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雷利珠单抗联合 GP 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5-04-30 14:56:5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替雷利珠单抗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NSCLC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单纯GP化疗方案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替雷利珠单抗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7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GP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6.11%(31/36)、客观缓解率为66.67%(24/3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3.89%(23/36)、41.67%(15/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CA125、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NSCLC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单纯GP化疗方案治疗。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替雷利珠单抗;GP化疗方案;肿瘤标志物;T细胞亚群;不良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起病隐匿、恶性程度较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1]。目前,GP化疗方案是中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化疗药物会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影响治疗效果[2]。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NSCLC的重要治疗方法,其中替雷利珠单抗作为PD-1抑制剂,可阻断PD-1通路,增强机体免疫应答,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3]。本文观察替雷利珠单抗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NSCLC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NSCLC诊断标准[4];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临床分期Ⅲ~Ⅳ期;至少有1个可测量的靶病灶;预计生存期≥3个月;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无法耐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和化疗。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51~78岁,平均(62.15±2.72)岁;体力状况(PS)评分0~2分,平均(1.02±0.41)分;体质量指数18.2~26.5 kg/m2,平均(21.41±0.92)kg/m2;临床分期:ⅢB期10例,ⅢC期14例,ⅣA期10例,ⅣB期2例;病理类型:腺癌9例,鳞癌2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50~79岁,平均(60.97±2.70)岁;PS评分0~2分,平均(0.98±0.42)分;体质量指数18.0~26.3 kg/m2,平均(21.38±0.91)kg/m2;临床分期:ⅢB期11例,ⅢC期15例,ⅣA期9例,ⅣB期1例;病理类型:腺癌10例,鳞癌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予以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北京协和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23,0.2 g)静脉滴注,于化疗周期第1、8、15天给药,1250 mg/m2,滴注30 min;予以注射用顺铂(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236,20 mg)静脉滴注,于化疗周期第1~3天给药,30 mg/m2。21 d为1个化疗周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广州百济神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90045,100 mg)静脉滴注治疗,200 mg/次,1次/3周。3周为1个周期。
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周期。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R):目标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目标病灶长径之和缩小≥30%;稳定(SD):目标病灶长径之和缩小<30%,或增大<20%;疾病进展(PD):目标病灶长径之和增大≥20%,或出现新病灶。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例数/总例数×100%;客观缓解率(ORR)=(CR+PR)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3 mL,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CD4+/CD8+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以3500 r/min,离心半径8.5 cm,离心10 min,留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DCR为86.11%(31/36)、ORR为66.67%(24/3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3.89%(23/36)、41.67%(15/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CEA、CA125、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25、CYFRA2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肝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化疗是中晚期NSCLC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GP化疗方案中的顺铂可作用于DNA链,干扰癌细胞DNA复制,发挥抗癌作用[5];吉西他滨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过程,抑制肿瘤细胞生长[6]。
替雷利珠单抗属于新型PD-1抑制剂,可阻断PD-1与其配体结合,解除PD-1通路介导的T细胞免疫抑制,恢复T细胞的功能,进而抑制肿瘤生长[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DCR、ORR和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替雷利珠单抗通过重建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抗肿瘤能力,提高治疗效果[9-10]。
已知CEA是肺癌、结肠癌及乳腺癌等的标志物;CYFRA21-1是诊断肺癌的特异性指标[11];CA125属于糖类抗原,NSCLC患者血清CA125水平增高[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CEA、CA125、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GP化疗方案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从而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13]。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肝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NSCLC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单纯GP化疗方案治疗。
参考文献
[1]栗博文,刘丽萍,李志凯,等.亚洲数据:不同EGFR-TKIs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8):1-7.
[2]陆小芳,周晓荣,钱东林,等.吉西他滨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7):805-808.
[3]王渊,谭盼,张靖.替雷利珠单抗联合PC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PI3K、Akt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3,23(3):268-271.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8,40(12):935-964.
[5]杨俊,唐培,张富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或多西他赛治疗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11):1329-1331.
[6]裴晓俊.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卡氏评分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349-1351.
[7]陆舜,余新民,胡艳萍,等.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缓解特征[J].中华肿瘤杂志,2023,45(4):358-367.
[8]贾瑞,王超,李健.替雷利珠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miR-498、miR-1269、IP-10水平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3,26(5):466-473.
[9]周晓丹,冀国发,刘亚,等.替雷利珠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分析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1):2128-2132.
[10]魏徵霄,何雪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6):698-701.
[11]樊化,孙萍,巫开文,等.CT联合血清CEA、NSE、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J].山东医药,2022,62(7):57-60.
[12]李一鸣.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估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5):3184-3187.
[13]付海琴,南阳光,李春燕,等.白蛋白紫杉醇与卡铂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J].西北药学杂志,2023,38(4):164-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