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论文

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论文

2

2025-06-27 16:07:4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与术中重度粘连、术后合并脉管瘤栓、病变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T1b、病灶未完整切除、术后未参与化疗关系密切,还需高度重视,针对性开展干预措施,尽可能完善干预措施,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SD治疗并开展1年随访。根据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析分组情况。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82例患者共出现12例复发,复发率为14.63%(12/82),纳入复发组;未复发70例,纳入未复发组。复发组重度术中粘连、术后合并脉管瘤栓、病变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T1b、病灶不完整切除、术后未参与化疗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重度粘连、术后合并脉管瘤栓、病变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T1b、病灶未完整切除、术后未参与化疗为影响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与术中重度粘连、术后合并脉管瘤栓、病变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T1b、病灶未完整切除、术后未参与化疗关系密切,还需高度重视,针对性开展干预措施,尽可能完善干预措施,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关键词】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复发,高危因素,防护措施


  食管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在早期症状上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出现进食哽噎、胸骨后异物等表现时,也无法引起高度重视,待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明显时,多数患者已进入中晚期,不仅增加治疗难度,也会降低整体预后[1-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则是早期食管癌的重要微创术式,其在内镜辅助下进行,可明确病灶位置及相关信息,且内镜下操作精细化、创伤小,通过对肿瘤的剥离,可实现肿瘤彻底清除,以达到根治效果[3-4]。相较于传统外科手术,ESD的创伤对患者术后生活的影响小,利于术后进食等多方面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长期随访发现,ESD术后仍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病情复发后不仅加重患者痛苦,二次手术又可增加经济负担,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5]。因此,还需明确ESD术后复发的具体机制,查找可影响复发的相关高危因素,方可帮助临床完善治疗方案,尽可能地消除高危因素的影响,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纳入标准: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均行ESD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肝肾衰竭;伴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存在食管手术史;伴其他癌症;存在严重感染;伴心肺功能障碍。男70例,女12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收集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病变位置、术中粘连情况、术后合并脉管瘤栓情况、术前进食情况、吸烟史、饮酒史、病变直径、固有基层损伤、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完整切除、术后参与化疗等。


  1.2.2随访及分组所有患者均行ESD治疗并开展1年随访。术后送检病理标本,术后患者开展1年随访,根据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


  1.2.3质量控制所有资料均经查阅病例及随访收集,参与人员均统一培训,熟练掌握资料收集技巧,并行随机抽查核对,确保数据真实录入。


  1.3观察指标


  (1)分组情况:分析分组情况。(2)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一般资料。(3)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多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组情况


  82例患者共出现12例复发,复发率为14.63%(12/82),纳入复发组;未复发70例,纳入未复发组。


  2.2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一般资料比较


  复发组重度术中粘连、术后合并脉管瘤栓、病变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T1b、病灶不完整切除、术后未参与化疗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影响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以术后是否复发为应变量(未复发=0;复发=1),以术中粘连情况(轻度=0;重度=1)、术后合并脉管瘤栓情况(无=0;有=1)、病变直径(<3 cm=0;≥3 cm=1)、肿瘤浸润深度(T1a+Tis=0;T1b=1)、病灶完整切除(完整=0;不完整=1)、术后参与化疗(有=0;无=1)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重度粘连、术后合并脉管瘤栓、病变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T1b、病灶未完整切除、术后未参与化疗为影响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2。

  3讨论


  食管癌病因复杂,吸烟、饮酒为重要病因,长期处于该不良习惯下,可持续损伤食管黏膜,促使局部处于炎症-修复的不断循环状态下,易出现黏膜细胞过度增殖,并诱发癌性变化,最终形成肿瘤组织[6-7]。同时,若患者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如过度食用烧烤、腌制食物,会过多摄入致癌物质,也可刺激食管黏膜产生癌性变化,加速食管癌的发生及发展。早期食管癌肿瘤组织尚未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仅侵犯食管黏膜下层或黏膜层,明确诊断后即予以手术治疗,则可切除肿瘤组织,提高整体生存率。既往,临床手术多以开放式为主,虽可满意切除效果,但给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影响术后机体恢复。ESD则是内镜下微创技术,切除效果不受病灶大小影响,通过黏膜下剥离,能完整切除病灶组织,为病理诊断提供完整标本[8-10]。同时,ESD扩大切除病灶的深度及范围,降低病灶残留风险,从而减少肿瘤复发。但长期随访发现,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情况,影响患者的整体预后。因此,还需明确ESD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以便于更好的干预,降低复发风险。


  多因素显示,术中重度粘连、术后合并脉管瘤栓、病变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T1b、病灶未完整切除、术后未参与化疗为影响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为,(1)术中重度粘连:术中粘连程度越高,则说明肿瘤在局部发展的时间越长,该情况下,肿瘤浸润严重,且易出现淋巴结转移风险,会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影响手术效果,导致术后复发风险升高。(2)术后合并脉管瘤栓:在食管黏膜下脉管系统丰富,在食管癌的进展下,易侵犯黏膜下层、脉管系统,一旦脉管内存在瘤栓,不仅增加手术的操作难度,也易出现肿瘤残留情况,增加术后复发风险。(3)病变直径≥3 cm:肿瘤的直径越大,则提示肿瘤的生长及侵袭能力越强,且该过程中易出现周围组织浸润现象,术中剥离下仍可能存在一定的残留风险,增加远期复发风险[11]。(4)肿瘤浸润深度T1b:浸润深度与肿瘤复发存在明显关系,其表示肿瘤生长的深度,浸润深度越高则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术中剥离后则可能存在一定的残留或转移风险,使得术后肿瘤复发[12]。(5)病灶未完整切除:ESD的优势在于可一次性完整剥离病灶组织,但其操作难度高,加之食管壁较薄,在纵隔内易受呼吸运动等因素影响,一旦术者熟练度欠佳,则可出现切除不完整现象。而不完整切除,则存在肿瘤细胞的扩散、转移风险,导致术后复发率增高。(6)术后未参与化疗:化疗亦属于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手术切除后仍可能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故常需术后辅以化疗药物治疗,最大限度地抑制肿瘤增殖,清除残余的肿瘤细胞,以实现病情的更好控制。若术后未进行化疗,若体内残留肿瘤细胞,则会再次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的复发。


  为进一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临床还需开展相应的防护措施,(1)心理干预:做好患者的心理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疏导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以更好面对及抗击疾病。(2)饮食干预:术后需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化的饮食,避免使用过于坚硬、粗糙的食物,并多摄入高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需叮嘱患者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对食道黏膜的刺激,降低再次炎症损伤风险。(4)规律休息:处于良好的睡眠状态,机体淋巴细胞活性可大幅增强,利于提高对于体内细菌、肿瘤细胞等灭杀作用,故术后需保持充足睡眠,使得机体处于良好状态。(5)定期复查:叮嘱患者需定期复发,观察食道黏膜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复发的苗头,开展针对性治疗,阻止其复发。


  综上所述,术中重度粘连、术后合并脉管瘤栓、病变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T1b、病灶未完整切除、术后未参与化疗为影响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还需高度重视,完善围手术期方案,尽可能降低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


  [1]THAKKAR S J,KOCHHAR G 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real-time detection of early esophageal cancer:another set of eyes to better visualize[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20,91(1):52-54.


  [2]陈磊,朱振,王璐,等.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伴黏膜下层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0,37(6):429-434.


  [3]杨佳佳,党旖旎,彭磊,等.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9,39(6):379-383.


  [4]靳迎春,赵金,周津.上消化道早期癌癌前病变患者应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20,26(8):1338-1343.


  [5]马幸,王万里,张天.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23,29(11):19-24.


  [6]MURAKAMI D,HARADA H,YAMATO M,et al.Cytomegalovirus-associated esophagitis on early esophageal cancer in immunocompetent host:acase report[J].Gut Pathogens,2021,13(1):24.


  [7]徐震,董彩军,马振华.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22,28(6):15-20.


  [8]池玉晓,秦进,吴芃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3,38(5):859-862.


  [9]薛冰艳,田野,朱国琴,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浅表食管癌368例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6):379-384.


  [10]郑家垚,林峥嵘,许炎钦,等.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水平切缘阳性高危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20,26(8):13-19.


  [11]李玉龙,柴宁莉,令狐恩强,等.预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2):188-192.


  [12]蒋秋福,王瑞,冯美萍,等.食管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19):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