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

2025-04-15 11:14:22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4例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7)与研究组(n=5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4例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7)与研究组(n=5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应激系统理论;妊娠期高血压;分娩;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护理满意度

  妊娠期高血压为妊娠期常见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等,易导致早产、胎盘早剥等不良妊娠结局[1-2]。因患者处于妊娠期,担心自身疾病会对胎儿造成影响,难免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心理压力较大,严重影响母婴安全。常规护理缺乏系统性心理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欠佳[3]。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能从产生应激的多方面进行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效果[4-5]。本文观察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4例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6];单胎妊娠;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心功能障碍;患有全身性系统疾病;非妊娠期高血压;伴严重并发症。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7)与研究组(n=57)。研究组:年龄22~41岁,平均(32.26±4.36)岁;孕周32~38周,平均(35.08±1.43)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23例。对照组:年龄23~43岁,平均(33.15±4.29)岁;孕周32~38周,平均(35.11±1.39)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入院后,辅助患者完成各项产前检查,并以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方式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包括饮食指导、高血压护理、用药指导等,叮嘱患者若出现异常状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遵医嘱予以相应干预措施。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1)组建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小组。由1名护士长、5名资深责任护师(临床护理经验≥5年)组成,护士长组织组员进行应激系统理论、心理护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相关知识培训,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培训,2次/周,共计4次。(2)持续健康宣教。①妊娠期高血压知识宣教。在患者进入产房后,责任护师耐心对其进行一对一分娩知识宣教,为其讲解分娩流程、注意事项等,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相应护理技巧。②饮食。在分娩期间,责任护师应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为其准备流质或高能量饮品。③放松疗法。产室环境需保持安静,光线柔和,并调节温度在24~26℃、湿度在30%~60%,且备薄毯备用;同时播放轻柔音乐,责任护师予以全程导乐式陪伴,尽量满足其一切合理要求。(3)加强社会支持系统。责任护师指导患者家属及其亲友陪伴待产,予以其语言鼓励及支持。(4)产程认知心理护理。在第一产程宫缩时,注意指导患者深呼吸,采用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第二产程时,指导患者双手紧握产床把手,双脚蹬在产床上,宫缩时可深深吸气屏住,密切监测其血压、心率;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及时鼓励安慰产妇。(5)产后护理。讲解喂养、换洗、哄娃等方面护理技巧;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引导患者倾诉内心想法,并及时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疏导。

  两组均连续护理至出院。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前、出院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抑郁、焦虑情绪[7-8]。SDS、SAS标准分均为100分,SDS<53分无抑郁,53~62分轻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3分重度抑郁;SAS<50分无焦虑,50~59分轻度焦虑,60~79分中度焦虑,≥80分重度焦虑。(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护理前、出院时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9],GSES共10项,每项评分1~4分,总分10~40分,分数越高,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好。(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出院时,以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包含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护患关系4个维度,共25个条目,总分0~100分,<80分为不满意,80~95分为较满意,>95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可发生子痫、早产等不良事件发生,影响母婴生命安全[10]。给予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情绪有积极影响[11]。常规护理缺乏对个体心理护理措施,导致护理效果欠佳[12]。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是以应激系统理论为框架,通过应激源强度感知、社会支持等方面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根据应激系统理论制订护理措施,通过予以患者分娩健康知识宣教,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帮助其树立正确分娩信念;且通过放松疗法、产程认知心理护理等措施,可减少不良心理因素,从而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对患者进行持续健康宣教、社会支持、认知心理护理等多方面护理,使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分娩过程;通过产程认知心理护理,教会患者掌握分娩技巧,指导患者家属予以语言鼓励等,可为患者持续提供社会支持,进而增加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通过组建专业护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及应变能力,有利于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认同及信任感,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基于实施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1]吴继现,雷淑芬,何爱美,等.尿酸、尿蛋白及脐动脉血流相关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婴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性科学,2023,32(5):104-108.

  [2]任静华,季景环,孙志敏,等.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炎性因子及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1):90-93.

  [3]田莉,王艳,王笑,等.精准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2,46(6):995-997.

  [4]胡霞.以应激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在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3):4592-4595.

  [5]洪艳.应激系统理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健康行为心理弹性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2):3201-3203.

  [6]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4):227-238.

  [7]潘虹燊,彭晓梅.ADOPT模式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4,32(6):887-892.

  [8]李荣贤,马文巧,贾慧贤,等.急性脑梗死康复期老年患者自我认知情绪调节与社会支持对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3):342-346.

  [9]Cheng LN,Cui YJ,Chen Q,et al.Paediatric nurses’general self-efficacy,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professional benefits from Class A tertiary hospitals in Jilin province of China:the mediating effect of nursing practice environment[J].BMC Health Serv Res,2020,20(1):12.

  [10]孙黄辉.心脏功能参数和心电图表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1):2512-2515.

  [11]张桂凤.行为转变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5):2876-2880.

  [12]计娟利,上立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J].贵州医药,2024,48(8):1327-1328.

  [13]白钰,赵新.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2,46(4):64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