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效果比较论文

2025-06-27 17:38:4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P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氯吡格雷治疗。
【摘要】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9月南乐中兴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行PCI,并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予以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V、LVEF、C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P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氯吡格雷治疗。
【关键词】冠心病;替格瑞洛;氯吡格雷;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炎性因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是冠心病患者典型临床症状[1-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但术中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增加术后血栓再形成风险[3]。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均为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基12(P2Y12)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但临床关于二者的选择尚存在争议[4]。本文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PCI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2年1—9月南乐中兴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5];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符合PCI指征;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既往有心脏外伤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史;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有出血倾向;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脏瓣膜病;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精神异常。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5~77岁,平均(57.19±9.66)岁;病程7~41个月,平均(23.66±7.51)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17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8~80岁,平均(59.81±9.89)岁;病程9~39个月,平均(24.16±7.63)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0例,Ⅲ级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均行PCI,并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国药准字HJ20160684,100 mg)口服治疗,术前4~6 h予以负荷剂量300 mg,术后予以100 mg/次,1次/d。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75 mg]口服治疗,术前4~6 h予以负荷剂量300 mg,术后予以75 mg/次,1次/d。
观察组予以替格瑞洛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7033,90 mg)口服治疗,术前4~6 h予以负荷剂量180 mg,术后予以90 mg/次,2次/d。
两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10 min,留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5)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SV、LVEF、CI、LVE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V、LVEF、C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ET-1、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IL-6、TNF-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目前PCI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冠心病患者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均为常见的P2Y12受体拮抗剂,但二者在预防血栓性疾病中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刀。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SV.LVEF、C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氯吡格雷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结合,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但其为不可逆性,患者停药后血小板功能恢复缓慢。替格瑞洛属于可逆性P2Y12受体拮抗剂,可有效舒张血管平滑肌,改善心肌缺血,且停药后可迅速恢复血小板的活性。因此,替格瑞洛在冠心病PCI患者的治疗中更具优势。
炎症反应与内皮功能障碍是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的主要诱因”。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ET-1、IL-6、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替格瑞洛可通过抑制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炎性小体,减轻心肌细胞炎性损伤,还可扩张冠状动脉,减小冠状动脉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P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氯吡格雷治疗。
参考文献
[1]Blackburn H.Early contributions to the design and conduct of clinical trials from a largely unknown 1960s pilot tri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a well-known diet-heart feasibility study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J Epidemiol,2022,191(5):741-750.
[2]辛艳峰,吴振华,郭莉清,等.稳定型冠心病患者vWF、ET-1、sICAM-1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的联合预测价值[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2):74-78.
[3]修明文,边毓尧,饶世俊,等.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使用不同抗凝药物的出血风险差异及对脑微出血数量变化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23,39(5):631-635.
[4]裘齐宁,李晓烨,陈庆兴,等.血脂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残余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23,30(2):306-311.
[5]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8-227.
[6]Cao G,Cai HX,Cao J.Advancement in coronary angiography 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using the distal transradial artery acces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complex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natol J Cardiol,2022,26(3):163-171.
[7]袁勇程,刘尚军.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炎性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2,19(2):72-75.
[8]刘滕飞,林涛,丁春华,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与预后相关性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2,20(7):51-55.
[9]谢志江,信栓力,常超,等.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使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时替格瑞洛对比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华内科杂志,2021,60(6):544-551.
[10]李拜红,施晶晶,鲍骏,等.替格瑞洛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19):2558-2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