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穿支动脉病变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论文

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穿支动脉病变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论文

1

2025-06-23 13:57:02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分析阿加曲班(argatroban anhydrous,ARIN)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给予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为观察组(61例),给予单独双抗治疗为对照组(59例)。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摘要]目的分析阿加曲班(argatroban anhydrous,ARIN)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给予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为观察组(61例),给予单独双抗治疗为对照组(59例)。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77.23±12.33)分,高于对照组的(67.22±1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4,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生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RIN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脑部神经缺损,降低NIHSS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阿加曲班;双联抗血小板;穿支动脉脑梗死;生活质量

  穿支动脉以大动脉为载体,其穿行进入大脑实质内小动脉可分为浅表穿支与深穿支两类[1-2]。穿支动脉脑梗死发病位置相较于其他原因所致的脑梗死发病位置较深,因此神经功能预后较好。但在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过程中容易出现进展性运动障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若不加以预防可能产生多种不良预后问题[3]。临床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方法较多,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应激等,双联抗血小板是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的临床常用手段,可以收获良好的治疗效益,可预防患者血液发生聚集、黏附产生血凝块,抑制炎性反应,降低脑血区神经细胞凋亡。单独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无法抑制凝血酶,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4]。为提高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阿加曲班(argatroban anhydrous,ARIN)是一种凝血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在血栓类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ARIN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神经缺损,抑制凝血酶生成,改善患者内循环[5]。本文探讨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40151),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image.png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经头部CT检查确诊为穿支动脉疾病;符合本研究用药适应证;免疫功能良好;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7 d。

  排除标准:严重感染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非穿支动脉疾病导致的脑梗死者;意识障碍者;存在出血倾向者。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独双抗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13023716;规格:25 mg),100 mg/次,3次/d,温水口服。硫酸氢氯呲格雷片剂(国药准字J20180029,规格:75 mg),2片/次,1次/d。治疗1周。

  观察组给予ARIN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对照组治疗方法相同。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准备40 mL生理盐水稀释20 mL阿加曲班注射液(国药准字J20110012;规格:2 mL∶10 mg),按照15 mL/h的速度的泵入,连续泵入2 d,2 d内总泵入阿加曲班量<150 mL。治疗2 d后准备100 mL生理盐水稀释15 mL阿加曲班,通过静脉滴注,连续滴注5 d。共计治疗7 d。

  疗程结束,给予所有患者二级预防治疗,加强患者血压管理,评估患者病情危险状况,及时抗栓、降脂。

  1.4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分项目包括意识水平、上下肢运动、感觉、构音障碍等,总分42分,分数越高卒中程度越严重。

  ②生活质量评分。使用Barthel指数评分,共10项评估内容。评分范围0~100分,自理能力等级分为重度(<40分)、中度(40~<60分)、轻度(60~<100分)、无需依赖(100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共24个条目,分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各维度满分100分,生存质量与得分成正比。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NIHSS、生活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image.png

  2.2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后1周,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3两组患者WHOQOL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生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急性期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发生梗死后,会出现明显血压升高,影响患者的血脑屏障,进而使患者神经功能发生恶化,降低患者生活质量[5-6]。临床诊断常通过穿支动脉病史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干预。当前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重点在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强化抗栓治疗。双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呲格雷,可以避免血小板聚集,但是部分患者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后再发卒中概率较高,可能出现药物抵抗。ARIN具有抑制纤维蛋白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常用于急性缺血脑卒中治疗,可以发挥抗炎作用,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能够提高治疗疗效[7-8]。

  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ARIN联合双抗血小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NIHSS评分,提示ARIN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ARIN可以抑制其他丝氨酸蛋白酶,抗血栓疗效见效快,可以下调炎症,抑制血栓形成的细胞因子,进而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发生。患者神经缺损与炎症反应相关,通过使用ARIN下调炎症,改善脑部神经功能效果更加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观察组Barthel指数(77.23±12.33)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结果与曾广凌等[8]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68.94±8.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3.41±8.41)分(P<0.05)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提示ARIN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改善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

  单一使用双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低于阿加曲班联合双抗治疗[9-10],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与患者脑血管堵塞、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相关。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需要选择具有可调节患者血管内皮收缩,具有恢复供血的药物。ARIN分子量低,安全性较高,可以直接穿透患者血脑屏障,可灭活凝血酶发挥抗凝作用,调节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增加脑部血供,缓解患者缺血缺氧,此外,ARIN能够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增加患者动脉血流灌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11]。ARIN半衰期短,药效达峰浓度快,具有无免疫原性的优势,可改善患者侧支循环,改善患者预后效果[12]。

  综上所述,针对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ARIN联合双抗可以有效改善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的脑部神经缺损,降低NIHSS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玉萍,陶晓勇,许胜杰,等.阿加曲班抗凝治疗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4(6):611-613.

  [2]朱珊珊,崔丽,徐军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加曲班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1):2043-2047.

  [3]谷聚贤,李易明,安泽鑫,等.阿加曲班对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8):886-889.

  [4]李冬梅,陈超,李弘,等.静脉溶栓24h内使用替罗非班对不稳定穿支动脉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3):520-523.

  [5]高琳,曾瀛,邓歆波,等.抗血小板聚集联合抗凝治疗对大动脉狭窄所致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1):2625-2628.

  [6]邵枝定,许忠强,许利.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3):523-526.

  [7]胡青婷,**.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1,6(21):110-112,116.

  [8]曾广凌,全力,陶敏,等.阿加曲班联合双抗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血清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22):72-75.

  [9]刘玉坤.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1,19(5):76-78.

  [10]刘中海,张良兵,董国兴,等.抗血小板药物与阿加曲班治疗老年超时间窗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2):319-322,329.

  [11]王敏,王敦敬,杜波,等.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CYP2C19不同基因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12):848-850.

  [12]唐晓辉,陈南星,刘唐轶赫,等.阿加曲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3,48(11):1534-1536,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