J].吉林医学,2019,40(12):2900-2902.


  [14]陈碧真,林婉蓉,张巧卿.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8):73-74.


  [15]于从从.记号笔联合五指定位法在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19):2358-2360.


  [16]罗桂情,李亿娟,陆柳雪,等.品管圈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合格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7):128-130.


  [17]姚俊英,黄惠冰,林丽娜.五指关节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腹部注射部位轮换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5):126-128.


  [18]赵辉.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在居家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9):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