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伍用阿扎司琼用于下肢骨折麻醉前镇痛的效果分析论文

2025-04-11 16:10:0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下肢骨折麻醉前采用地佐辛联合阿扎司琼的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患者满意度较高。
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伍用阿扎司琼用于下肢骨折麻醉前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观察组于椎管内麻醉前进行地佐辛+阿扎司琼静脉滴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镇痛前,两组生命体征指标、疼痛与镇静评分、疼痛因子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观察组的生命体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与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麻醉前采用地佐辛联合阿扎司琼的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患者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麻醉前镇痛;地佐辛;阿扎司琼;下肢骨折;效果
0引言
椎管内麻醉是临床治疗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常用且有效的麻醉方案,但多数患者因受移动过程中可能导致骨折处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可明显提升HR(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展和完成[1]。因此,临床还要加强对该类型病患麻醉前镇痛的关注与重视。地佐辛作为一种苯吗啡烷类衍生物,镇痛效果理想且镇痛强度较高,相对不易引发患者一系列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可靠性均较高[2]。近年来,临床多项研究发现,麻醉前为下肢骨折患者应用地佐辛联合阿扎司琼镇痛的方案,不仅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还能够有效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如尿潴留、皮肤红肿等。同时,该方案对病患MAP(平均动脉压)、SPO2(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平稳恢复亦可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重点分析麻醉前应用地佐辛联合阿扎司琼对下肢骨折患者镇痛治疗的可行性与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7.85±6.31)岁。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98±6.46)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均确诊为下肢骨折;②同意接受手术治疗,且符合手术适应证;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意识及认知水平均正常;⑤具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⑥经我院专业人员讲解,已知研究意义与注意事项等内容,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椎管麻醉禁忌证者;②药物应用禁忌或过敏史者;③受伤-住院时间≥14d者;④年龄超过80岁者;⑤血栓影像学检测成果不显著者;⑥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者。
本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观察组给予5mg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于椎管内麻醉前20min进行静脉注射,静脉滴注10mg阿扎司琼(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3H291414),10min内滴完。
1.3观察指标
(1)生命体征指标:观察两组镇痛前后HR、MAP以及SPO2变化。
(2)疼痛与镇静评分: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评价,评价标准包括无痛为0分;轻微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10分。镇静评分以NSS量表评价,完全清醒为1分;较为清醒,容易入睡为2分;嗜睡为3分;完全睡眠,但可感应到刺激为4分;深睡,刺激无法感应为5分。
(3)疼痛因子水平:包括SP(血清P物质)水平、5-HT(5-羟色胺)水平、NE(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4)手术满意率:评价标准包括不满意为0~60分;一般满意为61~80分;满意为81~90分;很满意为91~100分。满意率=[(一般满意数+满意数)/总例数]×100%。
(5)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率。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镇痛前,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观察组的生命体征指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疼痛与镇静评分比较
镇痛前,两组VAS评分、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观察组的VAS评分、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疼痛因子水平比较
镇痛前,两组疼痛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观察组疼痛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手术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手术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近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是造成骨折病例数逐年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5]。下肢骨折作为临床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不但可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限制其日常的行动能力,还会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引发其一系列负面情绪。
现阶段,临床治疗下肢骨折多选用手术方案对症干预。医疗人员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一般选用椎管内麻醉作为手术前的准备,但术前摆放患者四肢阶段,常因移动问题进一步加重其机体疼痛感,从而造成HR等指标大幅度波动,并使患者表现出躁动等反应,这对手术进展以及患者的医疗感受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医患纠纷和医疗投诉,更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提升患者脑血管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威胁其生命安全[6]。因此,为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麻醉前,多建议临床医师为其应用有效可行的镇痛处理,以最大程度减轻或消除术前与麻醉的疼痛感,以及时缓解其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尽可能保证手术操作顺利进行。
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两种镇痛药物为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均属于U型受体激动剂,可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易引发患者呼吸抑制等反应,不利于其生命健康。而作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药物的地佐辛具有和吗啡以及芬太尼相似的功能,可通过抑制患者机体内的K激动受体起到有效镇痛的作用。与此同时,为患者应用地佐辛也相对可靠且安全,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安、焦躁等不良感受。因此,就苏醒的患者而言,给予地佐辛进行抑痛作用显著。阿扎司琼的用药选择性极高,镇痛效果明显,且在拮抗因地佐辛导致的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中可起到比较理想的改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镇痛后,观察组的镇静与疼痛评分、生命体征指标以及疼痛因子水平均较镇痛前明显降低,且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率为100.00%,不良反应率为4.00%,可知观察组的手术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充分证实地佐辛联合阿扎司琼镇痛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麻醉前为下肢骨折患者应用地佐辛联合阿扎司琼镇痛的临床价值较高,可考虑推广。
参考文献
[1]程洁,尹号,宋尧,等.右美托咪定联合阿扎司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对女性患者腰椎融合术PONV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2,43(10):1045-1049.
[2]杨伟洵,罗少波,王奇彦.阿扎司琼静脉注射预处理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6):54-56.
[3]区英钊,禤星华.下肢骨折麻醉前镇痛中地佐辛伍用托烷司琼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8):44-45.
[4]刘颖,阳君蓉,李妍琳,等.布托啡诺与地佐辛在胸正中切口的镇痛效果的护理观察[J].智慧健康,2020,06(23):3.
[5]刘建.地佐辛伍用阿扎司琼用于下肢骨折麻醉前镇痛[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20-21.
[6]郑长旭,周文昱.下肢骨折麻醉前镇痛中地佐辛伍用托烷司琼的应用效果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1):132-134.
