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论文

2025-06-27 17:26:0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能够加快患儿症状缓解,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肺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方案,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治疗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东海县人民医院于2023年8—12月收治的80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与常规氨溴索静滴治疗,研究组采用红霉素静滴与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炎性因子、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咳嗽缓解、发热消退、肺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6.21±2.07)d、(4.16±1.02)d、(4.89±1.23)d,均短于对照组的(7.58±2.35)d、(4.92±1.14)d、(5.76±1.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7、3.142、2.894,P均<0.05)。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炎性因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能够加快患儿症状缓解,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肺功能。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效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主要通过感染后病原体的直接损伤及其代谢产物对呼吸道黏膜的作用,诱发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可能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炎性损伤的加剧。MPP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群体中,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依赖抗生素,同时辅以氨溴索以促进痰液排出。然而,临床应用中,氨溴索对缓解由该病引起的各种症状的效果有限。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属于黏液溶解剂,其有效成分能够促进痰液溶解,并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组织细胞,减轻损伤。雾化吸入是目前常用的给药方式,尤其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雾化后药物不仅能更广泛地覆盖支气管,还能直接作用于肺泡。本研究旨在评估NAC雾化吸入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东海县人民医院于2023年8—12月收治的80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与常规氨溴索静滴治疗,研究组采用红霉素静滴与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东海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3062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诊为MPP[1];②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哮喘者;②真菌感染者;③合并营养不良者;④合并严重先天性脏器功能缺陷者。
1.3方法
两组均使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国药准字H45021338;规格:0.3 g(30万单位)]静脉滴注,30 mg/(kg·d),分2次静滴,5~7 d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调整用量,治疗周期为1~2周。
对照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94223;规格:2 mL∶15 mg)治疗,静脉滴注,2次/d,<6岁1 mL/次,≥6岁2 mL/次。治疗周期为5-10 d。
研究组使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国药准字H20150548;规格:3 mL∶0.3 g)治疗,雾化途径给药,2次/d,3 mL/次。治疗周期为5~10 d。
1.4观察指标
①症状消失时间:根据咳嗽缓解、发热消退、肺啰音消失时间维度加以评估[2]。②肺功能:指标包括潮气量(tidal volume,TV)、最大呼气流量(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采用的检测设备为肺功能测定仪(山东博科保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K-LFT-I型)检测[3]。③炎性因子:治疗前后均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经电阻抗法及蛋白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脱氢酶(L-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同时,采用自动血凝分析仪经免疫比浊法[4]测定D-二聚体(D-dimer,D-D)。④不良反应:对组间不良反应情况(恶心、呕吐、呛咳、腹部不适)加以评估。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指标为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研究组咳嗽缓解、发热消退、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2两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包括TV、PEF、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3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炎性指标改善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炎性因子指标包括CRP、LDH、D-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2.4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MPP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MP对呼吸系统功能的直接损伤,二是宿主免疫应答反应的异常[5-6]。MPP发生后,病原体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肥大细胞的激活进一步加剧局部炎症反应[7-8]。作为常用的黏液溶解剂,NAC能够破坏黏液蛋白中的二硫键,降低黏液的黏度,促进痰液的排出。同时,通过雾化吸入给药方式,NAC能够直接作用于肺部,增加局部药物浓度,进一步降低分泌物的黏度,改善呼吸道通畅性[9-10]。
本研究中,观察到治疗组在症状消失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治疗后TV、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表明,NAC雾化吸入治疗起效速度较快,成为改善患儿肺功能的关键因素。其机制可能与NAC的有效成分通过雾化吸入直接作用于痰液表面,分解黏蛋白,降低痰液粘性,促进痰液的溶解与排出有关。此外,NAC对活性氧的抑制作用显著,能够发挥强大的抗氧化效应,减轻肺损伤,促进肺功能恢复[11-12]。牛文泽等[13]研究发现,甲泼尼龙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MPP的患儿时,肺功能指标(TV、PEF、FEV1/FVC)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刘逸琳等[14]研究指出,MPP患儿在接受NAC雾化吸入与支气管镜联合治疗后,发热与肺部啰音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单一治疗组(P<0.05),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LDH是NAD依赖性激酶,在炎症、肿瘤及缺氧等病理状态下,组织器官分泌的LDH水平升高;D-D是纤维蛋白代谢的常见产物,CRP则为急性时相蛋白,常作为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根据本研究,治疗前两组的LDH、CRP及D-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RP、LDH、D-D水平分别为(5.17±1.40)mg/L、(148.15±17.30)U/L、(0.35±0.07)mg/L,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这表明NAC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炎症状态。结果显示,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提示NAC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性较高。鉴于患儿的年龄较小,耐药性较差,因此药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张栋[15]的研究也证实,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后,患儿LDH和D-D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较快的起效速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并且对机体炎症反应有显著改善作用,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3,20(3):16-24.
[2]刘曼,杨林风,刘祥蕾.吸入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3,43(1):69-76.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4]李向京,杨成胜,李建玲.孟鲁司特钠片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7):915-919.
[5]康丽,唐云丽,雷超兰.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及对肺泡灌洗液MPO、GM-CSF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1):1174-1178.
[6]周利华,洪海玲,童童.不同剂量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和血清促炎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4):657-660.
[7]徐双云,汪佩林,房红娟.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及对TARC和IL-6及免疫球蛋白的作用[J].热带医学杂志,2023,23(2):237-240.
[8]梁坤,刘莹,王志杰,等.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琥乙红霉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5):1147-1151.
[9]张奕,朱春梅,钱婧,等.早期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儿童坏死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22,57(10):1113-1117.
[10]刘连杰,杜然,王心妹,等.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效果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1,16(6):845-848.
[11]张志梅,陈玲,李翠萍,等.电子支气管镜保留灌注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对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肺泡灌洗液IL-6、IFN-γ、MCP-1水平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6):114-118.
[12]杨振,许文静,方虹.乙酰半胱氨酸结合低分子肝素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水平及肺部纤维化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2):200-203.
[13]牛文泽,刘俊.甲泼尼龙与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联用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3,13(6):30-33.
[14]刘逸琳,孙静敏,丁俊丽.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支气管镜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3,58(3):515-518,522.
[15]张栋.乙酰半胱氨酸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观察[J].抗感染药学,2022,19(3):454-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