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5-04-21 14:51:11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观察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时间(院前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急诊室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再梗死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急诊室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摘要】目的:观察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时间(院前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急诊室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再梗死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急诊室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1%(67/70),高于对照组的85.71%(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缩短抢救时间,以及降低再梗死率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抢救成功率;再梗死率;护理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因冠状动脉发生急性、持续性缺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1-2]。急诊抢救时间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与密切相关,在短时间内予以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3-5]。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式,具有预见性、计划性,可提高抢救成功率[6-7]。本文观察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经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8];合并心律失常、心绞痛;可配合检查和治疗。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合并精神疾病;合并严重血液疾病;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112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60~78岁,平均(65.89±3.03)岁;文化程度:小学26例,中学21例,大学及以上23例。观察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60~78岁,平均(65.76±3.01)岁;文化程度:小学25例,中学22例,大学及以上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接诊,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早溶栓治疗。
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1)构建急诊护理小组。选取1名护士长为组长,3名护师为组员,明确各成员职责;通过数据库查阅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和护理措施,结合本院总结临床急诊护理经验,制订优化急诊护理计划。(2)入院前护理。接到急救电话后3 min内派出救护车,通知相应急诊医师和急诊护理小组做好接诊准备;出诊过程中指导家属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不能搬动患者,取平卧位等待救援;抵达急救现场后,应用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对患者进行早期预警评分,评估结果同步传达给院内接诊人员,若需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前通知导管室做好准备;病情危重者,提前通知ICU预留床位,确保ICU设备处于待命状态;放射科等功能科室随时待命。(3)入院后护理。救护车到达医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将患者送至急诊科救治;由随行医护人员向院内医护人员详细交接患者病情、已进行的急救措施和用药情况;建立静脉通路,具备溶栓指征者,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确保尽早溶栓;具备介入指征者,向患者家属讲解介入目的、风险等情况,协调导管室做好准备。(4)急诊后护理。急诊医师评估患者病情,确认其生命体征稳定,由1名急诊科医师和1名急诊护理小组成员共同转运患者,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到达接收科室后,急诊护理小组成员与接收科室护士进行床边交接,并移交所有医疗文书和护理记录。(5)转科后护理:参与转科的急诊护理小组成员在护理记录中注明患者转科时间和去向,跟进患者恢复情况,由护士长组织急诊护理小组成员回顾患者整个救治过程,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更新护理计划。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抢救时间,包括院前接诊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急救时间。(2)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和再梗死率。(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总分0~100分,≥85分为满意,65~84为基本满意,≤64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抢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院前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急诊室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抢救成功率和再梗死率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1%(67/70),高于对照组的85.71%(3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的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患者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加重、恶心呕吐及心力衰竭等,致死率较高[9-11]。已知发病后的6 h内是治疗的黄金时期,但常规急诊护理中急救过程中存在责任不清、分工未细化等缺陷,护理工作易产生遗漏或重复,延误患者急救时间[12-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前接诊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构建急诊护理小组,结合本院总结临床急诊护理经验,制订优化急诊护理计划,接诊后快速出诊,通知急诊医师和急诊护理小组做好接诊准备,同时指导家属配合护理[15-16];入院后打开绿色急救通道,快速转运患者,缩短诊治时间,尽快进行抢救;抢救结束后回顾过程,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更新护理计划,可有效提高急救工作效率和救治成功率,降低再梗死率,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17]。
综上所述,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缩短抢救时间,以及降低再梗死率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1]Song L,Lu H,Ru H,et al.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Graded Emergency Nursing Group under the Assistance of Multidisciplinary First Aid Knowledge Internet-Based Approach on the First Aid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Healthc Eng,2022:8469930.
[2]陈琴.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效果及预后康复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2,8(23):3254-3256.
[3]闫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1):196-198.
[4]段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190-191.
[5]Qu B,Hou Q,Men X,et al.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KABP nursing model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CI[J].Am J Transl Res,2021,13(4):3022-3033.
[6]李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184-185.
[7]孔巧红.全程绿色通道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1):68-69.
[8]王甘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采取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应用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29):35-36.
[9]连美升,朱婉婷,陈建芳.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7):182-184.
[10]皮飞飞,祝志邦.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9,43(2):183-184.
[11]卞莉.全程优化急诊管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7):104-105.
[12]陈珍妮,黄玲萍,林节娥.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7):45-47.
[13]Chen J,Xu W,Cai X,et al.Nursing model based on Snyder's hope theory in emergency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J Transl Res,2023,15(7):4770-4778.
[14]王欢,晁晶,齐翌婷,等.浅析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4):134-136.
[15]Zhang Q,Yu Y.Effects of graded emergency nursing on resuscitation outcomes,prognosis,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J Transl Res,2021,13(9):10586-10592.
[16]顾芸韵,朱佳华,周菊花.基于Delphi构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3):102-105.
[17]Banharak S,Metprommarat A,Mahikul W,et al.Effectivenes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terventions on selected outcomes among community dwelling-older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Sci Rep,2023,13(1):18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