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5-07-17 15:23:1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可提高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应激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ORIF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9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治疗,观察组行MIPPO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学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评分、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早期自主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or、N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AOFAS-AH、HS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可提高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应激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ORIF治疗。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应激反应;并发症
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表现为患处肿胀、疼痛、局部畸形等[1-2]。已知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创伤较大,影响术后病情转归[3]。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具有切口小、对骨折四周血运破坏小等优点[4]。本文观察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5],且经CT检查确诊;各项生命体征稳定;闭合性新鲜骨折;单侧骨折;可耐受手术。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合并传染性疾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存在严重感染;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28~71岁,平均(50.31±3.89)岁;左侧24例,右侧23例;骨折原因:交通伤28例,坠落伤15例,其他4例;体质量指数17.1~24.6 kg/m2,平均(21.89±0.63)kg/m2。观察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30~74岁,平均(50.48±3.67)岁;左侧27例,右侧20例;骨折原因:交通伤25例,坠落伤17例,其他5例;体质量指数17.3~24.8 kg/m2,平均(21.94±0.57)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ORIF治疗。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于胫骨外侧作一3~5 cm的切口,依次切开至骨膜,将骨折端充分显现,予以解剖复位,打入克氏针行临时固定;在C臂机下确定骨折复位情况,复位满意后置入合适的钢板,再于C臂机下确认复位与钢板放置情况,确定无误后予以锁定螺丝固定;冲洗术毕,闭合切口,术毕。
观察组行MIPPO治疗。体位、麻醉方法同对照组,于骨折近端胫骨前内侧作一长1~2 cm的切口,依次切开至筋膜下,分离皮下深筋膜与骨膜,构建皮下通道;于C臂机下开展闭合复位,经通道置入合适长度的钢板,调节其位置同胫骨峭平行,钻入探针,于胫骨远端切口将钢板固定;确定螺钉部位后依次钻孔,并以弓丝与3~4枚螺钉固定,而后于C臂机下再次确认复位情况,效果满意后,闭合切口,术毕。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记录术中出血量、早期自主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术前及术后3 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min,离心半径8 c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3)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评估踝关节功能[6],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踝关节功能越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估膝关节功能[7],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膝关节功能越好。(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早期自主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比较术前,两组Cor、N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or、N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术前,两组AOFAS-AH、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AOFAS-AH、HS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胫腓骨骨折由于胫前软组织菲薄,多数胫腓骨骨折常伴有软组织损伤与供血障碍,愈合较为困难,增加治疗难度[8]。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以ORIF较为常用,可在直视下复位骨折,达到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目的,但ORIF的切口较大,易对支干动脉造成损伤,不利于患者预后[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早期自主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Cor、NE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AOFAS-AH、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MIPPO为微创术式,运用纵向小切口,患处暴露面积较小,能减轻四周软组织的损伤,术中操作避开营养血管与股骨穿支动脉,有利于骨髓与骨膜取得良好的血流灌注,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应激反应[10]。且MIPPO于无肌肉附着的胫骨内侧置入钢板,以螺钉固定,可提高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有助于患者踝、膝关节功能的恢复[11]。此外,MIPPO通过小切口及经皮插入钢板,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剥离,减少因血运破坏而导致的软组织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可提高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应激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ORIF治疗。
参考文献
[1]毛小金,张祖君,徐剑,等.腓骨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与传统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西部医学,2021,33(6):891-895.
[2]温成,王希杰,韩俊成,等.髓内钉固定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影响的比较[J].中国骨伤,2023,36(11):1100-1106.
[3]宋建伟,马延彬,路训明,等.侧卧屈膝牵引器辅助髓内钉钢板固定胫腓骨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3,31(14):1323-1326.
[4]常树森,何春念,陈伟,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Flow-through皮瓣联合MIPPO于急诊胫腓骨GustiloⅢC型骨折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2,40(6):733-737.
[5]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91-893.
[6]姚珞璘,陈琦.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结合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23,50(22):32-35.
[7]何健,甄小伟.MIPO技术与髓内钉固定对胫腓骨骨折患者HSS评分、疼痛介质及血清PINP、MMP-9水平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1428-1431.
[8]朱伯然,田立国,郭艳鸽,等.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车祸致老年胫腓骨骨折的效果[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1):109-113.
[9]王磊,祁荣,李佳,等.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结合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胫腓骨远端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12):1864-1868.
[10]陈辉.交锁髓内钉固定与MIPPO技术插入内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对照[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22):32-35.
[11]黄国聪.观察MIPPO技术插入内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0):3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