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延长抗生素输注时间或增加剂量对R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论文

延长抗生素输注时间或增加剂量对R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论文

15

2025-05-02 11:22:42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探讨延长抗生素输注时间或增加剂量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8月麻城市人民医院RICU住院治疗的150例PA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予大剂量30 min输注治疗,B组给予大剂量3 h输注治疗,C组给予小剂量3 h输注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体温、白细胞计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

  【摘要】目的:探讨延长抗生素输注时间或增加剂量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8月麻城市人民医院RICU住院治疗的150例PA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予大剂量30 min输注治疗,B组给予大剂量3 h输注治疗,C组给予小剂量3 h输注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体温、白细胞计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体温、白细胞计数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C组两组体温、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停药当天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细菌清除率均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两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3%、5.3%和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RICU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和增加剂量能够提高RICU中PA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输注时间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剂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效果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存在于人体的呼吸道、肠道、皮肤和外耳道的一种不发酵糖类的格兰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3]。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中患者病情严重,由于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接受放射治疗等原因,导致多数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气管切开、尿管长期插管等操作后,容易感染PA[4]。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不断发展和应用,PA感染耐药性发生率随之增加[5-6],此外,交叉耐药和多药耐药现象也普遍存在,目前对于耐药发生机制尚无明确说法,导致临床上对于治疗PA感染十分困难。有学者研究[7-9]发现,抗菌药物输注时间和应用剂量与细菌耐药性变化有关。推测适当延长输注时间或增加剂量,可充分保持抗生素在机体内达到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从而实现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用药时间和剂量对RICU中PA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寻美罗培南治疗PA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预后得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8月麻城市人民医院RICU住院治疗的150例PA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其中男性78例,女性72例;平均年龄为(40.9±15.3)岁。本研究经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18~60岁;(2)PA中、重度感染;(3)经临床判断给予美罗培南抗生素治疗;(4)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慢性肾脏病;(2)美罗培南耐药;(3)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过敏;(4)妊娠或哺乳期,恶性肿瘤;(5)精神疾病或意识紊乱。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美罗培南(生产厂家: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397,规格:0.5 g/瓶)治疗,美罗培南采用50 mL 0.9%生理盐水进行溶解,采用一次性微量汞输注。A组50例:给予大剂量30 min输注治疗,美罗培南1.0 g,1次/8 h,输注30 min;B组50例:给予大剂量3 h输注治疗,美罗培南1.0 g,1次/8 h,输注3 h;C组50例:给予小剂量3 h输注治疗,美罗培南0.5 g,1次/8 h,输注30 min。所有患者每天给予常规制霉菌素液漱口,3次/d,连续使用7 d。

  1.3观察指标

  (1)生化指标和细菌学检测。用药前、用药满72 h后取空腹外周静脉血3~5 mL,3 000 r/min,15 min离心取上层血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 600型及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记录白细胞计数(×108),采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2次,取平均值。用药前、停药当天取患者相应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记录细菌感染种类、数量和变化。

  (2)临床疗效。主要疗效标准,用药前、停药当天的体温、白细胞计数,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次要疗效标准,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0],在停药当天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痊愈:治疗后临床检查各指标均恢复正常,症状、体征均消失;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检查各指标大幅度好转,但未痊愈;改善:患者治疗后临床检查各指标未恢复正常,但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无效:患者未出现明显变化,甚至出现病情恶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3)细菌学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停药当天进行细菌学疗效评估。清除:治疗结束后原发病菌消失,无新病原菌出现;部分清除:原病原菌减少或>2种病原菌中至少有1种持续生长;未清除:原病原菌无明显变化。清除率=(清除+部分清除)例数/总例数×100%。

  (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ALT和AST异常升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皮疹+ALT、AST异常升高+恶心呕吐)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组治疗前后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变化比较

  治疗前,3组体温、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体温、白细胞计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体温、白细胞计数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C组两组体温、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3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 3组细菌学疗效比较

  3组停药当天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细菌清除率均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两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4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A组不良反应率为5.3%,B组不良反应率为5.3%,C组不良反应率为4.0%,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2.5 3组RICU住院时间比较

  A组、B组和C组RICU住院时间分别为(56.5±14.8)d、(42.9±13.7)d和(52.6±14.1)d。3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49,P<0.05);B组的RICU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8,3.489,P<0.05)。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9,P>0.05)。

  3讨论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与细菌基因突变有关[11],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是其产生的关键。RICU是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常见地方,这部分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在长时间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情况下,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逐渐增加,甚至出现多种耐药、交叉耐药现象[12],对RICU患者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PA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可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在有氧环境中易大量增殖,由于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常存在于人体皮肤、呼吸道、血液中,从而致病[13],尤其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PA独特的低外膜通透性及产生生物膜等机制,更易诱发PA的耐药性,导致住院患者持续性感染及不良预后[14]。临床上治疗PA感染常用西司他丁和亚胺培南[15],对于PA感染治疗,美罗培南治疗效果较上述两种药物好,但并未达到预期。

  美罗培南是一种时间依赖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16],对90%以上的PA株敏感。学者研究[17]发现,每天持续输注1.5~3.0 g美罗培南可充分发挥杀菌效果,持续输注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间断输注。但持续输注可能会长期占用一条静脉通路,当需要输入其他不相容的药物时,需要开通多条静脉通路,导致细菌感染发生率的增高,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影响。宋蕾等[18]研究表明,采用美罗培南治疗严重腹腔感染,在不增加医疗成本的前提下,可通过单纯的延长给药时间而不需要持续输注的方式,即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剂量使用上,对于高剂量美罗培南治疗PA感染的合理性也还未有研究明确指出,但卢竹菊等[17]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相同输注时间治疗中重度PA感染患者疗效具有非劣效性。本次研究中,延长输注时间和增加剂量组较其他组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下降更为显著、治疗效果更好且细菌清除率更高,与既往研究一致,但单一延长输注时间组指标均优于单一增加剂量组,提示输注时间对于美罗培南在PA感染患者治疗方案中具有重要性,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适当延长输注时间和增加剂量的幅度是后续临床研究的重点。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和增加剂量可以缩短患者在RICU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1)研究样本量较小、病例来源较为单一,有一定的选择性偏差;(2)没有对抗生素治疗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进行趋势分析;(3)缺乏长期随访,不能探究远期治疗效果。后期可扩大研究的样本量、进行多中心动态监测研究,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1]CORNFORTH D M,DEES J L,IBBERSON C B,et al.Pseudomonas aeruginosa transcriptome during human infection[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8,115(22):E5125-E5134.

  [2]司文秀,张振杰,孙静娜,等.2013-2017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4):34-37.

  [3]罗迪,于小汇,王兴善,等.ICU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3):324-326.

  [4]HE R,LUO B,HU C,et al.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pathogens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between general wards and RICU[J].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2014,6(10):1403-1410.

  [5]刘卫平,焦月英,海云婷,等.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趋势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12): 57-59,62.

        [6] BIRLUTIU V ,BIRLUTIU R M ,BAICU M ,et al. A case report of double etiology of ecthyma gangrenosum: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nterococcus faecalis in an immunocompromised child occurred during influenza evolution[J]. Medicine,2019,98

(20):e15651.

        [7] 石峰,朱圣煌,吴丽萍 . 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率的相  关性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对策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11(3):98-99.

        [8] 万永艳 . 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相关性研究进展 [J]. 医 药前沿,2018,8(11):380-381.

        [9] RIBEIRO G C D S,MARCIA T L C,SILVA A A D,et al.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the ICU: prevalence, resistance profile,  and antimicrobial consumption[J]. Rev Soc Bras Med Trop,2019, 53(1):e20180498.

        [10] 邓一农,郭智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  版)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J]. 医药导报,2018,37(9): 1150-1152.

        [11] VALENZUELA M,V. MENDEZ,MONTENEGRO I,et al. Streptomycin resistance in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strains from Chile is related to an rpsL gene mutation[J]. Plant Pathology,2019,68(3):426-433.

        [12] 朱敬蕊,崔琢,汪振林,等 . 某三甲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流 行趋势分析 [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94-97.

        [13] 郑丽梅,廖益强 . 80 例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  床 特 点 及 其 耐 药 性 分 析 [J]. 抗 感 染 药 学,2021,18(8): 1193-1195.

        [14] 姚佳慧,齐叶青,尹红,等 . 某院 91 例下呼吸道铜绿假单 胞菌感染患者病例分析及耐药性变化 [J]. 中国感染控制杂 志,2023,22(11):1305-1307.

        [15] 杜建英,彭桂花,于朝岩 . 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治疗 ICU  严重病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9(17):110-110.

        [16] 朱裕林,桑冉,张永,等 . 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抗菌药物利 用评价 [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1):26-29.

        [17] 卢竹菊,马绽梅,方向华 . 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和剂量对铜绿  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疗效的影响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 29(9):8-11.

        [18] 宋蕾,孙运波 . 美罗培南不同静脉输注方式对接受 CVVH  治疗患者超 MIC 时间百分比的影响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26(10):2034-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