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麻对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VAS评分的影响论文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麻对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VAS评分的影响论文

2

2025-06-28 14:21:24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peripheral nerve block,PNB)联合全麻对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济南北城医院于2023年3—10月收治的100例行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超声引导下PNB。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程度、苏醒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切皮时、术毕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peripheral nerve block,PNB)联合全麻对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济南北城医院于2023年3—10月收治的100例行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超声引导下PNB。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程度、苏醒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切皮时、术毕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术后1、3、6 h,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分分别为(2.29±0.41)分、(2.71±0.56)分、(3.01±0.61)分,低于对照组的(3.12±0.63)分、(3.95±0.79)分、(4.23±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08、9.055、8.375,P均&lt;0.05)。观察组苏醒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NB联合全麻可稳定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术后疼痛,促进苏醒,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单膝关节置换术;全麻;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不良反应;平均动脉压;心率

  膝关节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老年化进程的加速,该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4]。单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此类患者的常见方式,可有效恢复关节功能[5]。然而,此手术的创伤较大,且患者大部分年龄较大,常伴发较多的基础疾病,机体耐受性较低,因此需选择合适的麻醉措施[6]。以往在术中常采取全麻,然而该措施对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术后容易发生苏醒延迟等情况。近年,伴随麻醉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peripheral nerve block,PNB)逐渐运用于临床。该措施在超声的帮助下将特定局麻药注入目标神经,起到阻滞麻醉的作用,存在操作简便等优势。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声引导下PNB联合全麻对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济南北城医院于2023年3—10月收治的100例行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1~76岁,平均(60.25±2.71)岁;学历:高中及以下29例,大专及以上21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1~24.8kg/m2,平均(20.53±0.97)kg/m2;患病部位:左侧27例,右侧23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3~79岁,平均(60.41±2.39)岁;学历:高中及以下32例,大专及以上18例;BMI:17.3~25.0 kg/m2,平均(20.61±0.86)kg/m2;患病部位:左侧24例,右侧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济南北城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3011401)。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悉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无麻醉禁忌证;②有良好的依从性。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凝血系统紊乱者;③孕妇;④合并精神疾病者;⑤近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⑥合并血液系统病症者;⑦有酒精、药物依赖史者;⑧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⑨合并传染性病症者。

  1.3方法

  对照组行全麻。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监测各项生命指征,取仰卧位;麻醉诱导:采取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1071;规格:5 mL∶5 mg)0.03~0.05 mg/kg+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43355;规格:10 mL∶100 mg)1~1.5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203713;规格:2 mL∶100μg)0.2~0.3μg/kg+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国药准字H20223545;规格:2.5 mL∶5 mg)0.6 mg/kg,待麻醉生效过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手术期间不断泵注丙泊酚2~3 mg/(kg·min)+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200;规格:5 mg)0.1~0.3μg/(kg·min),且还需间断注入顺阿曲库铵以保持肌松。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超声引导下PNB。患者体位同对照组,取超声诊断仪[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型号:LOGIQ V3;苏械注准20192060735],将超声探头放于腹股沟,在股动脉外部见高回声股神经截面后,以平面内技术将20 mL的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227128;规格:20 mL∶150 mg)注入,之后行全麻,具体操作同对照组。

  1.4观察指标

  血流动力学。以心电监测仪(北京世纪今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EcgExplorer 500B)测定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MAP)、心率(heart rate,HR),时间为诱导前(T0)、麻醉时(T1)、切皮时(T2)、术毕时(T3)。

  术后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判定,时间为术后1、3、6 h,共10分,分数越低越好。

  苏醒情况:统计自主呼吸、呼之睁眼、拔管与完全苏醒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躁动、低血压。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血流动力学、疼痛程度、苏醒情况为计量资料,且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比

  T1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T2、T3时,观察组HR、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比

  术后1、3、6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患者苏醒情况对比

  观察组苏醒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单膝关节置换术为现阶段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常用的治疗措施,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8-9]。手术存在创伤性,故术中需辅以规范合理的麻醉措施[10]。由于单膝关节置换术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患者常有多种基础疾病,麻醉风险较大。因此,探寻规范合理的麻醉方案,对确保手术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对于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中老年患者,以往多选择全麻,然而较易影响患者的交感神经,由此诱发一定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加之还会诱发呼吸抑制,影响患者术后苏醒,整体麻醉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为增强麻醉效果,临床通常考虑行联合麻醉。本研究结果显示,T1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T2、T3时观察组HR、MAP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3、6 h,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分分别为(2.29±0.41)分、(2.71±0.56)分、(3.01±0.6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12±0.63)分、(3.95±0.79)分、(4.23±0.83)分;且观察组苏醒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lt;0.05)。黄腾等[11]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1、5 h的VAS评分分别为(4.73±0.41)分、(2.57±0.26)分,低于对照组(P均&lt;0.05),同本研究结果较为类似。由此提示,超声引导下PNB联合全麻可维持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苏醒。分析原因在于,超声引导下PNB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股神经,能够提高穿刺精准性,确保局麻药物可精准的注入股神经,由此阻断手术伤害刺激的传导,迅速起效,最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同时,于全麻前施行超声引导下PNB,具有明显的增强镇痛作用,从而降低患者对于全麻药物的需求,由此降低全麻药物对于患者脑部的抑制,最终加速患者术后苏醒[12-13]。此外,超声引导下PNB联合全麻可协同增效,长效镇痛,故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14-1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表明两者联合较为安全可靠。然而,本研究纳入样本量比较缺乏,因而后续临床还需扩种样本量,从而更好的明确超声引导下PNB联合全麻对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参考。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PNB联合全麻可稳定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术后疼痛,促进苏醒,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Kendall MC,Cohen AD,Principe-Marrero S,et al.Spi⁃nal versus general anesthesia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out⁃patien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A national propensity matched analysis of early postoperative outcomes[J].BMC Anesthesiol,2021,21(1):226.

  [2]Issa M,Naja A,Ghanem A,et al.Regional versus gen⁃eral anesthesia in knee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lasses of BMI:A matched analysis of the NSQIP database[J].J Orthop Sci,2024,29(1):188-193.

  [3]张卓,施节娟,马浩南,等.复合瑞芬太尼时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麻镇静的半数有效剂量[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3,39(1):39-43.

  [4]Alvis BD,Amsler RG,Leisy PJ,et al.Effects of an anes⁃thesia 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 for total knee and hip arthroplasty at a Veterans Affairs Hospital:A quality improvement before-and-after cohort study[J].Can J An⁃aesth,2021,68(3):367-375.

  [5]谢亚宁,郭小玮,陈海妮,等.全麻联合外周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急慢性疼痛及血浆凝血因子X活性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2,39(1):95-97.

  [6]徐紫薇,齐诗园,陈晓彤,等.联合收肌管阻滞时术中泵注艾司氯胺酮用于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的ED50[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24,46(1):42-46.

  [7]顾佳慧,韩晓丹,钱韵佳,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管理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3,50(1):94-100.

  [8]苏汉,潘晓,方雨心,等.丙泊酚与七氟醚全麻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3,44(4):375-379.

  [9]Tani A,Vagheggini G,Moretti F,et al.Binaural beats reduce postoperative morphine consumption in older adults after total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J].Altern Ther Health Med,2021,27(2):27-30.

  [10]肖李丹,熊伟,徐菀璟,等.超声引导下近端收肌管阻滞联合远端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3,39(6):590-595.

  [11]黄腾,周脉涛,张咏梅,等.BIS监测下丙泊酚与环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23,27(4):332-336.

  [12]黄永华,黄志伟,杜杰强,等.不同镇痛方式对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应激强度、关节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3,21(16):20-24.

  [13]张乾,张小宝,张兆剑,等.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和膝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5):24-27.

  [14]国小青,李光才,肖旭,等.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9):25-27.

  [15]孔令锁,曾蓉,方云,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8):3991-3994.

  [16]丁自强.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应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对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22,7(8):84-8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