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联合检测在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论文

2025-04-28 11:10:38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联合检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冠心病组,并依据不同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患者和预后不良患者;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预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oB
【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联合检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冠心病组,并依据不同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患者和预后不良患者;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预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联合检测在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结果:冠心病组ApoB/ApoA1、TG/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0.885、0.876、0.967,且联合检测预测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结论: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关键词】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预后
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主要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主,但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1-2]。载脂蛋白B(ApoB)参与脂质代谢与运输的重要过程,载脂蛋白A1(ApoA1)主要参与胆固醇由外周进入肝脏的逆转运过程;ApoB/ApoA1水平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程度[3]。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被认为是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可反映血脂代谢异常程度[4]。本文观察血清ApoB/ApoA1水平、TG/HDL-C水平联合检测在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冠心病组。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5];发病至入院时间<6 h;首次行PCI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临床资料及检查治疗完整清晰。排除标准:来院前已接受过疾病相关治疗;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恶性心律失常未经控制;合并心肌病、瓣膜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23-02-016)。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男36例,女38例;年龄47~69岁,平均(62.05±5.40)岁;体质量指数20.48~23.92 kg/m2,平均(22.40±0.54)kg/m2;饮酒史32例,吸烟史15例。对照组:男27名,女23名;年龄46~70岁,平均(62.17±5.42)岁;体质量指数20.32~23.53 kg/m2,平均(22.38±0.52)kg/m2;饮酒史22例,吸烟史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完成,术后抗血小板对症治疗。预后判定标准:通过电话、门诊等方式随访患者1年,随访期间患者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及卒中、心源性死亡、靶血管重建、由于心绞痛再入院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定义为预后不良患者,未发生者定义为预后良好患者。
采集受试者入院次日取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速度2500 r/min,半径10 cm,离心10 min后采用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S-600M型检测TG、HDL-C、ApoB、ApoA1水平,计算ApoB/ApoA1、TG/HDL-C水平。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及不同预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2)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在PCI术后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ApoB/ApoA1、TG/HDL-C对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比较
冠心病组ApoB/ApoA1、TG/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预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比较
预后不良患者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在PCI术后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
将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作为检验变量,将冠心病患者是否预后不良(是=1,否=0)作为因变量,绘制ROC曲线。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885、0.876、0.967,且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见表3、图1。
3讨论
冠心病患者可通过PCI术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但并发症发生率高,致使预后不良[6]。目前临床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心脏超声等评估预后,但缺乏特异性[7]。已知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ApoB/ApoA1水平可反映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8];且冠心病生理病理过程中包含了炎症、血脂异常等机制,TG/HDL-C水平可反映血脂代谢的平衡情况[9]。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ApoB/ApoA1、TG/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预后不良患者ApoB/ApoA1、TG/HDL-C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分析原因为ApoB是存在于脂蛋白颗粒上的蛋白质,主要负责将胆固醇和TG从肝脏运输到体内各个组织,参与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和沉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0]。ApoA1是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上的蛋白质,主要负责从组织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运输到肝脏,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ApoA1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负相关,即ApoA1水平越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越高[11]。因此,ApoB/ApoA1水平能综合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动脉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2]。已知低密度脂蛋白易聚集于血管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HDL-C可使肝外胆固醇转运至肝内代谢,发挥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及活化血小板等作用,属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13]。但血脂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TG/HDL-C水平能较好反映脂质代谢紊乱与冠心病预后不良情况。
本研究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0.885、0.876、0.967,且联合检测预测的效能高于单项检测。分析原因为ApoB/ApoA1水平能反映血清载脂蛋白异常情况,而TG/HDL-C水平能反映脂质代谢的异常情况,二者涵盖了不同的生物学过程,能更全面地评估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风险,为个性化治疗和干预提供了更多信息。
综上所述,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6):583-612.
[2]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2020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2):150-165.
[3]谭雁仪,黄金龙,赵晓芳.益生菌补剂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poA1、ApoB及CRP水平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3,36(4):777-780.
[4]刘玲娇,林燕,余湘尤,等.TG/HDL-c与职业人群ASCVD风险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2021,50(11):1891-1895.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94.
[6]Diletti R,den Dekker WK,et al.Immediate versus staged complete revascularisation in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multivessel coronary disease(BIOVASC):a prospective,open-label,non-inferiority,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23,401(10383):1172-1182.
[7]符俊丽,王颖,丁莉,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术后心肺功能锻炼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J].广东医学,2023,44(1):46-50.
[8]张劲草,耿坡.检测血脂及血清ApoB/ApoA1比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诊断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1,28(2):322-325.
[9]张婷,李树法,孟凡东,等.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预测价值[J].安徽医药,2021,25(8):1509-1513.
[10]姚懿,徐娜,贾斯达,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情况与介入治疗术后长期预后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5):531-536.
[11]李文玲,张雪鹤,刘芬,等.载脂蛋白A1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J].中国医药,2023,18(2):168-172.
[12]董丹萍,谢芳,热衣拉·买买提,等.血清AngⅡ、apoB/apoA-1联合endocan对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3,15(7):1238-1242.
[13]刘正阳,张月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TG、AI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2022,51(2):209-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