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竭片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论文

2025-07-11 17:01:2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肛瘘术后患者应用龙血竭片临床疗效较好,可以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改善患者创面以及临床典型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龙血竭片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肛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口服龙血竭片),每组3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典型症状评分以及炎性指标。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23/31),低于观察组的96.77%(3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项典型症状评分及炎性指标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肛瘘术后患者应用龙血竭片临床疗效较好,可以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改善患者创面以及临床典型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关键词]龙血竭片;肛瘘;创面愈合;炎性指标
肛管直肠瘘主要侵犯肛管,故常称为肛瘘,临床表现为肛门直肠周围流脓、排便疼痛、便秘、肛周皮肤瘙痒等,其痛苦程度可随病情增加,生活质量也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2]。临床上通常使用手术对肛瘘患者进行治疗,术后患者主要以常规治疗促进创面愈合,包括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红外线烤灯治疗等,但是存在处理效果差、治疗时间长的不足,且会对供区造成损伤,从而增加患者痛苦。中医学认为可用中医疮疡理论来指导肛瘘切开术后创面修复的用药,病机为邪正相争,正胜邪退,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正气虚弱,患处失于濡养,致创面不红活,新肉生长缓慢,迁延不愈,因此,治疗以益气养血、敛疮生肌为主要原则。龙血竭片是一种以龙血竭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制剂,龙血竭为百合科剑叶龙血树的树脂,主要成分是龙血素B,可以发挥敛疮生肌、定痛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跌打损伤、瘀肿,临床应用广泛[3]。本研究旨在探讨龙血竭片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肛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口服龙血竭片),每组31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21~60岁,平均(48.53±6.98)岁;复杂性10例,单纯性21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22~61岁,平均(48.02±6.66)岁;复杂性11例,单纯性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ZX191125-07)。且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肛肠疾病诊断与治疗》[4],中医诊断符合《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发病的瘘管位置为低位;手术指征明确,且为初次行肛瘘手术;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肛周湿疹者;肛管括约肌外型者;合并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者。
1.3方法
两组均肛瘘切开术,患者常规腰麻后,截石位,持探针从患者肛瘘外口沿着瘘管方向缓慢探入,将球头探针从肛瘘内口引出,遇有阻力即停止,握持手术刀沿着探针将两侧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将瘘管、腐肉及坏死组织切除,使得健康组织显露,修剪创缘皮肤,采用无菌纱布及凡士林纱布对创面进行包扎。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术后第2天以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消毒清洗,给予金玄痔科熏洗散(国药准字Z20080020;规格:55 g)配制成溶液熏洗、红外线烤灯治疗,20 min/次,2次/d;取5 g龙珠软膏(国药准字Z10950017;规格:每1 g相当于饮片0.15 g)均匀敷于患处,外加无菌纱布包扎。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龙血竭片(国药准字Z20027068;规格:0.4 g),1.6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4 d。
1.4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包括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维度,疗效评估工具:《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基本痊愈:创面愈合,创面疼痛、肿胀、渗出液等症状消失;显效:创面疼痛、肿胀、渗出液等症状显著改善,创面缩小≥70%;有效:创面缩小40%~<70%,创面疼痛、肿胀、渗出液等症状有所好转;无效:创面疼痛、肿胀、渗出液等症状均无变化,创面缩小<40%。总有效率=1-无效率。
创面愈合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创面面积、住院时间、坏死组织脱落时间、瘘管愈合时间。
典型症状评分: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4 d后,评估两组创面疼痛、创面渗液、水肿程度、伤口肉芽组织情况。测定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14 d后疼痛程度,评估工具: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总分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重;根据渗液渗透纱布数量测定两组创面渗液情况,纱布0~3块分别提示评分为0~3分,分值越高表示渗液越严重;采用水肿分级标准评估两组水肿程度,总分为0~6分,分值越高水肿程度越严重;根据伤口肉芽组织生长状态评估两组恢复程度,总分0~3分,分值越高伤口肉芽组织恢复越差。
炎性指标:采集治疗前以及治疗14 d后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6 mL,取其中3 mL,采用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渝械注准20212220202;型号:Z7R)检测两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EU%);取其中3 mL,离心(3 500 r/min,15 min),提取上层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创面愈合情况、典型症状评分、炎性指标为计量资料且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坏死组织脱落时间、瘘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典型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14 d后两组创面疼痛、创面渗液、水肿程度、伤口肉芽组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对比
治疗14 d后两组CRP、WBC、NEU%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较为严重的肛瘘患者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的创面愈合尤为关键。以往,主要是对肛瘘术后患者实施换药、局部清创等西医常规治疗,但由于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复杂多样,常规治疗促进创面愈合作用较慢,很难满足患者需求[7]。
中医学认为,肛瘘术后患者因肌肉、经络损伤,导致气血亏虚,气血瘀滞,引起湿热下证,进而出现创面新肉生长缓慢、迁延不愈等一系列症状,因此,故而针对肛瘘术后患者的治疗,主要原则在于敛疮生肌、活血化瘀[8]。龙血竭片主要含有龙血竭,是由龙血树树脂的提取物来制作的中成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气血凝滞、外伤出血以及脓疮久不收口,龙血竭味甘、咸,性温、平,归肺、脾、肾三经,入血分而散瘀止痛,从内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加速创面愈合[9]。这与惠永锋等[10]的研究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且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坏死组织脱落时间、瘘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典型症状评分均更低(P均<0.05),表明肛瘘术后患者应用龙血竭片临床疗效较好,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减轻典型症状。
创面的愈合过程第一个阶段为炎症反应期,能够将其进一步划分成血管反应和细胞反应两部分。前者主要涉及止血以及凝血两过程,后者则是在前者发生过程中逐步启动的,在创口愈合过程中,细胞中CRP、WBC、NEU%数量会显著提高并且可以迅速将伤口浸润,随着以上指标水平的逐渐降低提示炎症反应减弱,创面愈合速度加快[1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血竭中含有龙血素B、查耳酮、黄酮等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中的多个环节来发挥抗炎作用,其活性成分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促炎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并且可以抑制白细胞的活化和趋化能力,还能够抑制多种致炎物质引起的细胞损伤和组织修复过程[12];龙血竭片中的龙胆酯酯类物质可以抑制NF-KB的激活,维持相关信号通路的动态平衡,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13]。华国花等[14]研究中治疗前对照组CRP水平为(16.64±5.11)mg/L,治疗后为(9.06±4.03)mg/L,观察组治疗前CRP水平为(15.55±5.24)mg/L,治疗后CRP水平为(6.23±3.89)mg/L,治疗后观察组CRP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龙血竭片可减轻老年复杂性肛瘘患者炎症反应,与本研究的部分结果基本一致。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 d后观察组WBC、NE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同样可证实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肛瘘术后患者应用龙血竭片临床疗效较好,可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改善患者创面以及临床典型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临床可行进一步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徐浩,蒋成昊,李嘉钦,等.玉糊浆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J/CD].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3,7(6):86-88.
[2]王茜,王春晖,白志勇,等.养阴和血解毒方药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5):870-874.
[3]苏仁玉,黄蓓.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手术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6):1007-1008.
[4]胡建国,佟丽华,陈秀梅.肛肠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152-153.
[5]中华中医药学会.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640-643.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11-212.
[7]周康,陈正鑫.止痛如神汤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CD].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2,6(24):98-101.
[8]马德爽.英夫利昔单抗联合龙血竭片辅助手术治疗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0,40(5):57-58.
[9]韩林,孙艳军,孙登群.龙血竭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及机制[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2):101-104.
[10]惠永锋,阿衣古丽,苗宪振.龙血竭片联合生肌止痛熏洗剂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研究[J].新疆中医药,2019,37(1):10-11.
[11]张佳敏,王真权.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肛瘘型克罗恩病25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2):8-9.
[12]张丽,王绪平,黄孝闻,等.血竭及龙血竭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20):2605-2611.
[13]孙薛亮,王晓鹏,徐治中,等.英夫利昔单抗联合龙血竭治疗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的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9,25(2):191-194.
[14]华国花,林湘涛,王永杰.龙血竭片对老年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21,28(12):4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