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1

2025-06-30 16:05:3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可提高骨科大手术后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DVT和肢体肿胀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和肢体肿胀发生率,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和肢体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血循环评估准确率、体位护理合格率、康复行为训练准确率、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可提高骨科大手术后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DVT和肢体肿胀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骨科大手术;卧床;深静脉血栓;血流速度;护理质量;肢体肿胀


  深静脉血栓(DVT)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因血液非正常凝结于深静脉内而发病,若血栓脱落可能引起肺动脉栓塞,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骨科大手术后可影响其血液流变学,导致凝血和抗凝功能紊乱,患者肢体活动受限,增加DVT发生风险[2-3]。常规护理易忽视患者意愿,使患者被动地接受治疗和护理[4]。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是根据患者现状及需求调整医疗服务,减少不必要且重复的护理措施,提升护理质量[5-6]。本文观察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首次行骨科大手术;改良Wells量表评分>2分[7]。排除标准:合并血栓性疾病史;术前1周内有抗凝药物治疗;合并肿瘤、骨筋膜室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伴严重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LL2018-051)。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82岁,平均(63.79±10.76)岁;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术17例,膝关节置换术19例,股骨头置换术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0~80岁,平均(64.48±11.20)岁;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17例,膝关节置换17例,股骨头置换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指导、围术期基础护理、饮食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1)成立个案追踪管理小组。由骨科总护士长、骨科主任、骨科医师、血管外科医师各1名,病区护士长2名,若干责任护士组成,骨科总护士长为组长,由骨科主任做指导。(2)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患者情况制订DVT高危因素筛查表及个案追踪管理方案的措施,并对小组成员进行每周进行个案追踪管理方案相关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3)追踪内容。评估DVT危险因素,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干预措施落实情况,药物及康复训练干预效果,DVT发生情况。(4)追踪方案实施。①患者入院后8 h内使用改良Wells量表对患者进行风险筛查,针对Wells评分>2分者进一步遵医嘱检测TEG,评估患者是否为高凝状态,TEG高凝者遵医嘱予以抗凝药物,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卧床患者应抬高下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辅助患者穿阶梯压差性弹力袜。②下肢功能锻炼:麻醉苏醒后行踝泵运动(跖屈、内翻、背伸、外翻、环绕);术后24 h行股四头肌锻炼(舒张、收缩)、床上抬臀等,以卧姿锻炼为主;术后48 h行双下肢主动锻炼、直腿抬高锻炼、关节持续被动运动(以CMP机辅助)等,辅助床旁站立、室内步行,持续至出院。(5)追踪观察指标。密切观察患肢肿胀、疼痛状况,患肢抬高后疼痛/水肿是否缓解,局部按压疼痛等情况,及时记录并向主治医师报告。(6)DVT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告知患者DVT发生原因、危害性和预防的重要性,普及DVT相关症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心率、血压的自我检测,嘱患者自我监测并记录健康日记(症状、饮食、锻炼),1次/d,持续至出院;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1次,解答患者相关疑问。(7)完善个案追踪管理。组长按2周1次频次抽查入组患者护理情况,按月统计并分析护理现状;每月召开1次例会,针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及疑问进行针对性讨论,并制订相应护理措施。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术后DVT、肢体肿胀发生率。(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采用下肢静脉超声检测。(3)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包括肢体血循环评估准确率、体位护理合格率、康复行为训练准确率、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5~90分为满意,<75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DVT、肢体肿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DVT、肢体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护理前,两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肢体血循环评估准确率、体位护理合格率、康复行为训练准确率、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骨科大手术时患者体位及麻醉等均易造成静脉瘀滞、静脉内膜损伤,患者术后DVT发生率高达43.2%[8-9]。常规护理在预防骨科大手术患者发生DVT的效果不佳[10]。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可优化管理策略和实施方案,提高护理质量[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DVT、肢体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通过制订详细医疗措施、方案及计划等,使预警机制更加完善,有利于管床医师及时调整对应方案;通过对患者进行DVT健康教育,以及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并记录健康日记,使患者能够持续性获得DVT的相关知识,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降低DVT及肢体肿胀发生率,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12]。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肢体血循环评估准确率、体位护理合格率、康复行为训练准确率、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及考核,确保小组成员能熟悉个案追踪管理模式的相关护理措施,促进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的提升;并通过每月个案追踪管理小组例会,依据PDCA循环法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不断优化护理内容及形式,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案追踪管理模式护理可提高骨科大手术后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DVT和肢体肿胀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Skeik N,Smith JE,Jensen JD,et al.Literature review of distal deep vein thrombosis[J].J Vasc Surg Venous Lymphat Disord,2021,9(4):1062-1070.


  [2]Salahuddin T,Armstrong EJ.Intervention for Iliofemoral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May-Thurner Syndrome[J].Interv Cardiol Clin,2020,9(2):243-254.


  [3]McCullough M,Kholdani C,Zamanian RT.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in High-Risk Medical Patients[J].ClinChest Med,2018,39(3):483-492.


  [4]叶亚群,黄伟,计宪丹.医护一体手术室综合护理预防俯卧位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压疮的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21,50(1):468-471.


  [5]蔡英,庞群清,李俞德.个案追踪管理模式在骨科大手术后卧床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2):93-95.


  [6]朱亚,葛学娣,黄林娟,等.个案追踪法在骨科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术后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1):37-40.


  [7]Calisir C,Yavas US,Ozkan IR,et al.Performance of the Wells and Revised Geneva scores for predicting pulmonary embolism[J].Eur J Emerg Med,2009,16(1):49-52.


  [8]祝凯,谷如婷,王芳,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4):1773-1777.


  [9]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16,36(2):65-71.


  [10]邹秀芬,程剑彬.个案追踪法在骨科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12):62-63.


  [11]许银萍.个案追踪法在骨科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大手术后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17(6):216-217.


  [12]林玉燕,林成凤,庄丽玲.个案追踪法护理质量管理在骨科急诊术前准备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3):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