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行股骨颈骨折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

2025-04-21 14:23:36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观察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行股骨颈骨折(FNF)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于松滋市人民医院行FNF外科手术的1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组采用髂筋膜阻滞+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应激指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行股骨颈骨折(FNF)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于松滋市人民医院行FNF外科手术的1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组采用髂筋膜阻滞+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应激指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镇痛泵24 h用药量、拔管时间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24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观察组三项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嗜睡、头晕、尿潴留、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用于FNF外科手术患者可增强镇痛效果,抑制应激反应,减小对患者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髂筋膜阻滞椎管内麻醉股骨颈骨折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应激反应认知功能睡眠障碍
股骨颈骨折(FNF)是常见的髋部损伤疾病,主要由于骨质疏松引起骨质量降低所导致,多发生于中老年人[1]。目前临床治疗FNF的主要方法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能促进正常肢体行动能力恢复,且手术安全性高[2]。但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及生理功能的退化,患者对手术耐受力较差,麻醉风险增加,术后认知障碍及睡眠障碍发生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因此选择合适麻醉方式尤为重要。全麻和椎管内麻醉是常用麻醉方法,其中椎管内麻醉是在患者椎管内注入麻醉药,作用于脊神经根,起到麻醉阻滞效果[4]。有研究表明,股骨头置换术中联合应用髂筋膜阻滞镇痛效果较好,操作方法简便,可改善患者睡眠及认知障碍[5]。鉴于此,本研究对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行股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与睡眠障碍的影响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松滋市人民医院行FNF外科手术的1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组采用髂筋膜阻滞+椎管内麻醉。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5.78±2.67)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31例,Ⅲ级19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7例,重物砸伤17例,其他原因6例;手术方式: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2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21例。观察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59~74岁,平均年龄(65.84±2.71)岁;ASA:Ⅱ级31例,Ⅲ级20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6例,重物砸伤18例,其他原因7例;手术方式: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21例。两组手术方式、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松滋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年龄57~80岁;(2)有明确的外伤史,经CT、X线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3)心肝肾功能正常;(4)凝血功能正常;(5)无精神疾病;(6)患者或家属知情并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1)有血液疾病,(2)恶性肿瘤,(3)伴有神经肌肉或者神经疾病,(4)严重全身感染疾病,(5)老年痴呆。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椎管内麻醉,协助患者取侧卧位,穿刺点选择患者L2-3位置进行硬外穿刺针插入,患者脊髓液流出后注射1.5 mL布比卡因(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37162,5 mL∶25 mg),依据患者情况进行维持麻醉注入2%利多卡因(湖北天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839,5 mL∶0.1 g)。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髂筋膜阻滞麻醉,给予患者Dalens法髂筋膜间隙阻滞,选择患者腹股沟韧带中、外1/3交点处1 cm位置进行穿刺,无菌消毒并铺巾,应用德国贝朗公司的24G穿刺针进行垂直穿刺,依次穿过患者阔筋膜及髂筋膜,最终到髂筋膜间隙,注射0.4%盐酸罗哌卡因[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25,75 mg(以C17H26N20·HCl计)]30 mL,应用无菌棉球在注射部位按压,并在局部铺无菌敷料。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静脉镇痛泵24 h用药量、拔管时间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2)比较麻醉前后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6]评分,分值0~10分,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3)比较麻醉前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4)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7]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8]评分。采用MMSE评分评估患者认知能力,满分30分,分数与认知功能成正比;采用PSQI评分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分值0~2 1分,分数越高表睡眠质量越差。(5)比较两组嗜睡、头晕、尿潴留及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镇痛泵24 h用药量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麻醉前后VAS评分比较
麻醉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24 h两组VAS评分比麻醉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麻醉前后应激指标比较
麻醉前两组NE、E、Cor三项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两组三项应激指标较麻醉前上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麻醉前后MMSE评分、PSQI评分比较
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与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嗜睡、头晕、尿潴留、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骨质退行性变化逐渐进展,易造成骨质疏松,进而引起骨折,其中,髋部骨折发生率较高[9]。FNF是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若不及时治疗,易发生股骨头坏死,导致髋关节功能受损[10]。股骨头置换术为其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老年患者对手术耐受较差,会使手术麻醉风险增加,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并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髂筋膜阻滞麻醉能通过髂筋膜间隙促进麻醉药物扩散,促进神经传导,对股骨头的麻醉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镇痛泵24 h用药量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能有效减少麻醉药用量,且术后恢复快。分析其原因为,髂筋膜阻滞和椎管内麻醉分别作用于不同神经元,互相作用增强整体麻醉效果。髂筋膜阻滞能使局部麻醉药物在阻滞区域内停留时间长,使药物代谢和消除减少。髂筋膜阻滞能阻止神经冲动在髂神经及髂腰神经传导,减少疼痛信号传递,从而增强镇痛效果。髂筋膜阻滞还可通过减少交感神经活性,增强镇痛效果,减少手术部位肌肉痉挛,减轻术后肌肉疲惫及不适,能减少手术部位疼痛,从而减少麻醉药用量,促进患者术后更快清醒和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 h、术后24 h,两组VAS评分较麻醉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更低。这说明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分析原因为,髂筋膜包裹下肢神经,在该区域注射麻药能快速将神经阻滞,阻断下肢神经对疼痛信号的传递,在椎管内麻醉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髂筋膜阻滞可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NE、E、Co是交感神经系统释放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代谢系统等有影响。手术是一种强烈应激刺激,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和NE、E、Co的大量释放,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代谢率增加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拔管后两组三项应激指标较麻醉前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说明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能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分析原因为,髂筋膜阻滞能阻止髂神经和髂腰神经对于下肢疼痛的传导,降低疼痛刺激,从而减少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4 h两组MMSE评分较麻醉前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高于麻醉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说明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能有效使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阿片类麻醉药物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释放及再摄取降低大脑内神经传导速度,从而影响患者认知功能。髂筋膜阻滞可减少术中麻醉药使用剂量,从而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可通过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研究表明,髂筋膜阻滞能降低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水平,增加内啡肽镇痛物质分泌,从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11],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嗜睡、头晕、尿潴留、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说明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为,术中阿片类麻醉药物的使用存在嗜睡、头晕等副作用,且会导致尿潴留和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而髂筋膜阻滞能减少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从而降低患者嗜睡、头晕、尿潴留、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能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PRADHAN A,ABOE L T,RICHARDSON L,et al.Outcomes for non-operatively managed fracture neck of femur patients:a single-institution study[J].Injury,2022,53(2):626-630.
[2]ZHENG G Q,XU W T,NI C,et al.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complicated with uremia[J].Zhongguo Gu Shang,2022,35(7):634-637.
[3]张宏,李淑萍.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8(10):1155-1159.
[4]喻茜,罗林丽.椎管内麻醉中腰椎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20):4102-4107.
[5]关山,吴川,霍树平,等.腰丛阻滞和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7):684-688.
[6]严广斌.视觉模拟评分法[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2):273.
[7]陈小妹,张余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对不同年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药,2021,16(7):1065-1069.
[8]张耀楠.Orem自理模式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2,46(3):363-365,368.
[9]刘亚欧,刘刚,杨勇,等.老年骨折患者治疗管理中“动”与“静”的辩证思考[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1,43(6):609-612.
[10]胡宗亮,王祥华,耿国波,等.联合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髋臼后壁合并股骨头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1,29(20):1905-1908.
[11]阮倩,自华芬,陈莉,等.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浅全麻对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和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1,27(4):838-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