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

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

3

2025-07-17 16:55:2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应用于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患者中可促进术后恢复,减轻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抑郁,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探索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20例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管理,护理组实施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术后情况,术后12 h、72 h的疼痛程度,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结果:护理组发热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瘢痕指数、植皮成活创面覆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护理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应用于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患者中可促进术后恢复,减轻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抑郁,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烧伤整形植皮手术,疼痛管理,循证理念,心理状态


  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是一种针对皮肤烧伤、创伤或疾病导致的皮肤缺损进行的修复手术,通常涉及大面积的皮肤缺损,手术过程中及术后都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1]。疼痛是一种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引发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故疼痛管理至关重要[2]。循证理念是一种基于科学证据进行决策的方法,强调在医疗实践中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最佳的科学证据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3]。鉴于此,三明市第一医院积极倡导并引入循证理念,以期在烧伤整形植皮手术的疼痛管理方面探索更为科学、严谨和有效的干预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23年1—12月本院烧伤科收治的120例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烧伤深度≥Ⅱ度,烧伤面积>30%总体表面积。排除标准:意识障碍、精神疾病;依从性差;合并其他慢性疼痛疾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60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7.67±4.33)岁;烧伤部位:头面颈部13例,四肢36例,躯干11例;烧伤深度:Ⅱ度41例,Ⅲ度19例。护理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8~53岁,平均年龄(37.82±4.43)岁;烧伤部位:头面颈部15例,四肢36例,躯干9例;烧伤深度:Ⅱ度39例,Ⅲ度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管理。具体方法:(1)术前,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烧伤整形植皮手术的步骤、注意事项与预后;(2)术后,在患者感觉疼痛时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及需求,严格遵医嘱为患者选用科学止痛药物,轻度疼痛遵医嘱选择非处方止痛药;中度至重度的疼痛,选择弱阿片类药物或强阿片类药物。


  1.2.2护理组实施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具体方法:(1)组建循证疼痛管理团队,由烧伤科护士长联合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要求患者拥有丰富的烧伤护理经验、文献检索能力及观察能力;护士长担任组长,组织团队定期培训、考核等;其他护理人员负责文献检查、数据整理、措施实行等。


  (2)循证问题,结合临床烧伤整形植皮手术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循证问题,即烧伤整形植皮手术为何会出现疼痛、如何缓解等。(3)循证支持,提取循证问题的关键词,如“烧伤整形植皮手术”“疼痛”等,在知网、国研数据等国内知名数据库中查阅并筛选相关文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获得的文献资料进行可行性分析,召开团队会议,共同拟定疼痛管理措施。(4)循证实施,①心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告知患者烧伤整形植皮手术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预期预后、手术优点及术后疼痛等;耐心告知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疼痛,且疼痛程度与积极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密切相关,使患者对术后疼痛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提醒家属积极鼓励、夸赞患者,缓解患者术前压力;术后,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提供心理疏导。②疼痛干预,换药时,动作轻柔,为患者播放轻音乐或电视等,与患者聊天,转移患者注意力;换药前后,给予患者按摩、热敷等物理治疗,减轻患者换药疼痛;疼痛严重者,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药物治疗,并及时根据患者疼痛反馈调整干预计划。③生活干预,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诊疗环境,每天下午4点对病房进行全面消毒;指导家属每隔3 d对患者的所用物进行清洗消毒,如被单、护手袋、衣物等;根据患者饮食习惯,提供个性化营养支持;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刺激;规范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户外活动。④体位干预,指导家属或护工为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并适时调整姿势。⑤并发症护理,手术区域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局部皮温过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天早晚各换药1次,采用0.5%活力碘棉球局部消毒,动作温和,避免局部刺激性过大,对伴有脂肪液化或切口感染的伤口,需要尽快地行切口敞开,及时清除局部的积液,积脓;植皮后的24~72 h,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皮肤皮瓣的活性[4]。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术后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发热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瘢痕指数及植皮成活创面覆盖率。(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2 h、72 h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是使用一条长10 cm的游动标尺,根据疼痛严重程度划分为10个刻度,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受在游动标尺上标出相应的位置,0分是不疼,1~3分是轻度疼痛,4~6分是中度疼痛,7~10分是重度疼痛[5]。(3)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检测两组患者心理状态。HAMD是一种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广泛应用的评估工具,用于量化和描述个体的抑郁状态,由美国精神病学家马克·汉密顿于1960年开发,主要内容包括情感、认知、行为、躯体不适等,共24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0~3分的4级评分,总分范围为0~72分,8分以下可以认为是没有抑郁,8~20分可能是轻度抑郁,21~35分可能是中度抑郁,35分以上可能是重度抑郁。HAMA是一种用于评估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由Hamilton于1959年编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性与躯体性,共14个条目,均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总分范围为0~56分,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6-7]。(4)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期间肿胀、感染、皮片异位、创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护理组发热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瘢痕指数、植皮成活创面覆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12 h、72 h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12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后12 h,护理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比较


  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整形植皮手术是指通过手术的方法切取部分健康区域皮肤,使其完全与身体分离,并移植到另一皮肤缺损处,从而重新建立血液循环、继续保持皮肤功能,以达到整形修复的目的,属于择期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及严重外伤[8]。但临床应用期间发现,大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明显疼痛,且由疼痛引起的躁动行为严重影响患者后期康复[9]。疼痛,作为人类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10],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疼痛管理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本研究分析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证实,护理组发热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瘢痕指数、植皮成活创面覆盖率对比无显著差异,说明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患者中可促进术后恢复。分析原因在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患者的感受和反馈对于疼痛管理至关重要[11]。循证医学的核心理念是以最新的、最可靠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为基础,而不是基于医生的经验或个人观点[12]。而在循证理念的引领下,疼痛管理对医护人员的定期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提升护理人员在烧伤领域的相关知识与护理技能;要求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依据科学研究的成果,优先选择经过验证、效果确切的治疗手段;同时,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康复进程。


  研究结果证实,术后72 h,护理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护理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护理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患者中可减轻疼痛,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分析原因在于:传统的疼痛管理往往依赖于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循证理念侧重于在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角度的疼痛管理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疼痛控制方案[13]。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涵盖心理干预、并发症干预等多个方面,使疼痛管理不仅关注疼痛本身的缓解,还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和心理状态。在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中医生可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如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程度,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疼痛缓解效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方法,如热敷、冷敷、按摩等,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肌肉紧张。而针对并发症所致的疼痛,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强调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保暖,并增加换药频率,识别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及时处理,降低并发症风险。


  综上所述,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疼痛管理应用于烧伤整形植皮手术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缓解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卓,杨玉娥,滕飞.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烧伤整形植皮患者术后疼痛感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22,56(5):508-511.


  [2]张燕,周晓萍,王可,等.疼痛管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疼痛因子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19(22):2363-2366.


  [3]沙小琴,杨文英,李星,等.基于循证理念的临终关怀干预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癌症进展,2019,17(15):1847-1851.


  [4]陈锦园,吴娟,李娜,等.基于循证理念指引下的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2):185-188.


  [5]佚名.视觉模拟评分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4,9(11):483.


  [6]汤毓华,张明园.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J].上海精神医学,1984(2):61-64.


  [7]汤毓华,张明园.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J].上海精神医学,1984(2):64-67.


  [8]杨旭龙,丁雅容,黄新灵,等.解毒生肌膏治疗深度烧伤植皮术后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3(7):1278-1282.


  [9]郭敏娜,蒋秀红,刘存明,等.右美托咪定对慢性皮肤溃疡患者植皮术后疼痛和睡眠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21,34(4):375-378.


  [10]彭娜,柯世莉,邱昊.全方位疼痛管理模式应用于建立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的临床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3):356-358.


  [11]岳慧玉,刘丹丹,张淑娟.慢性疼痛管理对骨肉瘤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19(11):1180-1183.


  [12]蒋青青,李丹丹,王甜甜,等.循证理念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应用、挑战与展望[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6):679-682.


  [13]周英凤,邢年路.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研究方法与设计的路径选择[J].护士进修杂志,2023,38(21):1999-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