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诺孕素联合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5-06-28 14:44:53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观察地诺孕素联合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68例OEM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诺孕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卵巢功能指标[卵泡刺激素(FSH)、抗
【摘要】目的:观察地诺孕素联合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68例OEM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诺孕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卵巢功能指标[卵泡刺激素(FSH)、抗米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水平,以及随访1年复发率和自然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A125、MC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PDGF、bF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AM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FC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5.95%(5/84),低于对照组的15.48%(13/84),观察组自然妊娠率为46.43%(39/84),高于对照组的30.95%(2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诺孕素联合腹腔镜剔除术治疗OEM患者可提高自然妊娠率,降低血清CA125、MCP-1、生长因子、卵巢功能指标水平和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剔除术治疗。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地诺孕素;腹腔镜剔除术;卵巢功能;生长因子;自然妊娠率;复发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患者不孕、继发性痛经与经期延长[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发生破裂时,可形成咖啡色液体,致使盆腔、子宫与输卵管双侧卵巢等器官发生粘连,从而破坏卵巢功能,进一步加剧痛经与不孕等症状,影响生殖健康及生命质量[2-3]。临床常给予腹腔镜剔除术治疗,但术后复发风险较高,仍需予以药物加强治疗[4]。地诺孕素可止血,激活孕激素受体[5]。本文观察地诺孕素联合腹腔镜OEM剔除术治疗OEM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68例OEM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OEM诊断标准[6];经超声检查与术后穿刺病理检查确诊;已婚且具有生育需求;可完成随访;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存在手术禁忌证;伴有心、肝、肾重大器官障碍;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21010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年龄24~39岁,平均(34.75±2.52)岁;囊肿直径2~9 cm,平均(5.56±2.38)cm;囊肿部位:单侧58例,双侧26例;卵巢囊肿分型:Ⅰ型14例,ⅡA型27例,ⅡB型25例,ⅡC型18例;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r-AFS):Ⅰ期39例,Ⅱ期26例,Ⅲ期15例,Ⅳ期4例。观察组年龄25~40岁,平均(34.83±2.64)岁;囊肿直径3~10 cm,平均(5.49±2.36)cm;囊肿部位:单侧59例,双侧25例;卵巢囊肿分型:Ⅰ型13例,ⅡA型28例,ⅡB型26例,ⅡC型17例;r-AFS分期:Ⅰ期38例,Ⅱ期27例,Ⅲ期14例,Ⅳ期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腹腔镜OEM剔除术治疗。患者月经结束3~5 d后进行手术,术前1 d指导其禁水、禁食。患者取截石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下作一10 mm的切口,置入腹腔镜(山东显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鲁械注准20242060964,PRO FQJ-4230型),建立气腹并维持气腹压12~14 mmHg(1 mmHg=0.133 kPa),于双侧腹直肌外平脐水平分别作一5 mm的操作孔,置入Trocar,探查腹腔与囊肿情况,剪开卵巢皮质,修剪卵巢囊壁与皮质间隙游离的囊肿组织残端。粘连程度较低时,钝性分离卵巢囊肿与皮质间间隙;囊肿和附件组织严重粘连时,采用电凝钩切断粘连组织。采用一次性套管穿刺器吸出囊肿中液体后用适量生理盐水多次冲洗囊肿腔,剥除囊肿,进行电凝止血,使用吸收线逐层缝合,重塑卵巢形态。实施手术期间需注意保护输卵管,留置引流管,囊肿切片予以病理检查。术后实施常规抗感染与换药等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诺孕素片(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213439,2 mg)口服治疗,术后月经期第2天给药,2 mg/次,1次/d,连续给药3个月。
治疗结束后两组均每隔2周至门诊随访1次,当患者排卵恢复正常则定期网络或门诊随访,为期1年。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000 r/min速度(时间5 min、离心半径8 cm)离心,取上清液低温保存待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CP-1水平。(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长因子水平。治疗前、治疗8周后,取上述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前、治疗8周后,取上述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卵泡刺激素(FSH)、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窦卵泡计数(AFC)。(4)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率和自然妊娠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CA125、MCP-1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A125、MCP-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MC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生长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VEGF、PDGF、bF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PDGF、bF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FSH、AMH、AF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AM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FC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复发率、自然妊娠率比较
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5.95%(5/84),低于对照组的15.48%(13/84);观察组自然妊娠率为46.43%(39/84),高于对照组的30.95%(2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OEM为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在卵巢表面,临床常采用腹腔镜OEM剔除术治疗,具有创面小、损伤轻、恢复快等优势,但疗效不佳[7-8]。地诺孕素是人工合成的一类孕激素,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9]。
血清CA125水平可反映内膜异位程度[10]。MCP-1水平可提示机体中免疫紊乱异常程度[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A125、MC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地诺孕素为混合孕激素,具备显著外周作用特性,可抑制内膜组织增生,控制疾病进程,调节细胞活性,从而降低血清CA125水平;同时调控NF-κB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上的MCP-1水平。VEGF可反映机体血管生成活性;PDGF参与机体生成卵泡,可提高雌激素的分泌能力,促进异位内膜处血管生长;bFGF可刺激细胞增生,显著促进机体血管形成及内皮细胞增殖[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VEGF、PDGF、b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地诺孕素可结合孕激素受体,调控NF-κB信号通路,降低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及OEM复发风险,同时降低血管成熟度,从而减少卵巢病灶内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PDGF与bFGF水平,减少周期性出血,阻断病灶内氧气及营养供给,诱导病灶消退。
AFC、FSH是临床评估卵巢功能的常用指标;AMH水平影响卵泡发育,多用于评估卵巢功能[13-1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SH、AMH水平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AFC少于对照组,自然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地诺孕素具有孕酮相关衍生物特性,可抑制子宫内膜处的细胞增殖及卵巢相关机能,同时利用下丘脑-垂体-卵巢信号通路有效调控AFC、FSH、AMH水平,从而有效抑制病灶再复发与生长,改善卵泡的发育与排卵,进一步保护卵巢功能,降低复发率,提高自然妊娠率。
综上所述,地诺孕素联合腹腔镜剔除术治疗OEM患者可提高自然妊娠率,降低血清CA125、MCP-1、生长因子、卵巢功能指标水平和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剔除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官华成,徐洁颖,徐步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孕激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3,43(7):740-744.
[2]吴磊丽,蔡华丽,孙德胜,等.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术联合地诺孕素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61(6):65-69.
[3]陈玉花,李春芳,薛燕.缝合止血与双极电凝止血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8):1116-1120.
[4]王敏丹,王宏,韩文娟,等.体位调整联合加压冲洗对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冲洗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23):65-68.
[5]曹啸俊,刘姝灵,陆舜华,等.地诺孕素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后复发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1,24(9):809-812.
[6]徐丛剑,华克勤.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5-117.
[7]江燕,叶仁丽,魏明.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3,32(3):109-112.
[8]王慧香,肖巍,王文文,等.间隙水分离结合点状精准止血法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3,34(6):547-549.
[9]王温馨,王树瑜,赵烨.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安全性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3,26(2):167-171.
[10]周玉敏,查正霞,方金枝.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输卵管系膜状态与卵巢囊肿剥除术后血清CA125、性激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性科学,2024,33(2):122-125.
[11]胡羽晶,任叶丹,黄云柯.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及雌二醇水平预测高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失败的价值探讨[J].中国性科学,2022,31(7):103-107.
[12]李娟,顾笑梅,赵金珩.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血清VEGF、BDNF水平变化及预测妊娠结局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3):609-613.
[13]王丹凤,杨君,卢深涛.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和生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23,27(2):226-229.
[14]胡婷婷,马天宇,倪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3,33(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