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各种血清指标的水平及临床价值分析论文

2025-04-18 16:13:1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IL-6、IFN-γ、CRP、LDH水平变化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存在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各血清指标变化的意义。方法目的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入观察组,50名健康体检者入对照组,均实施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查,对比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及观察组不同病情人群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IL-6(33.41±2.42)pg/mL、IFN-γ(116.34±1.82)pg/mL、CRP(18.42±2.42)mg/L、LDH(289.42±24.42)U/L高于对照组的(5.54±1.42)pg/mL、(21.42±0.52)pg/mL、(3.24±0.24)mg/L、(74.24±10.3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58、283.341、36.618、57.376,P均<0.05);重症患者IL-6、IFN-γ、CRP、LDH水平均高于轻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L-6、IFN-γ、CRP、LDH水平变化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存在临床意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6;临床意义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诱发因素,近年来受空气、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该病发生率持续增加[1]。经统计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2~16岁儿童住院治疗的最常见病因,发病初期可见咳嗽、头痛、发热、咽痛等症状,若未及时控制可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气胸等症状,甚至部分患者会因病情进展迅速出现死亡的情况[2-3]。故需要早期识别肺炎支原体感染,并采取合理的方案展开治疗,但目前尚未明确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多认为与支原体直接损伤、介导的免疫炎症损伤、毒素损伤等密切相关,但感染发生后可引起高气道反应,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因此本文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清检查,旨在探讨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各血清指标变化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的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入观察组,50名健康体检者入对照组,均实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检查。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14岁,平均(7.14±2.62)岁;病程2~10 d,平均(5.11±1.24)d。对照组中男27名,女23名,年龄2~14岁,平均(7.22±2.37)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轻症34例、重症16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院时年龄2~14岁;②观察组纳入病例符合2023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中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4];③入院前未接受免疫调节剂与激素进行治疗;④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即>1:80;血冷凝集试验≥1:32,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比较,滴度4倍以上升高;⑤临床资料完整;⑥近1个月无任何感染症状。
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临床资料不全者;③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④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者;⑤既往存在肺结核、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等疾病者;⑥先天性心脏病者;⑦结缔组织疾病者;⑧免疫缺陷疾病者。
1.3方法
纳入研究100例受检者均在入院第2 d清晨采集空腹状态下肘正中静脉血4 mL为标本,静置后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AU5800),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乳酸底物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以流式细胞仪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5]。
1.4观察指标
检测结果,对比两组IL-6、IFN-γ、CRP、LDH检测结果、观察组重症与轻症者IL-6、IFN-γ、CRP、LDH检测结果。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IL-6、IFN-γ、CRP、LDH检测结果为计量资料且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检测结果对比
观察组IL-6、IFN-γ、CRP、LD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观察组不同病情患者炎症因子检测结果对比
重症患者IL-6、IFN-γ、CRP、LDH高于轻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高发于秋末与冬初,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气溶胶传播,病情较轻者出现发热、干咳的症状,严重者出现胸腔积液等问题,加之该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重、反复发作的情况,若未及时进行明确诊断及治疗可威胁患者生命[6-9]。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引起的过度免疫反应受到临床重视,机体促炎因子与炎症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可加重机体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肺炎支原体感染,因此可通过血清指标检测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10]。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IL-6、IFN-γ、CRP、LDH高于对照组,重症患儿IL-6(38.24±2.88)pg/mL、IFN-γ、CRP(42.34±2.88mg/L)、LDH高于轻症患儿(P均<0.05),该结果与王萍等[11]中MPP组和MP合并细菌组IL-6(54.39±41.70)pg/mL、hs-CRP(45.85±39.37)mg/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一致,可见在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后患者病情加重,导致IL-6、IFN-γ、CRP、LDH等血清指标升高,因此可将其应用子啊肺炎支原体诊断中,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①CRP是当机体受到损伤或病原菌入侵时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及炎症损伤早期明显升高,当病情好转后能迅速下降到正常水平,在感染过程中,CRP水平的高低与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②L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在人体内集中于心、肝、肺等多个部位,该酶会催化乳酸盐和丙酮酸盐的互相转化,即使有少量肺组织破坏就能引起血清中LDH浓度的改变,特别是当肺组织出现损伤或炎症导致缺氧坏死时,使得细胞膜通透性增加,LDH释放到血液中使浓度增高[12]。③IL-6主要由呼吸道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合成并分泌,是参与呼吸系统及细菌感染疾病的重要炎症介质,可促进细胞生长、分化、急性蛋白合成等。当机体被肺炎支原体感染后IL-6水平在短时间内会急剧升高,大量的IL-6对支气管上皮细胞产生刺激后,使空泡变性能力显著增强,并对细胞产生毒副作用,加重呼吸道症状[13]。④IFN-γ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蛋白,主要由自然杀伤细胞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在人体感染后起调节细胞免疫的作用,其中活化的巨噬细胞可产生IL-18,协同IL-12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IFN-γ,而IFN-γ又可作为活化因子,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分泌功能,高水平的IFN-γ可促进免疫反应,导致机体损伤,当肺炎支原体侵犯下呼吸道时,可激活巨噬细胞,并使之向炎症部位迁移,随后可出现淋巴细胞的增殖,免疫球蛋白的产生,IFN-γ的释放和各种白介素的产生可引起过度免疫反应,严重时造成机体多个组织器官损害[14]。
综上所述,IL-6、IFN-γ、CRP、LDH水平变化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存在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莹莹,彭韶,储卫红,等.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CARDSTX、TNF-α、SA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20):3685-3689.
[2]陆明琰,刘晓风,张裕祥,等.血清APOC1、LDH及炎性感染指标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通气功能、预后效果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18):3519-3523.
[3]王翠霞,宋晓瑾,宋静,等.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CXCL10、CXCL16水平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3,44(16):1938-1943.
[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陆权,陈慧中,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3):196-202.
[5]孔祥玉,黄元元.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J].广州医药,2023,54 (7):73-77.
[6]赵久龄,叶菁,王欣,等.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血清白介素-17水平的意义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2):1739-1742.
[7]徐培青,梁冰,韩菲,等.干扰素-γCA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联[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13):2071-2074.
[8]袁怀平,刘凯,刘文雅,等.胸部CT薄层重建联合乳酸脱氢酶及C反应蛋白诊断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3,31(4):375-378,384.
[9]冯喜娜.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C反应蛋白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23,37(2):84-87.
[10]唐向国,刘鹏,练万里.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乳酸脱氢酶在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J].甘肃医药,2022,41(11):985-987.
[11]王萍,王静,丰新倩.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6,SAA,hs-CRP,PCT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2,33(1):32-35.
[12]李革,余怡如,陈放,等.NLR、25-(OH)D3、IL-6、PCT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和预后不良的关系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3):461-465,528.
[13]邵琴楠.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外周血IL-5、IL-4、IL-2、IFN-γ的表达和意义[D].昆明医科大学,2021.
[14]台献忠,吴云刚.细菌性坏死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患儿炎性因子、B型利钠肽水平预后差异[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7):580-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