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康复治疗在骨科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论文

康复治疗在骨科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论文

2

2025-04-24 15:16:3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康复治疗在骨科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双盲卡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性骨科术后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康复治疗在骨科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双盲卡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性骨科术后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脊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水平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脊髓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是骨科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康复治疗;骨科;术后康复;应用效果


  0引言


  脊柱脊髓损伤是常见的一类骨科疾病,具有较多且复杂的发病诱因,其中意外事故占多数[1]。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相伴,在脊柱受伤后脊髓功能及部位也会因受损而出现功能障碍。这类患者病情不清且致残风险较高,甚至危及生命安全[2]。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脊髓压迫、脊柱畸形、神经功能损伤等后续问题,但脊柱功能还需在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缓慢康复,且术后有肌肉萎缩的风险,行动障碍、生活自理障碍等问题也还需要积极面对和处理[3]。现就本院骨科术后康复治疗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经双盲卡片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5~71岁,平均(51.1±1.2)岁;受伤诱因包括意外交通事故损伤13例、暴力性损伤17例、高空跌下损伤1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0岁,平均(50.5±1.7)岁;受伤诱因包括意外交通事故损伤15例、暴力性损伤12例、高空跌下损伤13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①经临床相关检查及诊断确定为脊柱脊髓损伤;②在我院接受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等骨科手术;③术后无严重性并发症、生命体征稳定,可转入康复治疗阶段;④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⑤患者、家属在知情的前提下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肩颈痛、腰腿痛等病史者;②伴有恶性肿瘤者;③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存在障碍者;④哺乳期、妊娠期的女性;⑤精神状态不正常者;⑥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本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研究方法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康复指导,术后完善病情转归评估,给予神经营养药物、皮质激素等治疗;常规指导患者术后康复,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定时翻身、预防压疮;指导患者学会使用矫正支具固定脊柱,开展肢体活动和脊柱活动、神经源性膀胱和直肠康复活动;保持随访,随时纠正患者不良康复行为,督促术后康复效果。


  1.2.2观察组


  安排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综合性骨科术后康复治疗,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早期阶段[5]:重建脊柱后,需要卧床制动,经支具支撑下训练肢体活动,主要训练肌肉、膀胱、呼吸、关节被动活动等功能。制动期间,按摩躯干、上下肢的肌肉,松解肌肉、预防萎缩和痉挛。可以联合中医针灸刺激穴位,提升肌肉运动能力,比如2~3寸针顺脊柱纵轴向下沿皮刺夹脊穴30min/次;也可以电刺激治疗促进恢复肌力。术后患者需留置导尿管,指导患者练习收缩膀胱、肛门,适应导尿管排尿。待生命体征术后趋于稳定下指导训练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每天2次,每次30min。指导患者术后维持舒适的功能体位,预防低血压、颈段损伤、脊柱二次损伤导尿管。按摩、被动活动患者手指、手腕、足部等。


  (2)中后期阶段: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能坐起时,康复治疗师可以抬高床头0.5~1h/d,之后可逐渐延长坐立时间。指导患者练习床旁站立、扶床缓慢行走、拄拐行走,但要注意不负重、不弯腰。以手法扣拍患者背部,五指并拢、指关节微屈,叩杯状从后背肺部连续叩击促进自主排痰。患者仰卧位下,有效固定肢体近端,手托住肢体远端,开展上下肢关节规律性主动活动。


  (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早期康复治疗、中后期康复治疗结束后,若患者的肌力、关节能力都有显著改善,可最后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训练,以吃饭、穿衣、如厕等日常行为为主,逐渐过渡至做饭、买菜等更大范围的活动。


  (4)心理康复治疗:除了关注身体康复,还应该关注心理康复。患者在遭受创伤、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会存在恐惧、担忧、焦虑等心理情绪。康复医师还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缓解、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维持患者情绪稳定,使其能积极配合术后各阶段的康复治疗。


  1.3观察指标[6]


  观察两组术后1d、术后3个月时的脊髓功能、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水平等指标。其中,脊髓功能评价以国际标准进行评估[7],包括轻触觉、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生活能力评价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水平以SF-36评价量表。上述2项指标总分各为100分,得分高者能力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脊髓功能比较


  术后1d,两组的脊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脊髓功能评价中轻触觉评分、针刺觉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3个月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ADL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脊柱脊髓损伤在骨科比较常见,这类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术后康复治疗是其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脊柱脊髓损伤后,患者会出现功能障碍、结构改变,且脊髓受压后会影响反射功能、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躯体活动[8]。现代医学研究面更广,医疗服务也更加全面,对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康复治疗更为关注。研究表明,有效的术后康复治疗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之一,只有术后康复治疗有效,才能让患者的手术效果得以维持和升华,患者也才能更大程度地复原[9]。大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可基本康复,但如果术后康复治疗不及时、不科学,可能会遗留偏瘫、肌肉萎缩、截瘫等多种后遗症,对其自身、家庭、社会都会带来沉重负担[10]。骨科术后的患者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卧床,还要积极预防感染、压疮、结石等。患者骨科手术治疗结束,并不是治疗的终点,后期康复治疗将持续更长的时间且过程也更加艰辛[11]。脊柱脊髓损伤者在术后有效康复治疗前,需了解脊柱内固定情况,制订合适的训练方案和训练强度,并在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以预防过度训练造成的二次损伤[12]。骨科康复治疗强度的控制尤为重要,低强度不足以恢复脊柱脊髓功能,过度则会再次损伤,因此通常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情况来开展,比如术后早期卧床制动,支具保护下以按摩、被动运动为主。同时,被动康复需与主动康复相结合,例如运用针灸、电刺激、按摩等结合患者坐、站、走等活动。中后期的康复治疗强度需有所提升,可利用肢体活动、肌肉训练、抗组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心理康复等促进脊柱功能康复并充实患者的生活信心。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表明术后3个月的观察组在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后,脊髓功能、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术后康复治疗对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至关重要,值得推广使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在积极进行临床治疗后都要接受规范性、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最满意的临床预后。

 参考文献


  [1]黄伟旋.脊柱外固定支具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9):1417-1418.


  [2]蓝海燕,成慧慧.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2019,13(7):150-152


  [3]吴建临,王文革.不同入路路径减压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和预后[J].中国实用医刊,2019,46(8):56-59.


  [4]刘晓博.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骨科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175-179.


  [5]吕晨,吕金菊,万毅超,等.自我护理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积极性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2):215-217,220.


  [6]赵宽.骨科康复训练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2018,30(17):77-78.


  [7]刘洋,李玲君.骨科康复治疗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13):102-103.


  [8]梁少娟.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运用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5):180-181.


  [9]孙雪锋.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1):114-115.


  [10]李涛,陈兆军,贺明伟.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的损伤程度评估及治疗结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9,25(10):14-16.


  [11]周瑾,徐大雄.骨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后和护理[J].智慧健康,2019,5(15):144-145.


  [12]解海霞,苌凤水,沈沉,等.脊髓损伤患者机构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28(6):529-534.


  [13]庄合生,吴晓,陈小燕,等.康复护理预防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2):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