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2025-06-23 14:33:12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human gammaglobulin,HGG)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用HGG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T淋巴细胞分化簇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T淋巴细胞分化簇3(cl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human gammaglobulin,HGG)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用HGG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T淋巴细胞分化簇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T淋巴细胞分化簇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CD3+)、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8%(49/51),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4,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肺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更短,CD8+水平更低,CD3+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患儿采用HGG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改善症状与体征,提高免疫功能。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抗生素;降阶梯方案;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儿童因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较弱,所以是本病的高发群体。SP具有病情复杂、变化与进展迅速等特点,若未及时控制病情,能够引起呼吸衰竭、惊厥、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给患儿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1]。现阶段,抗生素是控制小儿SP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但常规抗生素方案的控制效果有限,且易产生耐药性[2]。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是一种递进式的抗生素用药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抗生素的用药效果[3]。丙种球蛋白(human gammaglobulin,HGG)属于免疫球蛋白制品,其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抗体,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为感染防控提供有力的保障[4]。本文旨在探讨HGG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SP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即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3~12岁,平均(5.85±1.60)岁;病程3~8 d,平均(3.90±1.25)d;小儿危重症评分法(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评分63~79分,平均(74.10±2.50)分。研究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3~12岁,平均(5.82±1.58)岁;病程3~8 d,平均(3.88±1.23)d;PCIS评分63~78分,平均(74.12±2.54)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曹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2022-09-23)。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儿科学》[5]中小儿SP诊断标准;PCIS评分≤80分;年龄3~12岁;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合并支气管扩张、哮喘、膈肌功能障碍、肺结核者;存在胸腔积液、肺部血栓、气胸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畸形、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完全丧失自主呼吸能力者。
1.3方法
两组均接受退热、化痰、止咳、吸氧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即美培罗南(国药准字H20113180;规格:0.25 g)10 mg/kg,静脉滴注,3次/d,治疗3 d后调整为10 mg/kg,静脉滴注,1次/d;同时根据患儿痰液病原菌检测结果使用窄谱抗生素治疗,共7 d。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国药准字S10980061;规格:2.5 g/瓶(5%,50 mL)]治疗,400 mg/kg,静脉滴注,1次/d,共治疗7 d。
1.4观察指标
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6]对患儿的疗效进行评价,其中肺部病灶改善>50%,咳嗽、气促、喘息、发热、呼吸困难、肺湿啰音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显效;肺部病灶改善20%~50%,症状、体征改善为有效;肺部病灶改善<20%,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率。
针对患儿典型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进行评价,包括咳嗽消失时间、肺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
于治疗前后抽取患儿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血清分离后以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分化簇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T淋巴细胞分化簇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CD3+)进行检测。
评估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皮疹、头痛,以上指标构成比之和计作不良反应发生率。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免疫因子水平)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肺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免疫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CD8+、CD3+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D8+水平比对照组更低,CD3+水平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SP是危及儿童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现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虽然常规用药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整体疗效仍有欠缺[7]。抗生素降阶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此方案在SP初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可能引起肺部感染的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菌,待患儿治疗3 d症状有所改善后根据痰检结果靶向使用窄谱抗生素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降低耐药风险,继而保障治疗效果[8]。然而,随着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加剧,以及耐药性的日益突显,单纯抗生素在SP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受到一定影响[9-10]。
HGG是从人体血浆中提取的抗体,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抗体,用药后不仅增强了机体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且能够调节抗原特异性,促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并转移至感染灶,阻断微生物与靶细胞受体的结合,发挥抗感染作用[11]。朱红勇等[12]研究中,48例应用HGG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较单纯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组的79.17%更高(P<0.05)。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39%相比,研究组的96.08%更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肺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更短(P均<0.05)。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中首先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早期感染,之后采用窄谱抗生素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抗菌效果;HGG作为免疫增强剂可以发挥出免疫替代与免疫调节双重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反应,两种药物协同作用可快速改善患儿的症状及体征,保障治疗效果[13-14]。研究发现,SP病情与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提高免疫功能对疾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D8+水平更低,CD3+水平更高(P均<0.05)。可见,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的基础上联用HGG能够抑制免疫细胞凋亡,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为疾病预后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HGG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并未增加SP患儿的治疗风险,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SP患儿采用HGG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改善症状与体征,提高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峰.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3):5478-5481.
[2]卢旭.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5):39-40.
[3]邵思.人免疫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2):2794-2797.
[4]周巍玲,魏升云,张孝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33(2):76-80.
[5]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22-12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9,26(4):6-13.
[7]袁彩贞,方兴.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3,42(21):142-145.
[8]邹武军,郭焕利.不同剂量人免疫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5):753-754.
[9]李彩虹.大剂量人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2020,40(8):108-110.
[10]谢诚,樊映红,艾涛,等.丙种球蛋白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CRP 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0,26(9):1446-1450.
[11]权亚利.不同剂量人免疫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0,44(5):627-629.
[12]朱红勇,杨露露.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8):87-89,93.
[13]徐小娟.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23):4575-4579.
[14]钟一鹏.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0):127-129.
[15]宁培.人免疫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25):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