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对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

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对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

2

2025-06-20 14:38:2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分析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病灶吸收缩小时间为(38.21±3.12)d、空洞闭合时间为(96.31±8.41)d、痰培养转阴时间为(43.21±5.12)d,均短于对照组的(46.71±3.11)d、(155.24±7.14)d、(62.31±5.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8、29.258、14.429,P均<0.05)。结论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肺结核,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加快症状消退。


  [关键词]利奈唑胺;环丝氨酸;肺结核;免疫功能;肺功能;症状改善时间


  肺结核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呈现咳嗽、乏力、低热、咯血等临床表现,病情迁延,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1]。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国内2022年肺结核发病患者达到560 847例,死亡患者为2 205例,在全国甲乙类传染疾病报告中排前五,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威胁较大[2]。临床治疗肺结核的用药方案较多,但不同方案之间存在疗效差异。环丝氨酸是抗结核药物的一种,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耐药率低[3]。利奈唑胺归为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在抵抗革兰阳性球菌方面作用显著,能够使细菌蛋白合成的结合位点断裂,治疗耐药结核病效果明显[4-5]。本文旨在分析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7岁,平均(35.12±2.12)岁;病程3~29个月,平均(17.19±1.21)个月。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1~78岁,平均(36.10±2.02)岁;病程3~26个月,平均(16.18±1.15)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审2023年第02号),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6]内肺结核诊断标准,且经院内影像学、实验室检查证实;首次发病。


  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精神、交流、智力、视听异常者;伴有其他肺部疾病、自身免疫学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者;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


  1.3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吸氧、止咳、祛痰、抗结核等治疗。


  对照组使用利奈唑胺治疗。采用500 mg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50223;规格:100 mL∶利奈唑胺0.2 g与无水葡萄糖4.6 g)静滴,每8 h治疗1次,1 500 mg/d。


  观察组使用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利奈唑胺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按体质量(体质量<50 kg者,用量为0.25 g/次,2次/d;体质量≥50 kg者,用量为0.25 g/次,3次/d。)口服环丝氨酸胶囊(国药准字H20130063;规格:0.25 g)。


  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


  1.4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评测患者肺功能,应用产自英国迈科医疗公司的肺功能检测仪(Micro Lab型)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


  ②免疫功能指标。患者治疗前后均采取静脉血5 mL。所得样本常规做离心处理,参数:3 000 r/min、10 min。抽取上层血清,应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分化簇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receptors,CD4+)、T淋巴细胞分化簇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 receptors,CD8+),对组间CD4+、CD8+、CD4+/CD8+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③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两组各症状(病灶吸收缩小、空洞闭合、痰培养转阴)改善所需时间。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症状改善时间为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FEV1、FVC、PEF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CD4+、CD8+、CD4+/CD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病灶吸收缩小、空洞闭合、痰培养转阴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3讨论


  肺结核的临床救治需围绕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抑制结核杆菌、恢复肺部以及脏器功能、提升患者免疫力等方面开展[7-8]。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研发,结核病的临床防控力度也得到了提升。但结核病的高耐药性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利奈唑胺是常见的抗结核药物,组织穿透性好,在抑制革兰阳性菌活性方面效果显著[9]。环丝氨酸胶囊为D-丙氨酸类似物,有显著的结核杆菌清除作用。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FEV1、FVC、PEF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病灶吸收缩小时间为(38.21±3.12)d、空洞闭合时间为(96.31±8.41)d、痰培养转阴时间为(43.21±5.12)d,均短于对照组的(46.71±3.11)d、(155.24±7.14)d、(62.31±5.11)d(P均<0.05)。任淑君等[10]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痰培养转阴、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缩小时间依次为(48.84±8.12)d、(102.36±10.84)d、(42.39±5.42)d,比对照组的(69.42±12.37)d、(138.28±13.69)d、(50.15±4.61)d短(P均<0.05),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表明利奈唑胺配伍环丝氨酸胶囊,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病情转归。细胞内D-丙氨酸合成酶、L-丙氨酸消旋酶的结合位点在环丝氨酸胶囊作用下出现阻断,结核杆菌细胞壁肽聚糖无法顺利合成,使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受到破坏,达到抗菌效果[11-12]。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23S RNA的不同部位结合则因利奈唑胺作用发生异常,从而干扰mRNA与核糖体的连接,使细菌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受阻,达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菌凋亡的效果[13-14]。因此两者联合,能够从不同机制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互为协同,对肺功能改善、预后恢复有积极影响。


  细胞免疫功能对肺结核患者病情控制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联合利奈唑胺与环丝氨酸,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利奈唑胺与环丝氨酸胶囊的协同效应提升了治疗效果,同时可调节免疫应答多个反应环节,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调节[15]。


  综上所述,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能改善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以及肺功能,促进病情转归。

 [参考文献]


  [1]Zhe D,Yan HY,Cheng SY,et al.Changes in notified incidenc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China,2005-2020[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S,2023,36(2):117-1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22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J].中国农村卫生,2023,15(10):1.


  [3]张凯,张勇,韦洁,等.金水宝联合含环丝氨酸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4):528-530,535.


  [4]刘剑锋,苏清炎,张,等.利奈唑胺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3):121-124.


  [5]张力公,张冬杰,曲琛.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23,50(2):104-107.


  [6]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0(2):70-74.


  [7]Hong CX,Meng XZ,Yan L,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agnostic delay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China[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S,2022,35(1):73-78.


  [8]Luo HL,Peng Y,Luo H,et al.Circular RNA hsac-irc0001380 in peripheral blood as a potential diagnostic biomarker for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J].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2020,21(4):1890-1896.


  [9]曾安津,范天琼,杨成明,等.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2):194-196,200.


  [10]任淑君,刘*,王旭,等.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分析[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13(11):1783-1786,1791.


  [11]高岭,任鹏飞,常娅莉,等.利奈唑胺/环丝氨酸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4):1735-1739.


  [12]刘晓华,林瑞,杨瑶,等.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T淋巴细胞亚群、痰菌转阴率及干扰素-γ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5):55-57.


  [13]任欣欣,冯秀莉,崔丹,等.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肺结核对患者免疫细胞以及X-pert MTB/RIF以及肺CT的影响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1):63-66.


  [14]王莎,张永峰,刘恒.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D3+、CD4+、CD8+和肝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9):1129-1133.


  [15]赖金梅,罗兰裕,刘锦华.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在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介素-6、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4):55-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