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联合生化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

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联合生化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

3

2025-06-27 17:31:0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尿常规检验联合生化检验诊断效能值高于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单独诊断,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诊断期间分析尿常规检验联合生化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3年8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合理对其展开尿常规检验工作、生化检验工作以及尿常规+生化检验工作,将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对3种检验方法检测糖尿病的诊断效能展开分析。结果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诊断准确度为96.25%(77/80),高于生化检验、尿常规检验的71.25%(57/80)、65.00%(5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89,P<0.05)。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诊断的特异度为96.67%(29/30)、敏感度为96.25%(48/50),高于生化检验的76.67(23/30)、68.00(34/50),以及尿常规检验的73.33%(22/30)、60.00%(30/50),三种检测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7、18.891,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联合生化检验诊断效能值高于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单独诊断,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诊断效能


  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较多,例如多食、多饮、多尿,体重降低,血糖含量升高最为严重[1]。当前对于其发病的诱因尚未充分明确,即使患者症状相同,但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发病机制[2-4]。由于糖尿病在早期阶段缺乏典型症状,常导致漏检。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诊断,及时发现糖尿病并合理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疾病控制和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5-7]。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对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诊断期间,将尿常规检验以及生化检验两种方法结合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3年8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33~69岁,平均(45.29±2.25)岁。本研究经汶上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1-019-09)。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呈现出疑似糖尿病症状;②接受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③资料收集完整。


  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疾病者;②合并精神障碍疾病者;③诊断配合依从性较低者。


  1.3方法


  对患者展开尿常规检验操作。主要选择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法合理展开。对于常规尿液检验工作积极开展。留取患者的中段尿液(10 mL),利用尿液分析仪完成对应检测。


  对患者展开生化检验操作。主要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对应检测。所有患者均在保持8 h空腹后,于次日清晨采集2 mL空腹静脉血,合理展开EDTA-Na2抗凝操作。对于无抗凝血中血糖水平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展开测定,具体检测期间,主要利用己糖激酶法完成对应测定。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观察指标


  ①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以及尿常规+生化检验诊断结果。


  ②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以及尿常规+生化检验诊断效能值。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值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以及尿常规+生化检验诊断结果


  临床完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阳性50例,阴性30例。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诊断阳性49例,阴性31例。见表1。

  2.2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以及尿常规+生化检验诊断效能值对比


  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发生率呈现出显著增加,主要因为胰岛素功能降低,导致此类患者血糖浓度呈现出显著上升。此外,在遗传、环境等系列因素影响下,同样会导致糖尿病出现[8-10]。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会导致患者蛋白质、电解质、脂肪以及机体水分出现紊乱,靶细胞针对胰岛素表现出的敏感性呈现出显著降低。在患者呈现出胰岛素分泌紊乱后,会使自身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眼系统均受到对应影响。病情不断迁延后,会逐渐表现出多饮、消瘦以及多食等系列症状。而且会发生更为严重的并发症[11-13]。对患者的急性并发症表现展开分析,会表现出高渗、昏迷以及酮症酸中毒等系列现象;对于慢性并发症而言,患者可能呈现出神经病变以及血管病变等,此时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则会导致患者出现脏器损伤。对此,采取有效措施完成疾病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具有显著价值[14]。


  本研究结果发现,同尿常规检验糖尿病诊断的特异度(73.33%)、敏感度(60.00%)、准确度(65.00%),生化检验的特异度(76.67%)、敏感度(68.00%)、准确度(71.25%)展开比较,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特异度(96.67%)、敏感度(96.00%)、准确度(96.25%)均明显较高(P均<0.05)。同陈丽娜[15]研究结果一致:同尿常规检验糖尿病诊断的特异度(44.44%)、敏感度(90.91%)、准确度(85.33%),生化检验的特异度(50.00%)、敏感度(92.42%)、准确度(87.33%)展开比较,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特异度(94.44%)、敏感度(98.48%)、准确度(98.00%)均显著提升(P均<0.05),分析此种结果原因:尿检法虽操作便捷、价格低廉,但应用后获得效果有限,并且存在一定的误诊或漏诊风险。伴随检验技术逐渐提升,生化检验获得广泛运用,其呈现出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等系列特点,能够将检测准确率有效提高,将患者痛苦感显著减轻,但此种方法单一运用也存在局限性。为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临床提倡将两种诊断方法进行充分结合,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治。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诊断过程中,尿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均为常用方法。然而,单一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将两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增强疾病的诊断效能。

  [参考文献]


  [1]罗家怡,杨芬莲,梁丽仪,等.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解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66-68,84.


  [2]汤华,陈圣英,叶建凤.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4):80-83.


  [3]冯锦辉.尿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价值[J].当代临床医刊,2023,36(6):15-16.


  [4]刘丽英.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2,32(10):139-141.


  [5]陈吉华,陈慧芳,刘的剑.常规检验及血液生化检验的糖尿病检出率与血液生化检验血糖、血脂指标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4):77-80.


  [6]贾得亮.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甘肃科技,2020,36(1):145-147.


  [7]丁慧.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特异性价值对比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5):75-77.


  [8]陈家良,李自薇.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71-73.


  [9]张秀.常规尿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7):286.


  [10]高书华.在糖尿病诊断中应用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7):279.


  [11]于文秀,史先蕊,宋娟,等.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2):101,104.


  [12]赵颖.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2):313.


  [13]巴音达拉.尿常规检验与血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J].医药前沿,2020,10(17):111-112.


  [14]毛媛,王铭,张凤侠,等.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及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J].糖尿病天地,2020,17(10):159.


  [15]陈丽娜.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22,7(26):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