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性分析论文

2025-04-15 11:52:35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采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目的选取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于2023年1—10月收治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32例,对所有疑似患者分别实行两种诊断法,即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石蜡切片检查结果作临床诊断金标准,统计并分析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术后常规石蜡切片发现84例患者为PTMC,非PTMC患者248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发现PTMC 71例,
[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采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目的选取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于2023年1—10月收治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32例,对所有疑似患者分别实行两种诊断法,即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石蜡切片检查结果作临床诊断金标准,统计并分析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术后常规石蜡切片发现84例患者为PTMC,非PTMC患者248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发现PTMC 71例,非PTMC 261例,术中冰冻切片的准确率为95.48%(317/332)、灵敏度是83.33%(70/84)、特异度是99.60%(247/248),Kappa值为0.784。结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对PTMC的准确性与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其对PTMC的诊断效果良好。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准确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体检率逐年上升,甲状腺B超检查已成为体检中的常规项目之一。甲状腺癌是目前临床上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表现为无痛性颈部肿块或结节。如果未及时关注并采用科学的治疗措施,肿瘤可能继续生长,增加局部占位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吞咽功能,降低生活质量,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1]。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是其中一种相对常见的类型,通常情况下,PTMC患者的肿瘤直径小于10mm,发病隐匿,缺乏典型症状,临床上误诊或漏诊的概率较高[2]。传统的病理诊断方法操作复杂,检测时间较长。相比之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技术操作简便,能够早期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3]。为了进一步验证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在PTMC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的选取2023年1—10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332例疑似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女256例;年龄18~77岁,平均(49.14±2.38)岁。患者或者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30110)。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凝血功能正常患者;②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代谢性疾病者;②妊娠女性;③哺乳阶段女性患者。
1.3方法
1.3.1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
在手术室中,针对送检的新鲜甲状腺标本,首先进行编号并记录。病理医师将标本按照书页状切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可疑病变组织进行取样,特别是灰白质硬的小结节(1~2块),并尽量保留一部分用于常规切片处理。如果发现有钙化病灶,则需在进行固定和脱钙处理后,再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处理。取出的病变组织在德国Leica CM1950冰冻切片机上,于-20~24℃下切成3~5μm厚的切片,贴附于载玻片上,迅速固定于95%乙醇中30 s~1 min。随后,切片在饱和苦味酸溶液中浸泡5 s水洗后,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约3 min,水洗后进入1%盐酸乙醇中进行分化3~5 s,再用碱水返蓝10 s,最后进行伊红复染10~20 s,脱水至透明后,中性树胶封片。最终,使用Olympus显微镜进行观察。
1.3.2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
将术中冰冻切片剩余的组织按常规取材,使用10%中性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固定时间尽量控制在30 min内。按照科室常规程序进行脱水、透明化及浸蜡处理,制作成常规石蜡切片,切片厚度为3~5μm。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处理,经过光学显微镜进行阅片分析。所有切片由本院病理科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级别的病理医师共同阅片。如果两位阅片医师的结论不一致,则提交科室主任参与讨论,以达成统一结论。
1.4观察指标
统计两种病理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以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为判断金标准,分析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出现下列3种及以上情况,则考虑PTMC:①腺体呈现乳头样结构;②病变组织细胞核变大,呈现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常重叠排列现象,可见核沟;③砂粒体存在;④腺体和滤泡呈现浸润性生长;⑤间质纤维化及淋巴细胞浸润明显。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通过Kappa值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0.4时,则说明结果的一致性较差,>0.75时则说明一致性较好。
2结果
332例受试者经术后石蜡切片证实阳性84例,阴性248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发现阳性71例,阴性261例,以石蜡切片为判断标准,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准确率是95.48%(317/332)、灵敏度是83.33%(70/84)、特异度是99.60%(247/248),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0.784)。见表1。
3讨论
甲状腺癌类型多样,其中PTMC直径小,发病十分隐匿,潜伏期较久,发病后会扩散至周边部位,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增加临床误诊或漏诊概率,不利于患者预后[4-5]。鉴于此,合理选择有效的诊断方法至关重要。
病理诊断技术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检查手段,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技术一直被临床视为检查“金标准”,可对病灶细胞结构状态进行清楚显示,无时间限制,可提高诊断准确度,操作简单便捷,连续切片处理,充分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但是仅能术后得出诊断结果,对尚未手术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无任何参考价值[6-7]。冰冻切片病理诊断需要在术中采集病灶组织,冰冻活检病变甲状腺组织,为手术方案的科学选择奠定基础,亦可对患者手术病灶切除范围加以明确,大大提高诊断效能[8-9]。术中冰冻切片能够对样本组织结构加以良好保存,维持样本酶活性,病灶组织保存良好,可更好地判断疾病类型,减少二次手术概率,改善患者预后状态,保证整体诊断效果[10]。另外,冰冻切片组织脱水与收缩问题不明显,乳头往往处于密集状态,组织间隙比较小,无法清晰辨认结构状态,多表现为空泡状,这是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难点,与此同时,PTMC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中,毛玻璃样核消失,结构不典型,核内空淡,细胞以浸润生长和多灶样浸润状态;此外,假包涵体典型度不高,诊断难度变大,可能与切片不全、造成冰晶、冰冻切片固定方法、制片厚度、染色不当问题相关[11-12]。
本研究结果中,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率95.48%、灵敏度是83.33%、特异度是99.60%,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0.784)。杨丽英等[13]研究中,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准确率80.00%、误诊率5.00%、漏诊率5.00%,延迟诊断率10.00%,可见该方式诊断价值较高,能够佐证本研究结论。PTMC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中,操作简单耗时短,组织抗原性保存良好,必要时可做术中快速冰冻免疫组化协助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参考依据。通常,肿瘤直径变化在肿瘤细胞数量变化中的反映性更为突出,直径大小与患病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可提升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效性[14]。浸润生长被视为肿瘤细胞的主要生长方式,对周围组织结构会不断产生破坏性,一旦肿瘤细胞生长速度过快,会更大概率侵入周围组织间隙、血管乃至淋巴管内,影响周围结构正常状态,损害包膜的完整性,无法有效突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界限,所以临床医师把浸润生长作为诊断PTMC患者的诊断依据[15]。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术中冰冻病理医师取材发现微小癌非常重要,取材不细致会造成临床漏诊问题,一般情况下,术中冰冻诊断为良性病变,而术后常规病理通过广泛取材证实为PTMC病例的情况,即为取材不全,所以只有医师结合患者实际病变情况,全面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细胞学与组织学特点,同时取材过程中,应3~4 mm间隔平行切面,确保可以全面取材[16]。
综上所述,PTMC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方法。
[1]姚烨.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64):119-120.
[2]徐鹏育.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0):107-109.
[3]张宏岩.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1):202-204.
[4]崔小光,陈昌伟.冰冻切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4):110-113.
[5]胡亚玲,张夏琳,韩柯柯.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12):109-110.
[6]许爱珠,吴进,邱丽琴.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采取冰冻病理技术的具体效果及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2):121-124.
[7]崔艳梅,张洪生,王丽,等.甲状腺术中冰冻与术后病理诊断不一致性的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3,30(1):14-17.
[8]段鸿梅,蔡为民,盛仁明,等.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的准确率分析[J].系统医学,2023,8(2):46-49.
[9]李轩飞,张静文.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对PTMC病理诊断的效果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22,34(4):26-29,33.
[10]郭瑞娜,杨会杰,魏民,等.术中快速冰冻与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研究价值[J].哈尔滨医药,2021,41(1):25-27.
[11]李永春,彭凤翔,高蓉梅,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意义分析[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7):210-211.
[12]闵敏,宋大萍,万祎.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9):3369-3372.
[13]杨丽英,闵文,朱杰,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及相关影响因素[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1):36-38.
[14]汤显斌,姚莉,郝颖华,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应用价值的研究[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1,28(12):1048-1052,1057.
[15]徐国新.术中冰冻切片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准确率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4):50-53.
[16]王超柱,付冬妍.冰冻切片对甲状腺微小癌术中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及漏诊率、误诊率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15):182-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