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5-07-11 16:43:5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POP手术患者可降低盆底功能障碍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盆腔脏器脱垂(POP)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PO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生命质量[盆腔器官脱垂生活质量问卷(P-QO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PFDI-20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POP手术患者可降低盆底功能障碍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盆腔脏器脱垂;盆底功能障碍;生命质量;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盆腔脏器脱垂(POP)因妊娠和阴道分娩损伤盆底结构,导致生殖器官及相邻脏器向下移位,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1]。手术是修复盆底结构的重要措施,但常规围术期护理缺少护理计划及程序,难以有效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2]。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护理模式,通过预先制订护理流程,协助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3]。本文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POP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PO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POP诊断标准[4];符合手术指征;精神正常,可配合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合并严重贫血及凝血功能障碍;有盆腔、阴道手术史;合并感染性疾病;存在麻醉禁忌证;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091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47~73岁,平均(63.97±2.65)岁;产次1~5次,平均(3.02±0.15)次;盆腔器官脱垂评估指示点(POP-Q)分期:Ⅲ期25例,Ⅳ期20例。观察组年龄46~74岁,平均(64.01±2.69)岁;产次1~5次,平均(2.99±0.23)次;POP-Q分期:Ⅲ期26例,Ⅳ期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告知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指导患者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做好外阴、阴道清洁,协助患者更换宽松内裤和衣物;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多饮水保持导尿管通畅,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1)创建护理小组。由1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和3名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担任组长,对组员实施为期2周的临床护理路径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上岗。(2)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全方面评估患者病情、基本生活能力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案。(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①术前。入院后,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向其介绍小组成员、POP发病机制、诱因、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和术后注意事项等。引导患者表达内心感受,耐心倾听,并解答患者关于手术方面的疑问。术前5 d指导患者进行高锰酸钾坐浴,术前1 d指导患者做好肠道准备和外阴、阴道准备。②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切口、分泌物及导尿管情况,协助患者翻身,用生理盐水棉球或0.02%碘伏棉球擦洗患者会阴及尿道口,2次/d。对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指导其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方法平静内心,并嘱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术后24 h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术后2周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抬高动作、瑜伽等,5 min/次,2次/d;术后1个月指导患者进行凯格尔运动,10~15min/次,2次/d。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电话随访,1次/周,每月门诊复查。
两组均护理至出院后3个月。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盆底功能障碍评分。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估,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总分0~80分,评分越高表明盆底功能障碍越严重。(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盆腔器官脱垂生活质量问卷(P-QOL)评估,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基础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评估,包括护理态度、护理内容、护理效果3个方面,总分0~30分,23~30分为非常满意,13~22分为满意,0~12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盆底功能障碍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PFDI-2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FDI-20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P-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手术治疗可重建POP患者盆底结构,改善盆底支撑功能[5]。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整体护理计划,有利于实现护理措施的合理化和流程化[6-7]。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P-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临床护理路径通过术前向患者讲解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可改善患者认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且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瑜伽、凯格尔运动等康复锻炼,可有效促进盆底功能恢复,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8-9]。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临床护理路径通过术前进行健康宣教,术后进行切口、导尿管和外阴护理,可避免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0];同时术后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并予以出院指导,可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和生活状态改善,从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11]。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POP手术患者可降低盆底功能障碍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王佳茹,周妮妮,李娟,等.基于KAP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对老年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手术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22,35(12):1775-1779.
[2]涂飞霞,杨阳.“桥”式修补术治疗老年中重度盆底器官脱垂的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21,26(3):434-435.
[3]黄淑贞.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膀胱脱垂患者子宫悬吊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4):93-96.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9):647-651.
[5]郭李璐,王比男,尹慧芳,等.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23,27(1):69-74.
[6]朱磊.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20):105-107.
[7]张士娟.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6):201-203.
[8]肖英姣.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10):111-113.
[9]沈宪芬.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18-19.
[10]龙梅.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精心护理在不孕症患者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2019,14(2):222-224.
[11]杨小平,刘晓群,汪琪.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精心护理在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162-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