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

2025-06-30 17:10:1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Ret、MCV、MCH、RDW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效能。
[摘要]目的探究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在巨幼细胞贫血诊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巨幼细胞贫血患儿资料作为贫血组,收集同期75名健康儿童资料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的Ret、MCV、MCH、RDW水平差异,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巨幼细胞贫血的效能。结果贫血组Ret、MCV、MCH、RDW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7.33%(73/75)、特异度为98.67%(74/75)、准确度为98.00%(147/150)、阳性预测值为98.65%(73/74)、阴性预测值为97.37%(74/76),误诊率为1.33%(1/75)、漏诊率为2.67%(2/75),均优于单一检测。结论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Ret、MCV、MCH、RDW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效能。
[关键词]巨幼细胞贫血;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诊断效能;临床价值
巨幼细胞贫血是一种由于DNA合成障碍导致的贫血,其特点是骨髓中出现大量巨幼红细胞。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尤其在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及孕妇等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巨幼细胞贫血的早期识别和准确诊断已成为可能。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作为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在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1-3]。近年来,这些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4]。本研究旨在探讨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检验价值与应用,以期为巨幼细胞贫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巨幼细胞贫血患儿资料作为贫血组,收集同期75名健康儿童资料作为健康组。贫血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5~14岁,平均(9.86±2.35)岁。健康组男42名,女33名;年龄6~13岁,平均(9.78±2.56)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贫血组经临床确诊为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贫血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近期接受过输血或影响红细胞参数的药物治疗的患儿;存在严重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的患儿。
1.3方法
实验设备选用XE-5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器由日本Sysmex公司提供,并配备有相应的检测试剂、校准物以及三个水平的质量控制物。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仪器在使用前均经过严格的调试和校准程序。此外,三个水平的全血质控物检测结果均落在质控物靶值的允许范围内,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本研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作为抗凝剂,从研究对象的肘静脉采集1 mL静脉血样本。采集后的血液样本需充分混匀,以确保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接触并发挥作用。在采集后的0.5~4 h内,使用XE-5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样本进行检测,包括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检测。
Ret正常范围为0.024~0.084×1012/L,超出范围为阳性;MCV正常范围为80~100 fl,超出范围为阳性;MCH正常范围为27~34 pg,超出范围为阳性;RDW正常范围为10%~18%,超出范围为阳性;以上指标任一超出正常值范围为联合检测阳性。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Ret、MCV、MCH、RDW水平。
对比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包括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Ret、MCV、MCH、RDW水平)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诊断结果、诊断效能)以例数(n)和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组和贫血组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比较
贫血组的Ret、MCV、MCH、RDW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不同检测方式诊断巨幼细胞贫血的效能比较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7.33%、特异度为98.67%、准确度为98.00%、阳性预测值为98.65%、阴性预测值为97.37%,误诊率为1.33%,漏诊率为2.67%,联合检测的各项诊断效能均优于单一检测,见表2。
3讨论
巨幼细胞贫血是一种由DNA合成障碍导致的血液疾病,其特点是骨髓中红细胞系呈现明显的巨幼变,这种贫血可以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的缺乏、遗传性疾病或其他影响细胞核发育的因素所引发的。该病在全球的分布广泛,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其早期、准确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方法不断进步。除了传统的血液学检查外,分子生物学、流式细胞术和遗传学检查也逐渐应用于该疾病的诊断中。但这些方法多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操作技术人员,不利于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而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因其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可重复性好[5-6],在巨幼细胞贫血的初筛和诊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呈现体积增大的特点,因此MCV和MCH往往会高于正常范围,这主要是因为细胞核的发育不良导致了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的比例失调。Ret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中往往会有数量的增加,因此Ret也成为该疾病的一个重要参数。此外,RDW的升高则反映了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增加,进一步印证了巨幼细胞贫血的存在[7-9]。
本研究结果显示,贫血组Ret(0.52±0.11)×1012/L、 MCV(117.25±24.33)fl、MCH(40.42±6.52)pg、RDW(23.52±3.75)%均高于健康组(P均<0.05),与李文华[10]的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结果显示MA组Ret(0.56±0.12)×1012/L、MCV(113.25±25.11)fl、MCH(41.51±5.33)pg、RDW(24.27±4.45)%均高于健康组(P均<0.05)。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检测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诊断中的重要价值,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参数,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还能为疾病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的监测提供重要参考[11-12]。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这些参数并非特异性指标,也可能受到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检验价值和应用意义,Ret、MCV、MCH、RDW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效能。但考虑到本研究的局限性,如样本量相对较小、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等,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优化研究方法,以更深入地探讨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莹.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检验价值[C]//榆林市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三).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23.
[2]周谦,黄亚群,何丽.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临床检验价值[J].名医,2022,(24):102-104.
[3]崔建健,乔小霞,陈雪.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网织红细胞参数及铁代谢检验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22,29(11):1171-1174.
[4]刘程程.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指标对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8):114-116.
[5]毛海欧.缺铁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血小板参数变化与铁代谢的关系[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4):477-479.
[6]江灿花,罗俭权,陈火娇.网织红细胞参数对不同类型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3):142-143.
[7]谢俐.肾性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临床检验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6):81-82.
[8]吴海燕,孙飞,冯晶晶,等.肾性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检验价值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20,27(6):558-560.
[9]许桂珠,邱荣华.网织红细胞与红细胞参数在鉴别诊断孕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3):62-64.
[10]李文华.关于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与溶血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27-128.
[11]韦廷玉.网织红细胞联合红细胞指标在临床贫血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6):2107-2108.
[12]黎华连,赵应斌,冯秋琳.巨幼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6项参数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2):122-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