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不同缝合法在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对比观察论文

2025-06-13 11:22:50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关节镜下采用不同缝合法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4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随机分为全内组和内外组。每组各42例。全内组术中采取全内缝合法,内外组术中采取内外缝合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体征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全内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内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关节镜下采用不同缝合法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4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随机分为全内组和内外组。每组各42例。全内组术中采取全内缝合法,内外组术中采取内外缝合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体征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全内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内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间隙压痛、关节绞索、Mc Murray征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内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关节VAS评分比术前显著降低,Lysholm评分比术前显著升高,且全内组显著优于内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后并发症,仅内外组在术后3个月出现膝关节屈伸活动伴有不适、膝关节过紧情况,发生率显著高于全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术中采取全内缝合法相较于内外缝合法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关节疼痛,避免神经、血管损伤从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避免术后出现膝关节屈伸活动不适、关节过紧情况。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全内缝合法内外缝合法盘状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是由股骨、胫骨的内外侧髁和髌骨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及功能的滑车关节,主要靠软组织提供支持力,容易在运动后出现损伤或退行性改变[1]。半月板是膝关节中由弹性软骨组成的C型缓冲结构,具有稳定关节、润滑软骨等作用,盘状半月板是正常半月板厚度增大后呈现的一种异常状态,常表现为韧性变差、外侧半月板比率增加、体部呈圆盘状[2]。当患者膝关节运动时,常会因受到创伤、出现炎症性病变导致半月板出现撕裂性损伤,但盘状半月板未出现损伤时功能与正常半月板无较大差异,只在屈膝过程中出现弹响,因此常通过关节镜检查来检测半月板损伤情况[3-4]。近年来,主要通过关节镜下手术来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常见的关节镜下缝合手术包括内外缝合法、外内缝合法及全内缝合法[5]。其中内外缝合法为临床标准缝合方式,该方法治疗范围广泛,但手术操作过程复杂,容易在手术过程中损伤膝关节神经血管,因此现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推荐使用手术周期更短的全内缝合法[6]。本文拟进一步对比观察关节镜下采用不同缝合法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术中缝合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4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随机分为全内组和内外组,每组各4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此研究已由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认定。
纳入标准:(1)经磁共振检查确诊为盘状半月板出现撕裂性损伤且受伤部位为膝关节外侧,依据《实用骨科学》[7]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2)Mc Murray征呈现阳性,患处肿胀;(3)符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标准;(4)年龄18~70岁;(5)家属或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既往做过其他膝关节手术,(2)合并存在骨关节炎、膝关节组织病变、交叉韧带损伤,(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精神疾病、恶性肿瘤,(4)具有过敏体质,⑤临床资料不完整。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硬膜外联合麻醉,调整患者为仰卧体位,将0.5~1 mL的肾上腺素(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817)和20 mL布比卡因(0.5%,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019)混合均匀注射进患者关节腔中,该过程中确保不使用止血绷带,然后在关节镜下检查评估患者膝关节损伤情况并定位患处。若发现有脱位情况,立刻实施复位。手术前保证两组12 h内均未饮食及饮水,术后常规预防感染、镇痛及消肿等处理一致。内外组:采取内外缝合法。用手术刀在膝关节表面划出3个切口,利用关节镜系统检查半月板等结构并观察其撕裂情况。将外穿针插入半月板撕裂部位进行缝合,将线从内向外穿出,然后将血管钳引到伤口外,使用引导器在距伤口5~7 mm处进行穿刺,固定缝线并于膝关节外侧打结。手术结束后用绷带固定膝关节,并进行持续冷敷,于术后第2 d进行康复训练,术后14 d做拆线处理。
全内组:采取全内缝合法。修正处理半月板创口处及边缘,利用半月板深度探针测量套管修剪长度,剪开裂隙套管前方连接位置,在关节镜协同下将Fast-Fix缝合针置于垂直半月板撕裂位置,同时插入深度限制器底端,使Fast-Fix缝合针穿过关节囊,左右摆动约5°后将针头缓慢撤出。然后推动扳机于针槽前方,将第2个固定器放入,在血管钳协助下滑动扳机于底部。插入缝合针时确保与第一针与第二针之间距离5~7 mm,去除缝合针、管套,留出缝线流离端并用推结器拉紧缝线打结。再次使用关节镜检查半月板是否缝线紧密固定。最后用绷带固定膝关节,并进行持续冷敷,于术后第2 d进行康复训练,术后14 d做拆线处理。
1.3观察指标
收集整理并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
手术情况:观察并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术后体征情况:术后调整患者为仰卧体位,检测患者膝关节前、外、内侧压痛点,评估膝关节间隙压痛情况;测试患者基本活动是否受限并伴随疼痛,检测关节绞索情况;通过半月板旋转实验(Mc Murray试验)[8]评估Mc Murray征。关节疼痛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以视觉模拟量表(VAS)[9]评估患者关节疼痛情况,记0分(无痛),1~3分(膝关节轻度疼痛,生活无影响),4~7分(膝关节中度疼痛,影响生活),8~10分(膝关节重度疼痛,难以忍受),分值与关节疼痛正相关。
膝关节功能: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以Lysholm评分[10]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情况,包含8个项目,共100分,记<70分(差),70~79分(中),80~89分(良),≥90分(优),分值与膝关节功能正相关。
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随访3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关节感染、关节神经血管损伤、关节积血积液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全内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内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术后体征情况比较
全内组关节间隙压痛、关节绞索、Mc Murray征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内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关节VAS与Lysholm评分比较
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关节VAS评分比术前显著降低,Lysholm评分比术前显著升高,且全内组显著优于内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关节感染、关节神经血管损伤、关节积血积液等术后并发症,但内外组出现7例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伴有不适、膝关节过紧情况,全内组未出现以上情况,发生率显著高于全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半月板是膝关节中具有润滑软骨、稳固关节作用的缓冲结构,当正常半月板厚度增大,出现纤维混乱排列、关节滑液不均分布时就可能发展为盘状半月板[11]。盘状半月板由于中部肥大导致供血能力下降、缺少韧带牵引,且其不具有正常半月板卷曲、收缩能力,很容易出现撕裂性创伤从而影响正常活动[12]。研究[13]发现,亚洲人由于外侧盘状半月板常常产生韧带、肌肉拉伤,导致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率普遍高于内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关节绞索,影响正常生活。
内外缝合法和全内缝合法是近年来常用的关节镜手术缝合方式,内外缝合法为缝线从内向外缝合,依次穿过半月板外部、关节囊、皮肤表面,最后固定缝线于膝关节外侧并打结,该方法虽然治疗范围广泛,但容易损伤膝关节神经和血管,大大增加手术时间及风险。全内缝合法基于Fast-Fix缝合系统,通过滑动固定器进行缝合,已被证实既可缩短手术时间,也可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量,降低神经、血管损伤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全内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内外组,关节间隙压痛、关节绞索、Mc Murray征均显著优于内外组,两组均无明显术后并发症且仅内外组在术后3个月出现膝关节屈伸活动伴有不适、膝关节过紧情况。表明全内缝合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同时更好恢复膝关节功能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分析原因,内外缝合法为从内向外缝合,容易损伤膝关节神经和血管,且在过程中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医生额外在半月板后方割处切口分离组织,大大增加了手术时间及风险。而全内缝合法采用Fast-Fix缝合系统,通过两个可滑动半月板固定器固定伤口,降低手术难度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从而有效避免了膝关节神经、血管损伤及并发症风险。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术后1个月、3个月,较之于内外组,全内组两组Lysholm评分显著高,VAS评分显著低。表明全内缝合法相比内外缝合法缝合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控制关节疼痛情况,促进功能恢复。分析原因,可能是内外缝合法在膝关节外侧打结而使缝合缺乏张力,全内缝合法结合Fast-Fix缝合系统,接近手术切开时垂直褥式缝合张力,加强了缝合的稳固性,从而减轻疼痛及促进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相较于内外缝合法,全内缝合法用于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对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缓解术后疼痛及促进功能恢复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1]周超,徐斌,涂俊.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38(11):930-937.
[2]黄兴国,李向涛,陈峰,等.全内缝合法和外内缝合法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9):1349-1351.
[3]王雪松,陈雪,王成成,等.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范围对单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下肢力线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7):619-622.
[4]CHICO F,ARAUZ S,ALONSO J.Symptomatic bilateral medial discoid meniscus treated with arthroscopic meniscal remodeling:clinical case[J].Rev Esp Cir Ortop Traumatol,2020,**(5):350-354.
[5]甄涛,胡大成,周健,等.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风险度的评估[J].浙江医学,2022,44(14):1506-1512.
[6]高志,罗仲流,范志航,等.关节镜下不同缝合修复方法对3度半月板损伤患者手术效果、膝关节本体感觉及BGP、IGF-Ⅰ、MMP-1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8):3494-3497,3442.
[7]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6-30.
[8]孙向阳,桑晨,刘阳,等.旋转按压试验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2,30(24):2289-2292.
[9]宋郁.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治疗与延期治疗的并发症分析及临床疗效对比[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1):1295-1298.
[10]郑守超,石晶,王峰,等.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Lysholm评分、关节生理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3):82-86.
[11]麦剑军,徐斌,涂俊,等.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性:单中心,自身对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4):532-537.
[12]ATIK A,AVCIKURT A S,SARGIN S.Discoid meniscus:high levels of apoptotic and autophagic genes[J].Niger J Clin Pract,2021,24(5):**7-650.
[13]王尉霖,王超,王雷弟,等.内外双针缝合法与全内缝合法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中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3,20(3):4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