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比较论文

2025-04-24 15:36:3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用于RVO继发CME的疗效差异性甚微,比较而言前者的效果较好,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
[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在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bstruction,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edema,CME)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RVO继发CME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接受雷珠单抗治疗(n=61),对照组接受康柏西普治疗(n=59)。对比两组的视力水平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改善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疗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水平为0.48±0.08,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295.24±10.85)μm,优于对照组的0.39±0.07、(315.12±11.6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9、2.323,P均<0.05)。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用于RVO继发CME的疗效差异性甚微,比较而言前者的效果较好,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性黄斑水肿;视力;治疗效果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bstruction,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发病机制与血-视网膜屏障遭受破坏密切相关[1],该种疾病对患者的眼部损伤较为严重,患病后需立即接受治疗。目前临床治疗该种疾病以玻璃体内注射药物为主[2],常见药物包括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等[3]。雷珠单抗、康柏西普均属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4],而基于RVO继发CME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因此这两种药物对该病具有一定疗效。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RVO继发CME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RVO继发CME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接受雷珠单抗治疗(n=61),对照组接受康柏西普治疗(n=59)。对照组男28例,女31例;年龄35~85岁,平均(58.22±7.63)岁;病程2~6周,平均(3.88±0.72)周;视网膜静脉阻塞27例,眼底分支静脉阻塞32例。研究组男28例,女33例;年龄35~85岁,平均(57.92±6.06)岁;病程2~6周,平均(3.61±0.89)周;视网膜静脉阻塞29例,眼底分支静脉阻塞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东台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1)伦审(论文)第(63)号],患者均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规范》[6]中有关RVO继发CME的诊断标准;个人信息全面;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肿瘤疾病者;中途退出者。
1.3方法
对照组予以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国药准字S20130012;规格:10 mg)治疗:术前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国药准字H20205052;规格:5 mL∶24.4 mg),4次/d,连续滴注3 d;手术当日对患者的视力、眼压进一步检测,并使用复方托呲卡胺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55546;规格:5 mL)滴注患眼,10 min/次,滴注3次;术中予以术区常规消毒,对结膜囊进行冲洗,而后放置无菌开睑器,于球壁垂直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注射后使用经0.9%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37020764;规格:500 mL∶4.5 g)浸润后的棉签对针眼进行按压,予以常规包扎。
研究组予以雷珠单抗注射液(国药准字SJ20181010;规格:0.165 mL)治疗,术中于球壁垂直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0.05 mL,其余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1.4观察指标
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并对比两组不同时段的最佳矫正视力;使用相干光断层扫描法检测并对比两组不同时段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7]:显效为视力提升>90%,黄斑水肿等相关病症消失;有效为视力提升60%~90%,相关病症有所改善;无效为视力提升<60%,相关病症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对比两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包括眼压升高、角膜水肿、视网膜脱离[8]。
1.5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最佳矫正视力水平、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水平、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比
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经治疗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均有4例患者病情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CME作为RVO最为典型的并发症之一[9],其发生与血-视网膜屏障遭受破坏密切相关。当该屏障受损后,诸多内源性细胞因子被释放,从而提升血管通透性,进而导致CME的出现[10]。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等药物经由玻璃体内注射对该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较好,但两种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的效果并不明确,需进一步进行探究。
雷珠单抗是一种重组单克隆药物[11],具有阻止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同时在治疗由血管渗透性增加所引起的水肿、出血等病症效果较好[12],可进一步缓解炎性反应的发生。而康柏西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受体紧密度方面。本研究发现接受雷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病症的改善幅度更大,此结果与王韬[13]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雷珠单抗、康柏西普均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但二者比较而言雷珠单抗的效果更加明显。
本研究还发现两组均有4例患者病情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此两项研究结果说明雷珠单抗、康柏西普两种药物的总体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性甚微。目前,大量研究表明雷珠单抗及康柏西普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囊样水肿中均有良好的疗效,且两种治疗方式的药物安全性无显著差异(P>0.05)[14-16]。史庭坤等[17]将7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并分别予以雷珠单抗治疗、康柏西普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此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结论。还有学者研究表明,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中,在应用玻璃体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药物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18-22]。
综上所述,在RVO继发CME的治疗中,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两种药物在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性甚微,但在提升患者视力水平方面前者更具优势,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当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参考文献]
[1]桂衍超,段梅,管一鸣,等.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预后影响因素及临床疗效[J].临床眼科杂志,2023,31(5):385-390.
[2]王硕,刘畅,贾雯,等.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过程中玻璃体的状态变化及其对疗效影响[J].安徽医药,2023,27(7):1466-1471.
[3]杨蕾琪.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3):279-280.
[4]宋林.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J/CD].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1):64-67.
[5]张少华,赵铭,张鹏.阿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不同年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及对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4):49-52,57.
[6]邵毅,张雨晴,周琼.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规范——2019年欧洲视网膜专家协会指南解读[J].眼科新进展,2020,40(6):501-504.
[7]张旭,何小松.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9(4):120-123.
[8]陈冬军,刘彦,陈建华.不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方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其对黄斑血流密度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7):852-855.
[9]王嫄,杜兆江,王甜甜,等.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6):947-948.
[10]陆寅,李跃.康柏西普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伴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J].名医,2022(12):42-44.
[11]董照阳,胡欣欣,胡天明,等.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眼科杂志,2022,30(2):115-118.
[12]王运昌,李荣荣,肖哲,等.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多焦ERG变化及与视力的相关性[J].眼科,2022,31(2):130-134.
[13]王韬.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的有效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2,17(2):32-35.
[14]刘自强,金明.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1,31(12):897-901.
[15]李阳,王娟.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疗效对比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21,22(12):1894-1896.
[16]毛蕾,朱静吟,武蓉,等.雷珠单抗治疗老年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1,27(1):21-24.
[17]史庭坤,夏红和,柯喜宣,等.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效果[J].临床眼科杂志,2021,29(4):303-307.
[18]乔灵飞,姜波,史春生.单次康柏西普注射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病人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参数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1,25(4):818-820,850.
[19]李秀芹.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眼底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J].系统医学,2022,7(1):56-59.
[20]苏畅,孙莎.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21,27(7):159-161.
[21]沈华墨,朱丹风,高志勇.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4):174-176.
[22]孙婷,宋展,臧影,等.探讨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疗效及对房水细胞因子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2,7(11):1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