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论文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论文

8

2025-04-30 15:33:3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指骨骨折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手术优良率,降低术后疼痛评分,效果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摘要】目的: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手术优良率、术后不同时间(术后1、3、7 d)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指骨骨折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手术优良率,降低术后疼痛评分,效果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关键词】指骨骨折;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克氏针内固定术;优良率;疼痛;并发症


  指骨骨折患者表现为手指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1-2]。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均为临床常用的内固定术式,前者采用单根或双根克氏针于骨折端进行交叉固定,但固定强度较差,且部分患者易出现排斥反应,影响骨折愈合[3];后者固定强度较好,可避免骨折端移位[4]。本文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掌骨X线检查确诊为指骨骨折;符合内固定术指征;骨折时间<3 d;单处骨折;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重度骨质疏松;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病理性骨折;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18~52岁,平均(34.57±3.29)岁;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23例,闭合性骨折7例;致伤原因:砍伤16例,砸伤10例,其他4例;骨折位置:近节指骨18例,中节指骨1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0~51岁,平均(35.19±3.57)岁;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25例,闭合性骨折5例;致伤原因:砍伤14例,砸伤11例,其他5例;骨折位置:近节指骨17例,中节指骨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根据骨折类型及部位选择切口,若为闭合性骨折,近节指骨在其侧面或背侧作切口,中、远节指骨则在其背侧作S形切口,若为开放性骨折,则将切口适当向手背侧延伸,逐层分离表皮组织,注意避开血管、神经,剥离手指伸肌腱使其远离骨面,暴露骨折位置,冲洗血块,复位骨折端,选择L型或T型掌、指骨接骨板[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134645]进行内固定,用螺钉固定骨折端,并用0.8 mm钢丝固定游离骨,在骨折手指掌面及掌侧面进行钻孔、安装,内固定满意后还原肌腱及血管,缝合切口,用石膏进行外固定。


  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体位、麻醉方法及切口选择均同观察组,暴露骨折位置,冲洗血块,复位骨折端,选择直径0.8~1.2 mm的克氏针(aap Implantate AG,国械注进20183461857)进行交叉内固定,从骨折远端45°斜向掌指骨外侧穿入,然后向掌骨背面或关节面的双侧穿出,若有碎骨,则以手术用线捆绑固定,之后将克氏针由骨折远端交叉穿入近侧骨髓腔,调整留置皮外的克氏针长度至0.5~1.0 cm,将其离断折弯,确保不影响患者掌指关节活动,并确认固定牢固程度,以屈伸掌指关节时无摩擦感为宜。内固定满意后缝合切口,用石膏进行外固定。


  两组术后均常规抗感染治疗,并进行手部功能训练。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2)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术后2个月评估,优: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改善程度>健侧指骨的85%,且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AF)>220°;良:TAM改善程度为健侧指骨的70%~85%,且TAF为200°~220°;中:TAM改善程度为健侧指骨的50%~69%,且TAF为180°~199°;差:TAM改善程度<健侧指骨的50%,且TAF<180°。(3)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术后1、3、7 d,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估,总分0~10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比较术后1 d,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内固定术是治疗指骨骨折的重要术式,其中克氏针内固定术常用于短小骨折或其他应力较小的骨折类型,但其固定稳定性仍有待提升[5-6]。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固定效果较好,不易发生形变或位移,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微型钢板内固定术需要依据骨折位置选择钢板大小、类型及入路方式,操作相对复杂,因此手术时间较长;微型钢板内固定术通过钢板连接骨折端,并以螺钉进行固定,可有效保证复位稳定性,避免骨折端发生旋转、位移,有利于加快骨折愈合,从而缩短住院时间[8-9]。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3、7 d 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在固定时放置于指骨侧方,可减轻对手指活动度的影响,利于患侧手指尽早接受康复训练,促进手功能恢复,因此手术优良率较高[10];此外,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操作时对血管及组织的损伤较轻,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11]。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未增加术中出血量和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指骨骨折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手术优良率,降低术后疼痛评分,效果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参考文献


  [1]习洪波,陈奕文,王勤业,等.指骨骨折侧方置板的力学稳定性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0,39(5):477-483.


  [2]袁长立,王德民.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效果及对手指总主动屈曲度的影响[J].交通医学,2019,33(2):141-142.


  [3]李永强.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3):7-9.


  [4]池昊天,杨国勇,唐晓俞,等.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穿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河北医学,2022,28(6):934-939.


  [5]郭伟峰,苏杰鹏,陈深源,等.掌指骨及跖骨骨折治疗中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与克氏针的应用对比[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6):80-81.


  [6]徐润冰,何双华,胡新宇,等.微型锁定钛板背侧与侧方放置在近节指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8,34(1):63-64.


  [7]宫可同,殷中罡,鲁毅军,等.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5,31(3):175-177.


  [8]水岩.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4):74-76.


  [9]徐雄,杨光,曹梦洁,等.微型钩钢板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22,38(4):265-267.


  [10]Gao F,Ren JY,Bi BJ,et al.Double Kirschner-wires percutaneous antegrade intramedullary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unstable phalangeal neck fractures in adults[J].J Biol Regul Homeost Agents,2020,34(2):623-627.


  [11]朱东波.微型钢板内固定对掌指骨骨折患者愈合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