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论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论文

4

2025-04-18 17:12:3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评估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护理风险事件、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关键词】呼吸与危症医学科,护理风险管理,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烦躁、嗜睡等,且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十分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安全[1]。目前,在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中,呼吸机械通气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重要干预手段,能够改善机体通气血流比例,使气体分布更加均匀,从而缓解临床症状,但是会引发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2-3]。有研究表明,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机械通气的安全性[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3.55±10.31)岁。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3.72±10.2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重症肺炎,且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2)均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均同意相对应的护理方式;(4)一般资料齐全;(5)行有创或者无创机械通气>48 h。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语言障碍,(2)合并心肝肾等功能异常。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并执行无菌原则。(2)加强患者气道的管理,必要时进行口腔护理。(3)调整病房的温湿度,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紧密的观察,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具体如下:(1)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9位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护士长作为组长,组员均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依据工作安排进行调整。护理人员要进行培训和考核,培训内容有专业知识、专业操作,考核包括考试及临床观察。(2)加强风险意识:小组定期开展讨论,分析工作中的风险事件,并学习风险管理理念,从而提高风险意识,能够更好地提升护理安全性。(3)风险意识识别:护理人员要识别护理时潜在的风险,并分析风险事件中的人员、时间等,主要包括应变能力不够、劳动纪律不严等因素。(4)风险处理措施的完善:①管理病房环境。病房环境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消毒,防止出现感染;护理人员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并关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人员要严密排查环境隐患,保证安全管理。②管理患者气道。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完善操作流程;护理人员应按时更换和消毒,并详细记录时间;小组成员要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小组成员的相关能力;护士长带领查房,并指导成员学习气道护理,加强护理管理。③每日需要评估呼吸道护理等内容,同时进行反馈,及时对护理策略进行调整。④小组成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可以减轻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5)成立问责机制:①评估风险管理。对已发生事件进行预防及处理,并查找原因。②实施奖惩制度。对于出现较多风险事件的成员进行教育批评,并再次进行培训和考核。③定期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并严格对相关人员进行指导,以免再次发生。


  两组均护理2周。


  1.3观察指标


  (1)血气分析指标:比较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2)护理风险事件:比较两组误吸、静脉炎等风险事件。


  (3)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通气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肺炎是一种慢性疾病,若人体发生循坏系统衰竭或者器官系统异常,则被认为是重症肺炎[5]。目前,在临床上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常采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可以提供长期呼吸支持,并帮助患者稳定血氧指标,但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常常会因为插管、拔管等行为,对患者的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且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6]。有研究表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医护人员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不当或者意识不强,则极有可能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出现[7]。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不断改进医护人员的护理技术,从而降低护理风险,进而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的预后[8]。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分析其原因为,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有较高的要求,既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术,又要使用先进精密的仪器设备,另外,护理风险事件包括患者的气道管理,而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工作也包括患者的气道管理,同时,本研究中的血气分析指标是判断患者呼吸系统通气是否正常、并发症是否出现的重要指标,所以,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行对于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是非常重要的[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说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其原因为,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佩戴呼吸用具,且病情重、治疗手段多,会增加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管理是采用气道管理、心理管理等多方面护理,可以保障安全,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重症肺炎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更加有效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其原因为,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会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症状,具有脓性痰和氧合下降的特征,导致患者的住院和通气时间延长,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等方面内容,严格执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重视患者的气道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13-14]。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能够缩短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参考文献


  [1]王丹.RICU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1(1):64-67.


  [2]郑丽,牟春英,黎巧玲.1例重症肺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及机械通气治疗的康复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21,20(9):81-85.


  [3]彭燕芳,郑查某.早期四级锻炼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6):109-111.


  [4]罗裕锋,叶初阳.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4):70-72.


  [5]戴旭红,王丽文,陆展鹏.影响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发生重症肺炎感染的风险模型构建及护理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1,38(12):932-935.


  [6]张慧慧,胡月红,周尧英,等.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24):3734-3738.


  [7]胡小弟.ICU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5):91-92.


  [8]张玉姣.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及对其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4):453-457.


  [9]ZHONG Q,TANG P,SUN Z,et al.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Xuebijing combined with Maxing Shigan decoction in treating severe pneumonia[J].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21,83(6):135-139.


  [10]赵秋红,韩丹,吴斯琴.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3):367-368.


  [11]黄金格,韦娜,覃雅青,等.ICU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2):124-125.


  [12]刘旭.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2,43(12):3391-3393.


  [13]张志辉,刘学松,陈思蓓,等.人巨细胞病毒再活化在非免疫抑制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发生及预后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1,33(3):286-292.


  [14]SULTANA M,ALAM N H,ALI N,et al.Household economic burden of childhood severe pneumonia in Bangladesh:a cost-of-illness study[J].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2021,106(6):539-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