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2025-06-27 15:31:5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生化检验在T2DM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生化检验相较于尿常规检验,能够更全面和详细地反映血糖的各项指标,为临床诊断和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提供更可信赖的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开展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将糖耐量试验作为金标准,分析检验价值和效能。结果金标准结果显示阳性63例,阴性7例;生化检验结果显示阳性62例,阴性8例;尿常规检验结果显示阳性56例,阴性14例。生化检验敏感度为96.83%(61/63)、特异度为85.71%(6/7)、准确度为95.71%(67/70),均高于尿常规检验的80.95%(51/63)、28.57%(2/7)、75.71%(5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7、4.667、10.390,P均<0.05)。结论生化检验在T2DM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生化检验相较于尿常规检验,能够更全面和详细地反映血糖的各项指标,为临床诊断和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提供更可信赖的依据。
[关键词]生化检验;尿常规;糖尿病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临床发展趋势正在向年轻化方向转变,但其具体的发病原理仍然不清楚,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防治的情况非常严峻。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此种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大约占总数的90%以上。该疾病的发生与胰岛功能的损害或衰退有关,由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身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从而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代谢能力,使得血糖逐步升高。此种疾病的发病过程较为隐秘,且呈现慢性发展,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对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伤害极大,可能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其长期预后并不理想。对于DM的诊断,血糖和尿糖被视为关键的生物学参数[1]。尽管尿糖作为常规的尿液分析的重点,采集样本和检验的过程简单且迅速,但DM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存在一定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使得其诊断的准确度和诊断效果并不理想。诸多研究指出生化检验是一种相当可靠的检验方法,在临床DM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分析生化检验DM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31~78岁,平均(52.16±4.28)岁。本研究通过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YZQZYYSC-24-26)。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初步的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存在疑似T2DM表征;②依从性良好;③认知能力正常,并且愿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肝肾功能疾病者;②有恶性肿瘤者;③对检查的遵守程度不高者;④有精神或认知上的异常者。
1.3方法
尿常规检验:①在规定时间内(1 h),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确保尿液充足且新鲜。②将尿液样本送至实验室,并尽快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③使用优利特UD—1320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进行干化学和葡萄糖氧化酶法的测定。④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设备的完好状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⑤记录检测结果,并与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如结果异常,需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以便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生化检验:在进行生化检验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设备和物品,并向患者详细说明检验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检验前一晚,患者需空腹至少8 h,期间不得进食,也需避免服用任何降糖药物,但前一天白天应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并控制每日总摄入量。在检验当天早晨,需提取两次肘部静脉血液样本:第一次在早饭前(空腹状态)提取2 mL血液,用于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第二次在早饭后2 h再提取2 mL血液,用于检测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 plasma glucose,2hPG)。采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采血管和采血针,采血后需用干燥棉球压迫止血2 min。所有采集的血样应在1 h内完成检测。采用日立7 600己糖激酶法和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FPG、2 hPG和HbA1C。
1.4观察指标
根据糖耐量试验分析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的诊断结果并计算诊断效能。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诊断效能)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验方式诊断结果
糖耐量试验确诊63例T2DM,检出率为90.00%。尿常规检验下检出56例,检出率80.00%,生化检验下检出62例,检出率为88.57%。见表1。
2.2两种检验方式诊断效能比较
生化检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尿常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讨论
DM属于一种慢性的、不断恶化的疾病,其根源在于人体的血糖代谢失调。如果血糖水平一直维持在较高的状态,会给机体血管和神经系统带来破坏,从而导致许多器官和组织出现并发症,如心、脑、肾等重要的内部器官受到影响,早期控制血糖可以降低全身组织器官的损害,而越晚进行诊断和治疗,病情控制的效果就越差。所以,增强DM的早期诊断成功率至关紧要[2]。生化检验相较于尿常规检验,能够更全面和详细地反映血糖的各项指标,为临床诊断和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提供更可信赖的依据。此外,由于受影响因素较少,因此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另外,生化检验能够一次性完成众多检验,其检验过程相对简洁,耗费的时间也相对较少[3-5]。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耐量试验确诊63例为T2DM,检出率为90.00%。尿常规检验下检出56例T2DM,检出率80.00%,生化检验下检出62例T2DM,检出率为88.57%;生化检验敏感度96.83%、特异度85.71%、准确性95.71%均高于尿常规检验(P均<0.05)。经过评估,发现相较于尿常规检验,生物化学分析更适用于DM的识别,具备更良好的诊断性能。根据叶春松[6]的研究,将146名DM患者被随机地划分到实验组和观察组,接受标准的尿常规检验以及生化检验。实验组诊断准确度98.63%高于对照组90.41%(P<0.05),此数据与此研究成果相吻合。生化检验内容较多,具体如下:①对血糖的监控。通常T2DM患者的血糖检验需要在早晨空腹时进行,并且需要从患者的静脉血液中提取样本。通过此种方式,测定血液样本中葡萄糖总量水平。若测得的血糖水平超过7 mmol/L,则意味着参与者或已经出现T2DM相关的病症[7]。当对患者进行生物化学分析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②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总量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对蛋白质的反应效果并非促酶。该反应有着不可逆的特征。其于人体中会构成糖基化蛋白。根据相关研究,糖基化蛋白与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总量的融合速度呈正相关性[8-10]。针对此类状况,医护人员必须通过检验T2DM患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总数及其状态,以此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成效。③尿糖浓度的测定。在T2DM患者的尿液样本被收集之后,专业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测定其中的葡萄糖含量来评估其疾病的严重性[11-14]。④胰岛素。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加,将对胰岛素产生影响,同时,体内的胰岛素也会导致血糖激素的数量减少。此外,它还能促进身体中的糖、脂和蛋白质的交融。当使用生化检验方法来确定胰岛素的含量时,通常会采用免疫分析法来完成[15-18]。
综上所述,在DM的诊断过程中,无论是尿常规检验还是生化检验都具备比较理想的诊断价值,但生化检验的效能高于尿常规检验,可为疾病临床诊疗提供重要数据。
[参考文献]
[1]朱瑞.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1):44-46.
[2]万昊昕.早期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4,19(1):86-88.
[3]贾新华.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生化检验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3,29(24):43-45.
[4]张岳香,方镇宁.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尿液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结果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24):102-104.
[5]何计南,陈健,李跃红.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40(34):16-18.
[6]叶春松.尿常规及血液生化对糖尿病的诊断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32):74-76.
[7]冯锦辉.尿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价值[J].当代临床医刊,2023,36(6):15-16.
[8]袁丹丹,陈雨华.分级检验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40(34):79-81.
[9]郑阳,陈海燕,徐桂秋.生化检验对于妊娠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及结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22):61-64.
[10]张首琴,郑立源,黄仰溶.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21):51-54.
[11]方木英.血液生化检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23,36(5):61-62.
[12]于海波.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测定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20):84-87.
[13]张忠亮.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20):57-60.
[14]谢宜红.血液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8):58-61.
[15]沈红.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8):66-68,72.
[16]林艺婷,翁文龙,杨小眉.对比分析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4):61-64.
[17]龙雨,邓春花,黄美超.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3):97-100.
[18]周柯,徐建欣,邢国征.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系统医学,2023,8(13):10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