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配合四手操作对牙髓炎行根管治疗患者舒适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论文

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配合四手操作对牙髓炎行根管治疗患者舒适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论文

6

2025-04-15 11:08:05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配合四手操作对牙髓炎行根管治疗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进行根管治疗牙髓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基于循证护理理论的精细化护理配合四手操作。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舒适度评分、疼痛感评分,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舒适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升,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感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研究组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配合四手操作对牙髓炎行根管治疗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进行根管治疗牙髓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基于循证护理理论的精细化护理配合四手操作。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舒适度评分、疼痛感评分,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舒适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升,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lt;0.05)。干预后,两组疼痛感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研究组的疼痛感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lt;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对行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患者予以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配合四手操作,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并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理论;精细化护理;四手操作;牙髓炎;根管治疗;舒适程度;并发症

  0引言

  牙髓为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牙髓中含有神经、血管等组织,一旦感染,易诱发牙髓炎[1-2]。牙髓组织内部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因此剧烈且连续性的疼痛感为牙髓炎最明显的症状表现,如治疗无规范性,会导致炎症延至根尖部位并诱发根尖周炎。因此,早期治疗对于牙髓炎患者改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目前,对于牙髓炎的治疗多实施根管治疗,而根管充填是治疗的最后一步,关系着整个治疗的成败[3]。而实施热牙胶充填技术时,由于牙胶加热后有很大的流动性,质地均匀且具有充盈性和适应性,可不留死角地有效封闭各种类型的根管,对于消除死腔具有显著效果。由于口腔治疗不同于其他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处于全程清醒的状态,且需要一直开口接受治疗,由此可能产生不舒适感,而此感觉一旦形成,则极易造成患者不配合根管治疗,继而诱发并发症[4]。而四手操作是牙科疾病护理中较新型的操作方式,对于患者的舒适感提升并不理想[5]。由此,提升根管治疗中的舒适度,对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有着积极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牙髓炎行根管治疗患者实施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配合四手操作模式对根管治疗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牙髓炎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1~64岁,平均(43.21±7.33)岁。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3~62岁,平均(43.23±7.34)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6]:①与《口腔、皮肤科疾病诊断》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7]:①并发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对研究药物过敏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女性者;④依从性较差者;⑤无法定时接受治疗、未完成全部疗程,无法判定治疗效果者。

  本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①观察患者生命体征;②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来完成相关操作,医护人员则需要在操作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要点;③术后第1~3d避免患者使用患牙,并及时观察填充物,根据情况口服消炎药或镇痛药;④以清淡、高蛋白食物为主。

  1.2.2研究组

  采用基于循证理论精细化护理配合四手操作:①明确相关的循证问题,与患者积极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分析诱发牙髓炎根管治疗后并发症的因素,查询致病因素。②查询文献,以“牙髓炎”“根管治疗”“四手操作”“精细化护理”等为关键词来搜索相关文献,制定护理操作措施。③术前保持治疗区域整洁,准备相关物品,并协助患者摆出舒适体位,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案,取得理解与支持。④术中采取四手操作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全力并及时配合医生完成整个治疗过程,选择上颌以12点位,下颌以7~9点位,护理工作区2~4点,传递器械时应用标准的平行传递法,确保在交换时不发生碰撞。密切观察患者产生的情绪变化,对情绪变化者需及时给予解释说明,进行早期干预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⑤术后让患者取半侧卧体位,确保无出血、感染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1.3评价标准

  (1)比较干预前、后的舒适度评分和疼痛感评分,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舒适度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从四个维度完成对舒适度的评估,每个项目的评分范围为5~20分,从最不舒适到最舒适[8];疼痛感评分则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判定,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及表述语言对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予以评价,其中的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

  (2)统计根管治疗后所发生的并发症,如患者配合度不高造成的口腔出血、牙齿断裂等[9]。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χ2检验。以P&lt;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舒适度评分、疼痛感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两组的舒适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升,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提升更高(P&lt;0.05);干预后,两组的疼痛感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评分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2。

image.png

  3讨论

  牙髓是一个极为丰富的组织结构,包含了许多关键的神经和血管等生命要素,也正是这些元素为牙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和活力支持[10]。然而,当口腔环境受到威胁时,如在龋齿、牙周炎等牙体硬组织疾病或牙周组织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下,牙髓会遭受侵蚀。它们不仅破坏了牙髓的营养供给渠道,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反应,如炎症、感染等,严重威胁着牙齿健康[11]。根管治疗术是在牙齿牙周疾病中具有重要治疗意义的方法,也是目前口腔科中针对牙齿修复、牙齿严重龋损或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可解决患者疼痛[12]。该疗术是采取机械和化学等措施,祛除根管内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等达到治疗目的[13]。常规护理操作并不能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对改善预后并不具有显著作用。而给予四手操作护理干预,医生只需关注根管治疗手术的操作,其余配合工作将均由护理人员完成,可以保证在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口腔张合的程度,以达到提升治疗效率的目的[14]。维持舒适感是保障口腔疾病治疗的重要举措,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中的舒适度对于提升其在治疗中的依从性与手术配合度有着较大影响。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指出,在患者的临床救护过程中,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与循证支持,而循证护理则可以更好地通过分析实际情况与临床愿望,利用搜索相关文献、资料等,寻找出针对患者牙齿治疗的循证理念支持。这对牙科患者而言,制定更为精细化、科学的护理干预,密切关注牙体填充情况,可从根本上提升护理质量[15]。本研究显示,干预后,两组的舒适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升,研究组舒适度提升幅度较对照组更高;干预后,两组的疼痛感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研究组的疼痛感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lt;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lt;0.05)。这说明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配合四手操作模式,可改善牙周指标,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与配合度,减轻疼痛。

  综上所述,在因牙髓炎行根管治疗的患者中,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配合四手操作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其疼痛感,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1]SAOUD TM,SIGURDSSON A,KAHLER B.Vital pulp therapy of mature permanent teeth with irreversible pulpit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lp biology[J].Australian endodontic journal,2020,46(1):154-166.

  [2]黄香河,刘冰,李晓娜,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口腔喷溅治疗四手操作护理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7):17-19.

  [3]周兰,黄琼,胡聪秀.重点环节护理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中对牙周指数改善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5):53-56.

  [4]骆书文,王永功,仝春实,等.根管减压和封闭联合药物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35(6):630-632.

  [5]管琴,张帆,刘姣,等.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有效性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0):72-74.

  [6]姜铭莹,陈小翠,戴林钟.一次性根管与常规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5):152-154.

  [7]周东岩.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炎的效果及VAS评分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12):119-121.

  [8]邓秋霞,王永红,戴爽,等.实施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循证护理培训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2696-2700.

  [9]姚青清,蒲璞,冯南南,等.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干预对全身静脉化疗胃癌患者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1):110-112.

  [10]刘培兰,陆小苹,沙秀娟.四手操作护理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应用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5):112-114.

  [11]徐梅,王英丽,赵琳,等.手术体位舒适性量表的形成及信度、效度检测[J].中国护理管理,2014(10):1045-1047.

  [12]张萍,夏黎瑶,刘慧.中文版疼痛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15(7):884-885.

  [13]郑梦,魏娜,邱桥丽.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护理对根管治疗患者疼痛程度及填充质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20,10(30):165-166.

  [14]何改霞,马苗苗,姬海瑞.急性牙髓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对策[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6):190-192.

  [15]王玲.咀嚼槟榔导致牙体硬组织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7,33(8):5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