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鼻腔功能的影响论文

2025-06-23 14:27:35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分析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鼻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3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以术后是否联合布地奈德分为未联合组(未联合布地奈德,n=21)与联合组(联合布地奈德,n=49),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鼻腔黏膜功能、嗅觉功能及炎症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未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2 h、术后24 h、出院时视觉模
【摘要】目的:分析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鼻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3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以术后是否联合布地奈德分为未联合组(未联合布地奈德,n=21)与联合组(联合布地奈德,n=49),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鼻腔黏膜功能、嗅觉功能及炎症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未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2 h、术后24 h、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未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und-Kennedy评分、嗅觉功能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未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可取得理想临床效果,且可快速恢复鼻腔功能,预后较佳。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布地奈德鼻腔功能
鼻窦炎是在上呼吸道感染基础上,伴发的鼻窦内黏膜感染,多为细菌直接造成的感染,具有病情迁延难愈的特点,而随着鼻窦炎反复发作,可导致鼻黏膜反复水肿,鼻腔、鼻窦内黏膜局部出现明显增生,最终诱发鼻息肉[1]。鼻内镜手术是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可在彻底清除鼻内病变组织的同时,修复鼻腔、鼻窦的正确解剖结构,恢复鼻内正常通气与引流功能,以达到治愈鼻窦炎-鼻息肉的目标,同时,此术式可通过恢复鼻腔-鼻窦自身生理功能,恢复鼻腔抵御外界致病因子侵袭的功能,减少复发,取得保障远期预后的目标[2]。但此术式不可避免存在鼻黏膜损伤,需在术后联合使用抗炎药物。布地奈德是具有强效抗炎、抗过敏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常用于呼吸道疾病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但随着其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其局部抗炎作用机制,符合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联合治疗需求[3-4]。基于此,本文就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2023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鼻窦炎诊断标准[5],且均经鼻内镜检出合并鼻息肉;(2)入组时均存在鼻塞、嗅觉下降、耳鸣、头痛等症状;(3)既往病史资料完整;(4)满足鼻内镜手术指征(无凝血障碍、鼻道畸形等)。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治疗手段与使用药物有禁忌证;(2)入组前半年内有鼻腔手术史;(3)研究期间需接受其他治疗(如放化疗);(4)合并哮喘、免疫系统疾病、代谢功能障碍、恶性肿瘤;(5)既往有精神病史,存在语言、认知等障碍;(6)处于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以术后是否联合布地奈德分为未联合组(未联合布地奈德,n=21)与联合组(联合布地奈德,n=49)。未联合组,男16例,女5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8.55±5.52)岁;鼻窦炎病程1~7年,平均鼻窦炎病程(4.29±1.05)年;鼻息肉病程1~9年,平均鼻息肉病程(4.96±1.52)年;鼻息肉直径3~5 mm,平均鼻息肉直径(4.45±0.21)mm。联合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8.49±5.44)岁;鼻窦炎病程1~7年,平均鼻窦炎病程(4.18±1.11)年;鼻息肉病程1~9年,平均鼻息肉病程(4.91±1.47)年;鼻息肉直径3~5 mm,平均(4.41±0.22)m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未联合组
仅予以鼻内镜手术治疗,即入室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抬高头部30。,予以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缓慢置入鼻内镜,以Messerk-linger术式将鼻窦内息肉切除,切开钩突黏膜,并切除钩突骨质,打开上颌窦口,根据患者病情开放筛窦、蝶窦、额窦。术毕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待冲洗液无血色后,置入吸收性明胶海绵、凡士林纱条,予以抗生素、止血药治疗3~5 d。24~72 h后分次将填塞物取出,清理鼻腔内分泌物、血痂,生理盐水喷鼻,2次/d,持续2个月。
1.2.2联合组
在未联合组鼻内镜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3,规格:64μg×120喷/支)治疗,即术后24~72 h分次将填塞物取出后,以布地奈德喷鼻,1喷/次,2次/d,持续2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临床疗效
术后1个月首次复诊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术前疾病症状完全消失,窦口开放情况良好;有效:术前疾病改善;无效:未达显效与有效标准[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两组不同时间(入组时、术后2 h、术后12 h、术后24 h、出院时)疼痛程度,评分0~10分,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1.3.3鼻腔黏膜功能
治疗前后(入组时、术后1个月首次复诊时)采用Lund-Kennedy评分量表(改良鼻内镜评分系统表)评估两组鼻腔黏膜功能,评分0~20分,评分越高鼻腔黏膜功能越差。
1.3.4嗅觉功能
治疗前后(入组时、术后1个月首次复诊时)采用标准化T&T嗅觉测试评定两组嗅觉功能,即使用无味滤纸按照顺序蘸取8种不同浓度的气味剂,将其置于患者鼻前1 cm处,使其闻2~3次,计算平均嗅觉阈值,分值越低嗅觉越正常。1.3.5炎症指标采集两组治疗前后(入组时、术后1个月首次复诊时)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经常规离心处理后(离心时间15 min,转速3 000 r/min),使用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未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
两组入组时、术后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2 h、术后24 h、出院时VAS评分低于未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Lund-Kennedy评分、嗅觉功能评分及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und-Kennedy评分、嗅觉功能评分及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und-Kennedy评分、嗅觉功能评分及CRP、ESR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未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鼻窦炎患者因反复鼻腔黏膜高度水肿,逐渐形成息肉样改变,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导致患者错失早期治疗时机,若未及时采取治疗干预,随着息肉的不断生长,可逐渐出现现间歇性鼻塞、嗅觉功能障碍[6]。且鼻息肉可导致鼻窦解剖结构异常,进一步加重鼻窦炎症状,因此,两者可相互作用加重病情[7]。
对于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具有良好的照明,光线经过折射,能清晰显示鼻腔内各组织解剖结构,再利用成套的操作器械,可精准切除病变鼻窦组织与息肉,其精密操作还可最大程度清除隐蔽部位微小型息肉或邻近病变组织[8]。尤其较传统手术方式,此术式视角更宽,术野清晰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提升操作的精准度,并简化不必要的手术操作,减少鼻内组织损伤与颜面部开创[9]。但此术式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清除鼻腔炎症,且此术式虽为微创手术,但仍对鼻黏膜有损伤,患者术后不可避免存在炎症应激反应,而炎症反应可影响鼻黏膜修复与鼻腔功能恢复。因此,需在术后增加科学的联合药物[10]。
布地奈德是在耳鼻咽喉科使用较广泛的糖皮质激素,其显著的局部抗炎与增强局部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溶酶体膜等稳定性作用,使其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的同时,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与降低过敏活性介质的活性,起到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反应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合成和释放,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11-12]。对于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布地奈德作为吸入剂使用,可通过局部高浓度抗炎与解痉作用,快速降低术后炎症反应,促进鼻腔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未联合组,联合组术后12 h、术后24 h、出院时VAS评分低于未联合组,且组Lund-Kennedy评分、嗅觉功能评分及CRP、ESR低于未联合组。可见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增加布地奈德进行联合治疗,可取得更佳的疗效与预后保障效果。分析原因,布地奈德作为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经喷鼻途径给药,其多机制抗炎作用,可有效缓解局部炎症反应,降低术后炎症水平[13]。且布地奈德对嗜酸粒细胞活化具有抑制作用,可在抑制炎症反应的同时,改变血管通透性,抑制组织液、细胞因子渗透,减轻黏膜水肿,这对促进鼻腔黏膜快速修复与嗅觉功能恢复等均有积极作用[14]。其次,布地奈德还可一定程度上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与影响神经功能的疼痛信号传递,从而起到一定缓解疼痛的作用,再加上减轻炎症的作用,可进一步缓解疼痛[15]。但本研究对照样本数量较少,且未考虑患者病程、免疫功能等影响因素,有待后续深入完善。
综上所述,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可取得理想临床效果,且可快速恢复鼻腔功能,预后较佳。
参考文献
[1]郑俊杰.鼻内镜鼻窦手术和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86例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27(5):93-95.
[2]张心怡,杨静,张砚敏.鼻窦灌注液冲洗对鼻内镜术后患者鼻腔黏膜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3):2882-2884.
[3]高颖,王瑞,温树信,等.鼻炎宁颗粒对慢性鼻窦炎局部症状的缓解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22,47(17):4789-4798.
[4]周超.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对患者鼻腔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22):146-148.
[5]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0,38(8):21-22.
[6]邰旭辉,郝微微,刘文惠,等.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九步法标准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22,50(6):608-611.
[7]张颖,刘勇,龙表利,等.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布地奈德浸润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及对嗅觉功能、鼻腔通气功能、复发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1):101-104.
[8]王月田,田永远,赵慧贤,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不同用药方案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22,49(2):90-93.
[9]胡小琴,濮礼春.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鼻腔肿瘤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23,28(10):1870-1873.
[10]刘冬君,孔路遥,黎永军,等.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6):1061-1064.
[11]王彤,解和宁,韩非,等.鼻内镜手术联合布地奈德鼻腔雾化吸入及康复新液冲洗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10):2039-2043.
[12]张霞.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黏膜纤毛功能及鼻腔微生态的影响[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2,29(9):602-603.
[13]彭颖,彭宏伟,夏菁.鼻内镜下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6):29-31.
[14]余明霞,王高君.内镜术后不同剂量鼻腔冲洗液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4):131-134.
[15]李勇,陈武兵,王艺龙,等.布地奈德两种局部给药方式对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术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10):1027-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