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肿物切除术后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对预防术后瘢痕增生的效果分析论文

2025-04-21 14:31:17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分析浅表肿物切除术后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对预防术后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浅表肿物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减张美容缝合术,观察组实施减张美容缝合术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容效果、瘢痕评分、瘢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美容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4,P<0.05)。观察组瘢痕
[摘要]目的分析浅表肿物切除术后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对预防术后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浅表肿物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减张美容缝合术,观察组实施减张美容缝合术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容效果、瘢痕评分、瘢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美容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4,P<0.05)。观察组瘢痕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瘢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术后瘢痕增生的治疗方案,可提高瘢痕的整体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浅表肿物切除术;减张美容缝合术;激光治疗;预防;瘢痕增生;效果分析
瘢痕增生是皮肤疾病手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影响患者外观美观,引起不适的疼痛、瘙痒等感觉,甚至对局部功能造成影响,特别是在面部等暴露部位,瘢痕的存在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1]。瘢痕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转移、胶原蛋白沉积等多个阶段。浅表肿物的切除会损伤皮肤的结构完整性,从而触发这一过程。治疗瘢痕的常规方法涉及瘢痕修复霜、硅凝胶片、压力疗法和类固醇注射等,但这些方法的效果各有限制,且不能完全预防瘢痕的形成。减张缝合是一种可以显著减少术后瘢痕的手术技术[2]。通过巧妙的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愈合,从而在美容效果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激光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束作用于瘢痕组织,可以改善瘢痕的色泽、质地和高度,对于预防和改善瘢痕增生有着重要作用[3-5]。本研究旨在探究浅表肿物切除术后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对预防术后瘢痕增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浅表肿物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减张美容缝合术,观察组实施减张美容缝合术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0~40岁,平均(28.25±5.57)岁;切口长度1~6 cm,平均(3.18±1.22)cm;手术部位:四肢16例,躯干10例,面部24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0~40岁,平均(29.65±6.64)岁;切口长度1~5 cm,平均(3.25±1.11)cm;手术部位:四肢14例,躯干10例,面部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聊城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2年8月第8号),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证实为浅表肿物(如痣、囊肿、脂肪瘤)的手术患者;术后伤口长度≥2 cm;对激光治疗无禁忌证。
排除标准:伤口部位近期有其他损伤或创伤者;使用影响瘢痕形成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凝血功能障碍或活动性感染者;怀孕或哺乳期女性;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减张美容缝合术,选择2%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59049;规格:2 mL∶40 mg)和少量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1344;规格:2 mL∶1 mg)进行局部麻醉。根据病变大小和位置设计切口,并切除浅表肿物。沿切口缘钝性剥离皮下组织,松解皮瓣至能自由移动。皮瓣松解范围为切口边缘外1~2 cm。使用不可吸收的缝合线(如尼龙或涤纶),以0.5~1 cm的间隔对皮瓣边缘进行连续缝合。缝线张力应适中,以使皮瓣边缘无张力。在连续缝合的基础上,在切口中间、两端各增加1~2针间断缝合,以增强切口的稳定性。使用张力计测量切口缘的张力,确保张力均匀分布,切口边缘无明显的张力集中。张力范围控制在2~4 g/cm左右。术后24~48 h去除引流物。每日换药,保持其清洁干燥;术后7~10 d拆除减张缝合线。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待闭合伤口,联合595 nm染料激光疗法。参数设置:波长1064或1550 nm,能量密度5~10 J/cm²,脉宽10~20 ms,重叠率50%~70%。治疗区域为术后切口边缘及周围1~2 cm。术后1、2、4周各治疗1次,共3次。使用分数激光或点阵激光,在治疗区域内形成微小的热损伤区,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和重塑。激光照射后,局部会出现轻微红肿,可使用冷敷或保湿霜缓解。治疗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可使用硅凝胶(国械注进20162645091;规格:15 g)均匀涂抹于患处,促进疤痕软化和平复。
1.4观察指标
美容效果:手术切口平整,只留下微小痕迹,瘢痕完全软化,外观比较美观平整为显效;切口整体平整,软化瘢痕比例≥50%为有效;切口痕迹较弯曲,直径≥10 mm,瘢痕面积和硬度无显著改善,外观不平整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瘢痕评分:根据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包括色泽、厚度、血管分布和柔软度4个方面,各方面0~3分,总分12分,得分越高表示瘢痕程度越严重。
瘢痕满意度:在出院日,通过采用自制的评价问卷,问卷Cronbach’a系数为0.813,满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个维度,对应≥85分、60~<85分、<60分,瘢痕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瘢痕评分)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美容效果、满意率)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比较
观察组美容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瘢痕评分比较
观察组瘢痕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瘢痕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瘢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常用于预防和减轻浅表肿物切除术后瘢痕增生[6]。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结合两种不同的治疗机制,在术后瘢痕管理中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减张美容缝合术降低切口张力,促进创面愈合,结合激光疗法改善瘢痕的外观和色彩,有效预防术后瘢痕增生,提高患者满意度[7-10]。该联合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安全,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和副作用,适用于不同类型和部位的浅表肿物切除术后瘢痕管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观察组在瘢痕的柔软度、血管丰富程度、厚度、色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瘢痕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这些结果表明,在术后瘢痕增生的预防和治疗中,采用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具体来说,联合治疗组的瘢痕更加柔软、血管更少、厚度更薄、色泽更自然,并且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更高。分析原因:联合治疗可以在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减少切口张力,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同时通过激光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瘢痕的形态和质地,从而达到更好的整体美容效果[11-14]。采用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在预防术后瘢痕增生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其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与王宇伟[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观察组采用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观察组的各项瘢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浅表肿物切除术后采用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在预防术后瘢痕增生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对于改善术后美观和患者满意度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浅表肿物切除术后减张美容缝合术与激光联合治疗可以降低瘢痕的柔软度、血管、厚度、色泽评分,提高瘢痕整体美容效果,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1]薛启元,朱正,王晓芳.改良式减张美容缝合术在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11):46-49.
[2]王金,汤志水,黄铜,等.改良式减张美容缝合术治疗面部皮肤软组织挫裂伤的效果[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1,43(11):1155-1158.
[3]王金,柴磊,吴艳萍,等.改良式减张美容缝合术联合595nm染料激光预防术后瘢痕增生的效果[J].广东医学,2020,41(21):2201-2204.
[4]戴水红,王佳佳.心形减张美容缝合技术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0):48-50.
[5]Martinhão RLS.Invited discussion on:Global prevalence and preferences of progressive tension suture usage in ab⁃dominoplasties[J].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2022,47(3):1087-1090.
[6]Chen QW,Wang H,Wu H.Repair of laryngeal fistula with tension-relieving suture and elastic vascular sling:A case report[J].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2022,57(12):1503-1505.
[7]Edward Y,Cyrus S,Pollock TA,et al.Global prevalence and preferences of progressive tension suture usage in ab⁃dominoplasties[J].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2022,4(3):1076-1086.
[8]夏云,张红燕,舒茂国,等.超减张缝合联合减张胶带在胸腹部增生性瘢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3,34(11):669-671.
[9]张静,王舒.美容缝合联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腹壁竖切口愈合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5):83-86.
[10]洪斌,蔡建良,毕泗成,等.钬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23,32(4):203-207.
[11]张寒,曹敏,席翔,等.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51(12):1460-1463.
[12]陶伟,徐明,朱进,等.980nm红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1,21(12):1086-1090.
[13]王鹏,冷国雄,权良明.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20,9(6):406-410.
[14]马进华,魏红兵,李先林,等.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氧化应激因子和肿瘤相关因子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2):158-162.
[15]王宇伟,何华东,张文豪,等.980nm半导体红激光辅助后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应用经验[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2,37(1):3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