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心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理疗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分析论文

心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理疗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分析论文

5

2025-04-28 10:19:25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理疗康复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8例颈椎病康复理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康复理疗护理,心理护理组施行心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SDS、SAS评分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心理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心理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结论在颈椎病患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理疗康复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8例颈椎病康复理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康复理疗护理,心理护理组施行心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无差异(P&gt;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SDS、SAS评分比常规护理组低(P&lt;0.05);心理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比常规护理组高(P&lt;0.05);心理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常规护理组高(P&lt;0.05)。结论在颈椎病患者理疗康复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好,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颈椎病;理疗;康复护理

  0引言

  颈椎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以退行性病理变化为基础,主要病因是颈椎长时间劳损导致骨质增生和椎间盘脱出,进而压迫颈椎脊髓、神经和椎动脉,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颈椎病的症状非常复杂,主要有上肢无力、颈背疼痛、手指麻木、下肢乏力、头晕、行走困难、恶心、呕吐等。颈椎病症状与病变位置、组织受累程度、个体差异关联重大[1]。该疾病的多发年龄在30~50岁,且男性多于女性,仅仅有少数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会实施手术治疗,大部分是通过康复理疗改善症状以减缓疾病的进展,降低复发风险[2]。在康复理疗过程中,受疾病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患者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对理疗的依从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疾病恢复[3]。所以在患者进行康复理疗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改善其病情和心理状况,进一步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提升生活质量。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析心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理疗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5月收治的98例颈椎病康复理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49人。常规护理组:男27人,女22人;年龄为29~68岁,平均年龄为(41.63±9.55)岁;病程为1.3~9.6个月,平均为(5.31±1.15)个月。心理护理组:男28人,女21人;年龄为31~69岁,平均年龄为(41.50±9.43)岁;病程为1.1~9.7个月,平均为(5.24±1.07)个月。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病例均为颈椎病康复理疗者;②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③依从性高。排除标准:①全身感染疾病者;②严重器官障碍性疾病者;③精神病或交流不畅者;④严重慢性疾病者。

  本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康复理疗护理,包含推拿按摩、针灸、物理干预、颈椎牵引、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予以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

  1.2.2心理护理组

  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

  (1)心理干预:积极地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对康复理疗的疑虑并予以合理解答,促使其理解目前的治疗情况;在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时,应该及时实施疏导,让患者以良好的情绪进行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造成严重影响时,应该多鼓励患者,增加患者与病友之间的交流,让他们相互分享治疗经验并互相激励,以创造良好的理疗环境,促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以积极配合相关工作。

  (2)提升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护理过程中应指导患者了解颈椎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水平,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使其树立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3)心理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治疗目的和重要性,并为其提供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促使其调整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4)行为护理:患者对较冷环境非常敏感或者出现病情加重,容易使其发生情绪变化,所以应该加强关注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例如,若患者因寒冷等外界因素出现情绪波动时,应为其做好保暖措施,调节室内的温湿度;若患者由于疾病影响出现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时,应该帮助患者进行相关锻炼,以改善病痛带来的影响,促使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得到控制。

  1.3观察指标

  (1)不良情绪使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评价。SAS评分标准: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gt;70分为重度;SDS评分标准:53~62分为轻度,63~72分为中度,&gt;73分为重度[4]。

  (2)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行拟定的调查问卷表进行评价:分数大于85分为非常满意;65~85分为满意;65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本组例数]×100%。

  (3)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I-74)进行评估,共4项,75个条目,采用1~5分的评分标准,分数越高越好[5]。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lt;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情绪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的SDS、SAS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护理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较心理护理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image.png

  3讨论

  近些年来,受生活和工作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颈椎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该病不仅会促使患者发生头颈部僵硬、疼痛和各种不适症状,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还会使患者发生视力、吞咽异常的症状,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6]。颈椎病的危害非常大,以往中老年人群常患该病,而近几年颈椎病出现了年轻化趋势。颈椎病的危害包括引起便秘、腹部不适,由于颈交感神经在接近位置受到刺激、损害,信号会传达至大脑,导致有关神经兴奋性增强,从而促使胃肠道蠕动减缓,引起便秘和腹胀。此外,颈椎病可能导致瘫痪,尤其是部分脊髓型或以脊髓型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此类疾病由于患者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病因无法消除,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发生脊髓液化和不可逆的变性病理变化,最终导致瘫痪[7]。该病还会造成其他严重的危害,所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非常关键,可以尽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升其生活质量。

  颈椎病患者在康复理疗过程中,常常会对治疗产生担忧、恐惧等情绪,促使其心理状态不佳,若不尽早予以干预,容易导致患者发生精神方面的疾病,促使其不愿意配合治疗,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为颈椎病患者实施康复理疗能够有效减缓疾病发展和加剧,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康复理疗的实施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有重要关系[8]。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关键在于患者对康复理疗的认可和对疾病的正确理解。此外,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心理护理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运用心理学方法、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来改善护理对象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以促进其康复或维持健康。心理护理的目标主要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以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并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因为颈椎病的治疗需要较长时间,且发作概率较高,患者常常会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疾病不断加重,同时可能会出现心理方面的疾病。所以,康复理疗期间应该注重患者的心理情况,评估和掌握对患者情绪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如性格、疾病、家庭等),然后依据有关因素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例如进行物理锻炼以减轻症状,或通过适当活动缓解负性情绪等。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将心理干预运用在颈椎病康复理疗中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状态的改善,应用价值高。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负性心理,促使其积极配合完成医护人员的治疗要求,提升治疗效果。所以,心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理疗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无差异(P&gt;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SDS、SAS评分比常规护理组低(P&lt;0.05);心理护理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比常规护理组高(P&lt;0.05)。这说明心理干预应用在颈椎病理疗康复中,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并改善预后状况,有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为颈椎病理疗康复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后,可减轻其身心压力,促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1]陈莹莹,王颖,芦明明,等.理疗康复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6):167-170.

  [2]温景清,赵婉盈,李文.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颈椎病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23,44(2):482-485.

  [3]史永霞,孟净,陈丽莎.颈椎病伴焦虑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16):147-149.

  [4]张凤凤,陆泳.中医综合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作用分析[J].生命科学仪器,2022,20(1):186-187.

  [5]孙敬敬.心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理疗康复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2,17(8):172-174.

  [6]夏宇,杨庆红,李瑞娟.中医综合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作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4):125-127.

  [7]赵士梅.综合护理干预在针灸推拿结合理疗康复治疗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21,40(15):129-131,135.

  [8]李清云,张振荣.理疗康复联合综合性心理治疗干预颈椎病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