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论文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论文

2

2025-04-30 15:14:5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因子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改善吞咽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吞咽训练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3年该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神经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和生命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DN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因子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改善吞咽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吞咽训练治疗。


  【关键词】卒中;吞咽障碍;通督调神针法;吞咽训练;吞咽功能;神经因子;生命质量


  吞咽障碍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影响进食,增加营养不良、脱水等发生风险[1]。吞咽训练操作简单,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但康复周期较长、起效缓慢[2]。通督调神针法适应证广、疗效确切,应用于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改善其吞咽功能[3]。本文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2023年本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吞咽障碍诊断标准[4];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9分;处于卒中恢复期;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卒中后重度认知障碍;既往有吞咽障碍病史;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感觉性失语;合并其他口咽部疾病;精神异常;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3~70岁,平均(63.77±3.15)岁;吞咽障碍病程21~45 d,平均(33.70±7.24)d;卒中类型:脑出血15例,脑梗死15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2岁,平均(65.10±2.94)岁;吞咽障碍病程22~43 d,平均(30.67±6.78)d;卒中类型:脑出血14例,脑梗死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吞咽训练治疗。(1)舌肌训练:指导患者向前伸舌,将舌进行左右摆动;之后用压舌板引导患者向左、右侧伸舌及向后缩舌。(2)颊肌训练:指导患者张嘴,之后闭嘴并用力鼓起两侧脸颊,使空气在两侧颊肌间移动;轻咬两侧颊肌,做咀嚼动作。③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上述训练动作均10次/d。持续治疗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选取百会、水沟、大椎、风府、神庭、神道等穴位,常规消毒穴位处皮肤,选取合适规格的针灸针,百会、神庭穴均平刺0.5~0.8寸,大椎、神道穴均斜刺0.5~1.0寸,风府穴向下颌方向刺0.5~1.0寸,水沟穴向上斜刺0.5寸,均捻转30 s,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5次/周。持续治疗4周。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吞咽困难症状基本消失,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改善≥2级;有效:吞咽困难症状有所改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改善1级;无效:吞咽困难症状和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估,总分18~46分,评分越低表明吞咽功能越好;进行吞咽造影检查,根据食物吞咽过程及误吸、渗漏、呛咳等发生情况进行评分,VFSS总分0~10分,评分越高表明吞咽障碍越轻。(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因子水平。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以35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10 min,留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估,共11个维度,44个条目,总分44~22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SSA、VF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BDNF、N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DNF、N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吞咽训练是目前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常用方法,通过对口、舌、喉等吞咽肌群进行锻炼,可恢复吞咽肌肌力,但患者依从性较差,起效较慢[5]。


  中医学将卒中后吞咽障碍归属于“喉痹”“舌謇”等范畴,以痰浊、血瘀为基本病机。通督调神针法选取百会、水沟、神庭、神道、大椎、风府等督脉所属穴位进行针刺,可达到平衡阴阳、开窍醒脑、益气补肾的功效[6-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VF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针刺百会穴可改善吞咽神经传导、控制能力;针刺水沟穴可刺激面部神经,改善面部肌肉的协调性[8];针刺大椎穴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吞咽功能[9];针刺神庭穴可改善脑部神经功能,增强吞咽调节能力[10]。因此,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吞咽训练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BDNF、NGF水平和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通督调神针法通过针刺相应穴位可刺激神经递质释放,影响大脑神经元活动,从而促进BDNF、NGF等神经因子的合成和释放[11-12],促进吞咽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13]。


  综上所述,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因子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改善吞咽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吞咽训练治疗。

 参考文献


  [1]董莹莹.针灸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6):59-60.


  [2]王晨,水玉红,吴晨.不同康复训练方式对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3):9-12.


  [3]幸冰峰,周歆,邓先琴.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吞咽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和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9,44(7):506-511.


  [4]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组.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2):916-929.


  [5]Yang C,Zhao F,Xie C,et al.Community-based group rehabilitation program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on quality of life,depression symptoms,and swallowing func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Geriatr,2023,23(1):876.


  [6]张立志,许能贵,李如良,等.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2):140-143.


  [7]Zhang B,Guo C,Hui V,et al.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video-game based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23,24(1):735.


  [8]吴霞,王寅,李英,等.通督调神针刺疗法联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14):1781-1784.


  [9]江六顺,汪瑛,陈少飞,等.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5):206-208.


  [10]袁影,钱小路,闫文敏,等.火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20,40(4):347-351.


  [11]曹雪,张红娟,徐刚,等.开窍利咽四步针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23,43(6):611-614.


  [12]赵晓君,赵桂娥,刘红梅,等.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22,40(1):190-194.


  [13]杨浩宇,白艳甫,游柳秀,等.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血流,血液流变学和血清NGF,BDNF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11):2154-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